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模式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影响研究
2019-11-22别楠楠
别楠楠
摘 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已经进入网络时代,衍生了“互联网+”,它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得到迅猛发展,同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教育”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对网络载体带来很大创新,具体表现形式有“慕课”、“翻转课堂”,“虚拟社区”、“红色网站”等,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在新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新的统一。同时,在互联网+教育的冲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容易产生网络失范行为,需要自律与立法的双向协调。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影响
《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其中学生网民比例最高,10岁以下3.2%,10-19岁达到20.2%,20-19岁达到30.3%。[1]。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兴媒体,成为思想文化交流的一个新的领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超越时间空间的束缚,将网络作为教育的新环境来获取知识,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网络载体作为新科技革命的必然产物,无论是从传播角度还是从社会生存角度,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只有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才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断满足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特征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是指在网络大背景下,教育突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借助互联网作为教学内容的输出,教育与互联网相融合,对传统的学校课堂教育进行补充和完善,使教育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互联网思维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一种思维。它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商品乃至整个社会发展重新审视的,符合互联网时代本质特征一种思考方式。互联网+教育模式就是教育融入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它主要有三个显著特征:
(一)教育模式颠覆式的创新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互联网+教育”模式改变了固定班底、固定时间由固定教师授课的固定模式,将教育与互联网融合,突破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播周期,打破了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师生可以平等获取信息,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角色,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获取信息的导航者、逻辑思维的引领者。互联网思维中很重要的一大特点“大数据思维”更体现了这种教育模式的颠覆式创新,体现了数据的更新以及流通。互联网的海量数据突破了以往教科书本上的固定知识内容与结构,可以让学习者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从任何人那里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因此,大数据思维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二) 教育资源的共享性
“互联网+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运用,通过网络资源共享的形式向思想政治教育者呈现,形成了新的互动网络教育资源。在互联网环境中,这些可公开的教育资源被互联网使用者多次传播、共享并重复使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汲取公布在网上的学术大家的思想、理念。这种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消除了由于地域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所造成的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差异性[2]。网络将私人资源与公共资源整合起来,给人的沟通与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以网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通过网络进行社会互动沟通的信息传播与通讯过程。以网络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学校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整合。
(三)沟通交流的有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是建立在纸质资料的阅读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课堂讲授来实现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但是传统的模式,主体与客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网络思维的本质是平等。网络改变了人际沟通的传统模式,使人际沟通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在社会、家庭、学校之间建立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网,它有利于主客体之间的兼顾,也体现了互联网思维中的平台思维。互联网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平台,提高了沟通交流的效率,同时也更容易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模式的创新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发挥出了新的作用。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创新的具体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的,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某些形式、手段向教育对象传导符合我国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内容,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3]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播载体是以大众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意,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工具向广大群众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教育对象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能够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体更有效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传统的大众传播载体形式包括报纸、期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网络等[4]。而网络载体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先进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向人们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幫助人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
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创新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开启了全新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经总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种形式:
(一)网络课堂
第一种形式是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不必一定要到学校接受教师讲授。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6]第二种形式是慕课,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5]这一课程不同于传统的透過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等形式的远程教育,也不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资料、学习进度、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大量数据被网络教学系统记录下来,教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反思教学过程,有助个性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
(二)虚拟社区
虚拟网络社区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社会实体,虚拟社会中存在一种力量极力保证现实的社会身份与虚拟身份不至于完全对应,从而保证虚拟社会活动拥有现实社会活动所不能拥有的自由。[6]虚拟社区的成员是基于网络生活形成网络依赖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这些虚拟社区主要有:校内网BBS、qq聊天空间、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在这些网络社区中,受教育者是基于网络人际交往而形成和发展群体,他们根据共同兴趣爱好交流学习,具有吸引力与稳定性。目前此类社区的发展使得班集体、团支部、党组织、社团协会等也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集体主页,将班会、主题节日庆祝、团支部讨论、社团协会活动等在网上进行开展。虚拟社区的普及与应用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形式,将网络载体的虚与实紧密结合,丰富了内容,将网络与教学结合起来,参与者能够在愉悦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红色网站
在2000年以来,趁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东风,许多高校的校园网站上,都会有一批承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红色网站”先后建立起来,比如,北京大学“红旗在线”、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党建之窗”、南开大学“觉悟网站”、南京大学“网上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华中科技大学的“党校在线”等这些红色网站的建立,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新的重要载体。它具有的独特的正面性与真实性,源自于网站建设与管理者现实身份的公信力。红色网站准确把握互联网环境,将教育与网络相融合,把具体的信息内容与相应的网络机构对应起来,创造出了新的机制,提高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吸引力与影响力正是来源于现实教育环境中,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认同感、个人对集体的归属感,这有这样红色网站作为正面教育阵地才能足够发挥出正面教育的导向性和凝聚力、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三、结语
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还是客体,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都能真正做到信息畅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网络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在网络交流中发生互动。但是,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网络的自由化与泛化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网络失范行为。由于缺少教育者正确的引导以及正确规范的制约,受教育者很容易迷失自己,受到蛊惑以及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诱导,进而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去做出一些网络法律制度方面与网络监管方面的规范,在我看来,这些是亟待解决的事。
[注释]
[1]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2]“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第9期:232-235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选自百度百科
[6]张瑜.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12年
[参考文献]
[1]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2]“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第9期:232-235.
[3][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选自百度百科.
[6]张瑜.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12年.
[7]于安龙:《虚拟的网络与真实的道德——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道德之维》,《中国青年研究》2016 年第 8 期.
(作者单位: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