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19-11-22王庆伟

甘肃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激励教育研究性学习兴趣

王庆伟

【关键词】 小学语文;激励教育;兴趣;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8—0144—0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语文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激励教育教学策略应运而生。所谓激励教育,就是一种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进行高效学习的方法。对此,教师应当积极运用激励教育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激励教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进行激励教育,培养学生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尝试进行激励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1.以情引趣。文学作品总带有作者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师注重建立“情绪潮”才能使整个教育过程弥漫着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并浓化信息的感情色彩,不把知识讲成冷冰冰的真理。一个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一个巧妙的切入口,一张从前的照片,一曲熟悉的音乐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都能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他们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确定研究的课题。2.以问激趣。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创设问题情境,要依循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的内在联系,层层设疑,环环紧扣,以时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多多思考,并使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3.求异促趣。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学生们可以凭借个体审美经验参与作品诠释,拓宽思路,发表见解。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求知欲望被激发,对文本的研究兴趣也就高漲起来。

二、进行激励教育,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激励教育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确保能够做全面型的人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成语接龙或是词语接龙的小游戏,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除了这种小游戏之外,教师也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和内容进行比赛,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对每一位参赛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确保学生能够完成目标。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在学完课文之后,准备一些道具,让学生真正地用乌鸦喝水的方法进行实验、尝试,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自己的记忆,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开展激励教育,进行研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首先可以指导学生研究教材,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选取不同视角去挖掘教材蕴含的意义。如,阅读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有的学生被作者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打动,他们的研究专题就是《优美的文辞,隽永的意味》;有的学生对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神韵的手法非常欣赏,他们的研究专题就是《一切景语即情语——谈散文创作中的情景交融》;有的学生思路很开阔,从郁先生笔下的“秋”联想到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们对“秋”的钟情,他们的研究专题是《秋,怎一个“愁”字了得》等等,通过对教材的钻研,学生们挖掘出了教材的研究价值,提高和强化了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

四、进行激励教育,提高课堂效率

除了上述的激励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激励教育,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尝试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能够大胆、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发表言论,从而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确保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发展,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也可以尝试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范围的拓展,为学生延伸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点,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此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励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显著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完全融入语文课堂中,配合教师的想法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激励教育研究性学习兴趣
立足激励教育,活化语文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应用
激励教育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