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11-22杜婧
杜婧
摘 要: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6例2017年4月-2018年11月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症支持组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则采取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止血平均天数以及住院平均天数;治疗前后患者Hb监测水平、生活质量;出血复发率。结果: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止血效果、止血平均天数以及住院平均天数、Hb监测水平、生活质量相比较对症支持组更好,P<0.05。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出血复发率少于对症支持组,P<0.05。结论: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确切,可加速止血,减少出血复发率的发生。
关键词:奥曲肽;垂体后叶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应用价值
肝硬化发生率高,其发生和化学毒物、酒精、病毒性肝炎以及药物作用等有关,导致干细胞坏死,破坏了正常结构而引起肝硬化,而随着肝硬化进展出现门静脉压升高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未能及时治疗可能會产生严重后果,[1]需要及时给予有效治疗,达到止血的目的。本研究分析了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96例2017年4月-2018年11月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症支持组年龄41-85岁,平均59.68±10.12岁。男女分别31例和17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程1-6小时,平均(3.64±0.57)小时。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年龄52-83岁,平均59.57±10.21岁。男女分别32例和1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程1-6.7小时,平均(3.26±0.62)小时。对症支持组、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症支持组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给予维生素、蛋白质补充,给予营养液输注和补充营养,并给予补充血容量。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则采取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其中,奥曲肽0.1mg缓慢静脉注射,之后给予30μg/h奥曲肽以及0.05U/min的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无明显出血的情况下可停用药物。
1.3 指标
比较两组止血效果;止血平均天数以及住院平均天数;治疗前后患者Hb监测水平、生活质量;出血复发率。
显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有效:血红蛋白等改善50%以上;无效:血红蛋白改善的幅度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效果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疗效水平高于对症支持组,P<0.05。如下表。
2.2 Hb监测水平、生活质量
治疗前对症支持组、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Hb监测水平、生活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Hb监测水平、生活质量变化幅度更大,P<0.05。
2.3 止血平均天数以及住院平均天数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止血平均天数以及住院平均天数和对症支持组比较有优势,P<0.05,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止血平均天数以及住院平均天数分别是33.45±1.25小时、4.57±0.21天,而对症支持组止血平均天数以及住院平均天数分别是46.68±1.79小时、6.12±0.81天。
2.4 出血复发率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出血复发率少于对症支持组,P<0.05,其中,对症支持组8例复发,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有1例复发。
3 讨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和黑便,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健康构成更大的威胁。[3]在治疗方面,垂体后叶素含有加压素和缩宫素,可促使微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收缩,促使门静脉压降低;奥曲肽可直接或者间接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食管胃底静脉血牛,降低门静脉压力,并对胃酸和胃泌素释放进行抑制,减轻胃黏膜刺激,有效保护胃黏膜,对全身血流影响小。[4]
本研究中,对症支持组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则采取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结果显示,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止血效果、止血平均天数以及住院平均天数、Hb监测水平、生活质量相比较对症支持组更好,P<0.05。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组出血复发率少于对症支持组,P<0.05。
综上所述,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
参考文献:
[1]宋义娟.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探讨[J].系统医学,2019,4(07):67-69.
[2]王娟.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3):57-58.
[3]段煜,姜文文.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给予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1):45.
[4]陈启辉,梅相群.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0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