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

2019-11-22祁自强

艺术评鉴 2019年19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道家思想

祁自强

摘要:中国山水画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紧密相连,尤其与中国儒家、道家思想关系密切。山水画始于魏晋,成于隋唐,鼎盛于两宋之际,至元、明、清山水画南北各派体系已日臻完善。南朝宗炳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对于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宗炳将山水画提高到圣人经典的地位,从此使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紧紧相连。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宗炳   道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045-02

中国山水画始于魏晋,成于隋唐,鼎盛于两宋之际,至元、明、清山水画南北各派体系已日臻完善。在山水画上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中,中国山水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审美标准和创作规律。南朝画家理论家宗炳说:“圣人含道映物,山水以形媚道。”[1]他认为山水画的功能就是以体现圣人之道为主,把山水画提高到圣人经典般的高度,认为山水画中的山水精神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道”是相通的。宗炳力倡山水画要体现圣人之道,而非消遣。他的《画山水序》既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最早将老庄道家思想贯彻到画论,后世山水画家、山水画论者几乎都以道家精神为宗旨。画山水画与看山水画和游览真山真水是同样的道理,最重要的是从中品味圣人之道,即所谓的:“澄怀味象,洗心养身”[2]。要求审美主体澄清胸怀,涤除俗念,陶冶出纯净无暇的审美心胸,并以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在非功利的审美心态中,体验、感悟审美对象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要通过山水画实现圣人之道的山水精神就要“饱游卧看”,因为只有“卧游”才能实现山水画“道”的目的,才能“畅神”,才能体会出山水意趣,下笔时才会心中有数。作山水画,观山水画也是为了观道、体道,更好的表现山水景物与作画人的思想情绪。

在谈到山水画之神采时,宗炳又说:“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3]也就是說,在进行山水画创作时,作者如果画的巧妙,画的高明,画面处理得当的话,看画者、欣赏者才会在画面上看到并理解到与创作者同样的山水情怀,即通过山水画所传递出的神韵风采,创作者和观赏者可同时达到“畅神”的作用,也能真正实现“观道”的作用,所以画山水画一定要画出山水画的神。例如五代南唐的山水画家董源,他的作品多为描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笔下的山水江湖,风雨溪谷,峰峦晦明,林霏烟云等景物,能使观者有寓目于其处,产生声临其境的感觉。董源的山水画,并非唐代青绿山水那样勾斫填色的刻画痕迹,又并非单纯的泼墨渲澹,而是将笔与墨,皴与染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根据江南湖光山色,草木华滋的特点,使用点子皴、披麻皴的画法,表现江南山水的整体感觉。因此他的画宜远观,其用笔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之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甚至可以表现季节、气候及阳光空气。还如北宋山水画大师郭熙,郭熙在山水画方面有熟练的技巧和深厚的文化修养,他深入体察生活,刻苦钻研画艺。他的画能真实细腻地表现不同地区、气候、季节的特点及微妙变化,他非常重视在山水画中表露理想与情感,从而创造优美动人的意境,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坚持从自然中吸取形象素材。郭熙强调画家要有丰富的修养和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只有“所养扩充”“所览淳熟”“所经众多”“所取精粹”,才能克服作品中的诸种毛病。

中国山水画不像西方的风景画,它不只是简单的描绘表现眼前的真实景物,就像宗炳所说,它必须画出山水的神,画出山水精神。体现山水精神的神采风韵正是山水画的美,这种美可以陶冶人的心性,沁人心肺,涵人胸怀,真正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马远、夏圭把李唐开创的刚劲、简练、局部取景的画风发展到了更高的峰巅。马远、夏圭更多的是一角取景,画面上出现的是一个山尖,一线岭顶,但能使人联想到山的整体。马远、夏圭的山水画,不仅取景简,用笔更简。他们的作品,虽寥寥一角,隐隐半边,也给人以意味深长、境界完整的感觉,越是简略,艺术趣味和感染力越强。对于山水画的创作,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论不仅指人物画的创作,同样也指出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宗旨。绘画中强调当以气韵为先,塑造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对于山水画创作的规律及要求,唐代画家张璪又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4]。虽然仅仅只有八个字,但却涵盖了中国绘画艺术一条至深至切的法则。强调艺术创作既要以大自然为师,又要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孕育。强调了通过摹写客观物象来传达人的主观性情,对绘画中主客观关系作了深刻的概括。这也是张璪自己进行山水画创作时的一个体验记录。山水画家对真山真水进行描绘时虽不会作随意臆造,但他们行万里路,为山川写神传照时也不会照搬真山水,而是游目骋怀,使自然物像在画家胸中陶冶锤炼,洗心阅目,由眼前之山水到胸中之山水再到笔下之山水。画出一个主客相结合的山水画。五代山水画家荆浩,长期隐居于山林,谙熟自然山水的体态特征。创造了气势宏伟的北方山水画派,成为具有里程碑地位的山水画大师。所画山水多为黄河两岸及太行山的真山真水为描写对象,以全景式构图表现北方山水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荆浩的《笔法记》中特别强调了对真山真水的观察体验,塑造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提到真和似的区别,“似”是得其形而遗其气,“真”为气质俱盛,即为生动自然的艺术形象。认为要达到形象的“真”,必须对描写对象作深入认真的研究。并指出了作品中的“有形病”和“无形病”,犯有花木不时、屋小人大、树高于山、桥下登岸等错误的有形病,虽不可改图但尚易辨识,但一幅画中缺少气韵,山水景物类同死物,此为之“无形病”是绘画中的大忌。

中国山水画由于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其在创作表现中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与智慧。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中国传统美学体系,难以尽述。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博大精深的中国山水画常常采用“三远法”来表现秀丽山川。宋代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提出了:“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的提出进一步为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道出了创作规律与审美准则。在“三远法”基础上创作者根据在山中游览时,“山形步步移”的特点,创造出了散点透视的创作方法,正是因为有这些创作理念与创作方法的出现,才使得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诞生了一批像《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溪山行旅图》等优秀的山水画作。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仅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也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绘画艺术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采用散点透视,长卷构图中充满了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船过虹桥时的紧张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的部分,各种矛盾,形成画面的高潮,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最精彩部分。这批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既是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真实写照又是中国文化与中国山水精神的载体。千里之江山尽收于观者之眼底,万丈之落瀑尽在咫尺之间,这些画面均在宣纸上翩翩而生,中国山水画的这种神奇的表现力在西方风景画中是万万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山水画是东方绘画东方文化精神的浓缩与代表,传承了上千年的中国山水画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颗耀眼的参天大树,它不仅仅表景达意更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反映与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之一。

参考文献:

[1]宗炳,王微.画山水序叙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宗炳,王微.画山水序叙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4]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中国山水画道家思想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李白诗歌悲剧意蕴探析及其走向
曹操游仙诗的形成及价值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道家思想与人格力量
森田疗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关于两汉时期的道家思想社会化分析
中国山水画对景创作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