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2019-11-22段忠联姚文君

商场现代化 2019年17期
关键词:公司治理财务管理

段忠联?姚文君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公司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现状,将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构建符合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目标的目标体系,得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完善企业公司治理和财务管控的重要性,最后提出符合企业效益的公司治理和财务管控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公司治理;财务管理;危机应对

引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公司治理模式和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一般以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为应对危机的有效保护机制。国际上,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中小企业起点低、寿命短,加之经济周期带来的金融危机持续爆发,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保持持续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21世纪初,上市公司频发公司危机,危机公司为成功应对危机,通过企业并购和重组等手段解决危机。危机过后,重新富有生机的公司一般会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建立符合公司治理的财务管理目标,防止危机再次复发。从理论分析危机应对过程中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的方法與体系,充分对比上市公司危机前后的公司治理与财务管控体系,提出针对性的危机应对方案,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危机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应对危机,完善企业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的长效保护机制,从而建立长效应对危机的制度基础。

本文着重从应对企业危机的两大管理目标——公司治理和财务管控出发,深入探讨危机状态下企业建立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一、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分析

1.国外研究综述

20世纪60年代初,危机管理诞生。国外学者对于危机管理的研究首先从企业组织的角度出发探究其是否对企业领导行为有效,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危机预防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内部行为的不确定性进行定性研究与分析。20世界中后期,随着西方管理危机的研究高潮出现,研究者首次把研究领域扩大到政治和经济的双重领域证。企业管理危机和公共管理危机出现,作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科学分支出现。在企业管理危机应对方面,首先是20世界70年代的萌芽阶段,在跨国公司内部以安全经营为主。其次是8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者把领域倾向于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方面,促进了企业更好地发展。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于危机管理的研究从20世纪末开始。首次在国内提出危机管理理论的是国内学者魏加宁,在《危机与危机管理》一文中系统地介绍了应对危机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并提出相对性的政策建议。危机管理涉及多个学科,是公共管理学等的有机结合。国内学者对于危机管理与治理的研究比较分散,在各个学者对不同领域的过程中研究逐步形成了应对危机的体系。加之我国市场经济不成熟,我国对于危机管理与应对的管理体系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我国应重视危机管理的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注入活力,企业的良性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的危机管理非常重要。

3.相关理论分析

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发挥主体性作用的同时,危机频发。当危机发生时,如何在理论的引导下,正确解决与化解危机保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的危机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缺乏危机管理机制,体现了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水平低下、实力相差悬殊的特点。在对危机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从而减少危机的发生。他能够及时发现公司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危机的发生。他最终提升企业的危机管理,从而最终提升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并形成危机管理的长效机制。企业危机管理的两大重要领域就是公司管理和财务管控。在研究过程中,正确地将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有机结合。从危机管理的根本出发。提出适合企业应对危机管理长效的保护机制。

二、危机管理下的公司治理

1.公司治理的含义和主要理论基础

(1)公司治理的含义

在我国,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具有的同样的概念。1980年。公司治理的概念首次在文献中出现。但对于公司治理的具体含义而言,国内为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公司治理包括公司具体形式、公司组织构成和公司规章制度功能等内容。广义的公司治理含义设计范围比较广泛,是法律、文化的有机结合。

(2)公司治理的主要理论基础

公司治理理论在国外产生,我国对于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方面。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主要是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公司治理在国内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在理论基础上,分析我国国内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国内学者张维迎认为,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为两大等级体系:第一,从初始的代理人到国家权力中心的自下而上的授权链;第二,政府作为联系的中间人和代理人,从最初委托人的代理人到最终代理人的委托人。

2.公司治理的主要原则和模式

(1)公司治理的主要原则

公司的治理原则主要是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基础,一般通过制定针对化的管理建议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对公司治理的有关原则上的规定,从不同角度出发,包含诚实、守信、正直、开放、可靠性等要素。

(2)公司治理的模式

由于各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等内容的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也不相同。当前,按照投资者行使权力的等级不同,以及根据对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不同侧重。可以对当前主流的公司治理模式分为三类:第一,强调外部治理的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该模式以欧美国家为代表,指外部市场在公司治理起主要作用;第二,强调内部治理的内部控制型主导模式,这一模式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是指股东、银行和内部经理人在流动过程中起主要的作用;第三,企业的权利掌握在一个家族手中。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公司事务由家族说了算,家族的立业和公司的利益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3.公司的内外部治理

(1)公司的内部治理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建立的。公司内部最高权力机关是股东大会,公司的一切重要事宜都必须经过股东大会的同意才能实施。公司的内部治理主要是将利益在各个利益相关者手中进行适当的权衡,合理配置公司内部资源,监督利益在各方之间的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董事会。董事会在企业中是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按《公司章程》建立的领导公司内部事务的一个机构,由公司选举产生对股东负责。第三,监事会。监事会是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公司的内部治理达到监督的目的。第四,执行层。执行层负责执行公司内部事务。第五,利益相关者。要对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保证公司治理在公司内部发挥有效效果。

(2)公司的外部治理

公司的外部治理是指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要素市场,以及法律规定的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和影响,包括市场治理和政府监督等各种情况。市场治理以竞争为主要目的,属于公司的外部治理。研究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市场竞争中的竞争环境、信息机制、以及信息机制客观的市场评价。此外,公司外部治理也包括对具体的政府与社区的管理与控制。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管理者在执行决策你的过程中滥用权力。

