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全国卷Ⅱ第33题分析与启示

2019-11-22邹芸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历史逻辑推理广度

关键词 历史逻辑,推理,史实,深度,广度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9-0022-03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第33题如下:

图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

这道题设置的情景是全新的,高中教材没有,大学世界史教材也不讲这么细。不看答案,笔者思考了好一阵,在A、D两项上徘徊,最后以图下“15世纪”确定A项,虽然答对了,但多少有些“蒙”的成分。因为笔者没有15世纪欧洲印书坊和书籍流传的知识,已有的中国造纸术、印刷术外传的知识用不上,只能依据文艺复兴的时间概念作出推断,估计考生也是这样。从文艺复兴推断出印书坊增多,是这道试题的逻辑推理。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介绍文艺复兴首先从文学领域开始,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和长诗《神曲》是代表作,然后又说道:“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試想,如果没有印刷业的发展,文学作品怎么流传呢?

从已有知识推理到未知知识,是高考命制选择题的一种思路。这从2019年三份全国卷的试题中可以得到印证。《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年第8期刊载了一篇对全国卷Ⅰ第33题的分析,该文强调了殖民地的不同情况,指出北美殖民地移植了英国本土的政治体制,有总督和议会。但是教材也没有说,北美殖民地移植了英国的生产方式,更没有说,拉丁美洲移植了殖民统治国落后的生产方式。我们只能通过合乎唯物史观的历史推理得出:既然英国将议会制度移植到北美,那么,它也一定会在北美实行英国的生产方式。因为在封建的生产方式之上,不可能建立议会民主制度。反之,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地的统治“得益于它的专制制度”,西班牙国王有效地遏制了殖民地的自治倾向,不仅不设议会,而且殖民地总督之下的高级官吏一律由西班牙政府任命。①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第一要务就是掠夺黄金。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政治制度是封建的,生产方式也是封建的。按照唯物史观的逻辑推理,参照已知的北美殖民地情况,可以推论出正确答案。

全国卷Ⅲ第28题: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试题的情景也是全新的,题干的关键词是“新式企业”,由此可以推导出答案。因为新式企业是资本主义方式,由此培育出“新的社会阶层”。

高考的这种命题思路符合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一贯原则。那么,高三教学应当如何应对呢?仅以文艺复兴为例,在教学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原先基督教圣母是头上有光环、一脸庄重严肃的形象,后来的艺术家将圣母玛利亚画成农妇形象,这应该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28页“学思之窗”栏,用楷体字介绍了拉斐尔等人,将圣母和圣子画成人间母子的亲情关系,并配了小幅圆形图画。依照教材,教师的提问只不过转换了角度,学生进行历史推理即可得出答案:文艺复兴时期。

教材阐述宗教改革时说:“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卷。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据此,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圣经》原先都是用拉丁文,德文版《圣经》可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当然,提出这个问题要对宗教改革前的情况有所了解。在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使用拉丁语,《圣经》也是拉丁文字(这要作为新情景告诉学生)。法语在10世纪开始成为卡佩王朝的官方语言,英语在15世纪末才形成比较规范的词语拼写和语法。德意志在中世纪因处于割据状态,各地方言差距很大。马丁·路德为宗教改革而将《圣经》翻译成一种德语,为德语的统一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路德圣经》使用的德语得到广泛普及,成为后来标准德语的基础。这些知识学生不知道,但是通过推理:既然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圣经》的权利,那就要给基督徒提供他们能够阅读的《圣经》;教材说,路德是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那么,他首先应该想到服务德意志的基督徒,为此,他可能译制德文版《圣经》;也就是说,德文版《圣经》最有可能出现在宗教改革时期。这样的逻辑推理考查了对宗教改革史实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逻辑推理是有史实依据的,那么,教学要以教材为基础,但不能囿于教材知识,必须适当扩展学生的视野,这样才能适应高考的要求。

也就是说,高中文科班的教学要适当地加强深度与广度。

这也不难做到,比如对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教材介绍了造船技术和远洋航海经验,以及哥伦布坚信地圆说。但是仅此还不够,哥伦布知道的地球周长准确吗?他知道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哥伦布痴迷于《马可·波罗游记》,相信书中所说,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中国和印度。实际上,马可·波罗对亚洲东西宽度估计过高,而对日本与亚洲大陆的距离估计也极高(实际距离最近只有不足50公里,马可·波罗估计2400公里)。哥伦布对自己远航也有一个估算,但是他也算错了。托勒密(100—170年)的《地理学》影响欧洲人1400多年,他低估了地球的周长,把地球算小了很多。哥伦布相信托勒密的数据,他是基督徒,还相信《圣经》说的海洋只占地球表面1/7,陆地占6/7,而实际上陆地占地球表面的29%。依据这样的计算,哥伦布认为,从加纳利群岛出发向西航行约6000多公里(海里折算的数据)即可达到亚洲的中国,而实际的直线距离却是2万多公里。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达美洲中部的巴哈马群岛,直线距离大约是6000公里。也就是说,哥伦布计算的错误导致他误以为到达了亚洲,这叫“歪打正着”。②讲述这个事实有助于学生理解西方人相信地球是圆的,他们的地理知识成为冒险远航的依据——尽管数据是错误的。假如他们的数据准确无误,那么发现新大陆可能还要推迟若干年。

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以投资形式筹集经费,投资与利益分配相结合。增加哥伦布远航的条件这个细节与上述地理知识,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扩展了学生视野。在哥伦布远航的条件这个点上,高考题超越教材的命题范围不会无边无际,学生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推理题目时会更加自信。

诸如上述问题在教学中比比皆是。人教版教材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条件只讲了三个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资本的积累和市场扩大后商品供不应求。其中,制度不仅是政治制度,教学中可以扩展到经济制度和法制保障。比如专利权,英国在1624年颁布了专利法案,保护发明人的知识产权。这对于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过去我们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不了解专利权,教学参考中说,瓦特后来成为资本家过上富裕的生活,其实经济来源就是专利税。另外,工业革命成果的广泛普及离不开标准化生产。如果螺栓、螺母这样的常用件都不能通用,那就会大大限制机器制造的能力。

多知道一些细节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哥伦布的地理学知识使他敢于冒险,这是他远航的一个特殊原因。追求财富是人的共性,但不是为了财富每个人都敢于冒险。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时,美国刚刚独立。英国之所以能够发生工业革命,有政治制度、资本积累、市场需求等多重重要因素。独立不久的美国也具备这些因素,大约在1790年立即通过了专利法,而后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可见专利法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高中教学适当地扩展深度和广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效应对高考之策。

【作者简介】邹芸,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溧阳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历史逻辑推理广度
中学编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也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技巧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几何的能力探索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浅析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政治课堂提问技巧探微
《唐人街探案》:异域奇观下的喜剧推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