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雍兴高职学校校歌
2019-11-22王民权邱小艳
文/王民权 邱小艳
在抗战时期工业大举内迁的背景之下,中国银行天水分行(后迁西安,简称“雍行”)曾依凭宋子文及其总行的支持,创设了一个名为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企业集团公司,以通过发展陕甘工业,主要是纺织工业而贡献于国家抗战之际的军需民用。其时身兼雍行经理和雍兴公司总经理的丹阳县束云章(士方)先生,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毕业,于金融、实业颇具长才,而又热心教育,殷切系念于后续人才的培养,于1940年紧锣密鼓地筹办公司各厂矿企业的同时,还曾积极倡导并先后创办了私立雍兴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西安私立雍村小学(在今西安建国路南端东十一道巷原西北局旧址,因系雍兴公司子弟学校并在公司职工宿舍即雍村附近故名)和岐山县私立雍兴小学(地址在岐山蔡家坡,又为雍兴公司在蔡三家企业合办,初时又称“私立蔡家坡雍兴三厂员工子弟小学”,简称“蔡三厂小学”,又称“蔡家坡雍兴小学”)。其中私立雍兴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简称“雍兴高职”或“蔡职校”,即为专门培养工业中级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
学校于1942年夏成立,1948年9月因故停办,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迁至咸阳,拆分为咸阳机器制造工业学校和咸阳纺织工业学校。其校长为吴本蕃,安徽怀宁籍,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毕业,曾任安徽省立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校长等职,时任西北机器厂经理而被校董会聘任并报请主管教育机构加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纺织工业部顾问;校董则有沈钥、杨毓琇、李紫东、王瑞基、刘持钧、吕凤章和潘仰山、郑彦之等,均为雍兴公司及其所属企业的精英人物,而束本人亦因其地位、德望和所起所具的作用而被公司推为董事长。主要开设纺织、机械两科,兼学高中阶段知识,校址也依托其时蔡三厂之独特优势而设在学生观摩、实习最称方便的蔡家坡。面积约46亩,“背依高原,面临渭水,陇海铁路蛇延横过,太白山峰巍峨遥对”。学生多为陕、甘两省籍,亦有河北、天津、山东、山西、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市的。“同年终校舍大部落成,部署蒇事”,1943年元月即正式开学授课。固然筚路蓝缕,却亦蒸蒸向上,前途可期,一时颇使各方鼓舞,校方遂思邀人谱写校歌以抒发心志。据现存可查档案记载,当时为其撰写歌词的,计有沈钥和常翼云两位先生,其中前者,字次量,浙江吴兴人,汉口法汉学校毕业,曾任天津中国银行副经理,时年59岁,既是该校校董,又是雍兴公司总经理协理,据载“他是个诗人,深于乐韵和音律”,后来还为雍村小学写过一首校歌,学问极好;后者常翼云,可能即该校教职员名录中的专任教师常振檝先生,29岁,籍贯湖南长沙,国立武汉大学工学学士,曾任武大工学院助教和国立中兴工业专科学校专任教员,是年2月刚刚来到该校,担任用器画、力学、国文等课程,待遇与时在该校、后来鼎鼎其名的历史学家赵俪生先生同为月薪300元,文理兼长,娴于乐事,而且风华正茂,沈先生之后给雍村小学所撰校歌,也是他给谱的曲子,显见亦非庸常之辈。两人所制歌词,沈钥先生的如下:
岐山之阳,汧水之滨,
雍兴高职乐陶陶;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以工建国众志纯;
公诚勤敏,校训谆谆,
弘毅任重共历坚辛;
岐山之阳,汧水之滨,
百年之计在树人。
常翼云先生的如下:
陕西岐山之阳,有雍兴高工;
多事济济一堂,乐桃李春风。
共同校训悠长,尚礼义廉耻;
公诚勤敏自箴,誓永膺无失。
经天纬地才能,由学问成就,
及时奋发精神,好担当宇宙。
虽然各有千秋,俱皆昂扬向上。而所堪注意者,乃常之所撰,档中已由其本人谱成曲子,并于谱曲时将原作“一堂”改成了“来游”,“悠长”改成了“长垂”,“无失”改成了“斯旨”(参见附图)。而沈之所撰,据其校长吴本蕃是年4月23日致该校董会函,曾有“本校常翼云先生按词谱曲,业已脱稿。据称原词大体均叶,有一二处不叶者,已就曲代为修正,并附说明”,并将“词曲原稿送陈核定,俾经决定后,即日颁布施行”。但是此前,即是年4月8日吴校长致校董会函中,曾提到常先生所制歌词,也曾按程序抄陈过校董会审定;而是年4月20日校董事会致该校函中,又称“接教字第三0号函暨附来校歌一首均悉,兹请沈校董次量为尊处拟定校歌一首,希即按词谱曲两调,送陈核定。如声调有未叶之处,并盼示知,以便修正。”似已确切表明校董会对常之所撰,并不满意,于是才有其别请沈先生另制的这首。再从吴校长是年5月6日致校董会函中所谓“接奉四月三十日第26号大函,‘以校歌修改及所谱曲调均甚妥谐,希即颁行’敬悉。惟该歌尚待绘制,以便施教,敬请将曲调原稿检寄,候绘制后再送陈钧会存案”云云观之,可知最后正式确定为校歌的,正是沈先生所制的这首。可惜其谱上曲子,究竟是何样的状况,已荡然失考,无法确知矣!无论怎样说,这都不能不坦承是个非常大的遗憾,并为之扼腕唏嘘。尽管如此,其词中铿锵典雅的文字,乐观弘毅的精神,及其高调昭示的“以工建国”的抱负、“公诚勤敏”校训,和以“刚健笃实,辉光日新”而自励励人,以“百年之计在树人”的豪迈期许,兀自让人强烈地感受到那个血与火的年代,后方爱国志士所思、所事、所独有的气象,别有一种振聋发聩、鼓舞人心的伟大力量,让我辈后之来者,于遥想其沉郁悲壮的同时,油然而兴无限的敬意,从而知所当为,力所能为,自觉地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去。
附常翼云先生制词作曲的雍兴高职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