三、危机管理下公司治理机制的重构

1.建立有效的公司管理机制的要求

以现在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公司治理的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的不同关系。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的权利职责从而形成各立的权力职责,形成三者有效制衡的权力体系。公司治理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剩余索取权的有机对应。第二,经理的补偿性收入应当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而不应以固定的金额支付。第三,资本所有者必须拥有自主选择企业经营管理人的权利。第四,最优的公司治理模式应当是这样一种状态,也就是说,控制权应当与自然状态相关而不是由利益操纵者来控制。第五,为了解决一些投资者的搭便车问题,应当要让所有权适当集中于大股东的手中。

2.危机管理下公司管理机制的重建

首先,要明确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按照中国《公司法》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公司的组织形式以董事会为核心,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制定符合法律的公司结构形式。第二,要建立多元化的合理制衡的股权机构,有效发挥股东大会的职能。同时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以保证以投资基金为主体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流通比例,防止投资者“用脚投票”。第三,建立规范有的有效运作的董事会决策机制,发挥董事会的日常核心作用。在公司治理体系的结构框架中,董事会居于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董事会的日常决策作用,为公司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奠定基础。

3.公司治理的危机管理对策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形成公司制衡的最佳状态。当企业的制衡状态被打破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约会产生严重的失衡,公司出现严重的问题,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公司制定的管理对策进行危机的防控和管理,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化解危机。

纵观国内大型企业危机形成的原因,当发生危机时,企业应该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制定危机管理策略,一方面启动短期治理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内部相关者的权力制约,将企业的显性危机转化为隐性危机,使企业走向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四、危机管理下的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的原则

财务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六大原则:第一,战略性原则。财务管理战略在构建财务管理原则时非常重要,战略作为一种正确指引,将引导公司的发展方向,制定战略的目的一般是以最低的成本管理公司的内部结构,以保证财务战略的目标有效实施。第二,控制力原则。这主要是指企业的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适当的控制。第三,权利相互结合的原则。母公司和子公司应该执行各自的责任。第四,控制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控制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想要企业发挥更好的效果,应该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第五,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反馈。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反馈可以让企业及时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当企业财务发生问题时可以及时解决。第六,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原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充分协调。

2.财务管理的模式

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按照公司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集中性、分散型和相容型。集中性管理模式主要指母公司全面控制子公司,对子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十分严格;分散型管理模式顾名思义,子公司和母公司都拥有日常决策权;相容型的管理模式要求并允许总母公司自主制定生产经营目标,按照指定的目標组织管理生产。

3.财务管理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重点应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相关,一般母公司在资源配置和财务管理能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互联网的发展为财务管理信息的提供奠定了基础。财务管理的重点现在向集中化的趋势发展。

五、危机管理下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1.制定正确的财务管理战略和目标

在财务管理战略目标方面,要因地制宜,切实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战略和目标。从而形成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权利组织关系。在制定财务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因素:一是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二是要适应公司治理结构;三是明确风险管理层的工作职责;四是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企业情况制定不同的财务管理战略目标;五是财务管理战略目标符合经济周期的规律。六是集团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必须可以支配外部资源;七是其他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

2.明确职责权限,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组织

其次,在明确职责权限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组织。有效的财务管理组织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在建立财务管理组织机制的过程中,首先要使集权和分权相适应。其次,机构的设置也要与集权和分权的程度相适应。第三,以资本运营为企业核心,公司以资本为纽带。第四,要重视效率的作用,在建立财务管理组织的过程中,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能够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益。在集团财务管理有效运行的情况下。当公司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一定时,子公司要及时向分公司汇报自己的财务管理状况并进行审批管理。

3.健全公司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保障机制

企业危机应对的重点应该是建立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保障机制,及时识别风险和潜在的危机因素。当企业的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时,能够积极地预见和解决,使危机有效化解。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健全公司关于危险防控的控制体系;第二,建立防控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第三,制定应对不同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第四,建立财务风险与防御机制。在这个前提,努力建立集团财务管理控制的保障机制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健全双重保护机制之后,企业就能够按照既定的经济效益目标再次出发,即使遇到危机,也有相应的应对方案和解决措施,在这个机制的保护下,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企业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按照经济发展周期,企业可能会面对一系列的危机。在面对危机时,企业能否良好地应对是试验企业是否良性发展的试金石。企业为防御危机,应该在健康发展的同时,从公司的组织结构开始,通过公司内外部的治理和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的指引,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危机应对策略。一方面,能够防微杜渐,为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在危机治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水平,从而提高自身实力,促进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及企业财务战略的分析与阐述[J].商场现代化,2017,15(3):159~160.

[2]常真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123~125.

[3]裴鑫涯.財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问题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12(31):31~32.

作者简介:段忠联,汉族,男,籍贯:山东省蓬莱市,职务:软件事业部技术总监,在读研究生,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财务金融;姚文君,汉族,男,籍贯:陕西西安,在读硕士研究生,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现代企业管理、财务分析与管理

猜你喜欢

公司治理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室内装潢宜俭朴宜居宜习宜养生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我国家族信托的法律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