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空间观念 提升数学素养

2019-11-22焦秀玲

甘肃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数学素养小学数学

焦秀玲

【关键词】 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8—0159—01

新课标指出:“空间观念是一种自觉感受空间图形、运用空间图形的意识和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作为十大核心词之一,并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每一学段都安排了“空间与图形”这一学习领域,强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十分必要。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

一、创设生活情境,感知空间观念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识水平都比较低,他们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总是以直观为主,对于抽象的空间与图形的理解总是很模糊,而对于现实中可接触到的客观事物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获得良好的空间认知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实践操作探究,形成空间观念

空间感知依赖于操作活动,这是由“空间与图形”知识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可以说,小学数学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的。就学习方法而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几何推理也以操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操作活动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视、触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参与认知,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空间感知,为空间观念的形成和發展打好基础。

三、精心设计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1. 通过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知觉过程,在几何知识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基本方法,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学习观察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体验。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侧面积》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准备好的圆柱体模型侧面剪开,并观察剪开后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各个部分之间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通过这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概括,不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侧面积公式,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意识,提高了学生变抽象为具体的思考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2.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形成仅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借助于几何体的自然存在性,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才会产生稳固的认识。正如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戏、骑自行车是一样的,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设计让学生自己去摸一摸、折一折、量一量、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移一移、比一比和做一做等实验活动,促使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从而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大小及其相互位置关系。通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想象出几何图形形成现实空间、图形的形象,能准确地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使学生能进一步在大脑中留下空间图形的形象,从而建立空间观念。

四、沟通知识联系,巩固空间观念

教过《圆柱的表面积》一课的教师都知道,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并不难,但当学生遇到“以长方形的任意一边旋转一周后求所得图形的表面积”时,却经常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想象的”抓手”,无法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建立通道。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得心应手地解决此类问题,就应站在较高的视角研究数学,注重数学知识的联系与比较,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特别是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要为学生的思考提供充足的素材,更要注重从运动的角度观察静止的图形,注重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沟通与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思路。

我们只有基于生活观察,提取空间知识经验,立足课堂,充分挖掘教材提供的素材,通过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再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多轨并行,学生的空间观念就会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会由弱到强,由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复杂地不断提升。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数学素养小学数学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