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气管插管、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应用于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效果对比分析
2019-11-22吴霞
吴 霞
(南京市江宁医院急诊科,江苏 南京 210000)
救治时间是影响心搏呼吸骤停急诊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其重要环节之一在于开放气道。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不同通气方式运用于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急诊心肺复苏患者88例,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入组,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53.6±10.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53.8±11.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行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通气,确保气道畅通后,经面罩与口咽通气管结合通气,通气的同时按压心脏以迫使心跳恢复。待患者心跳恢复、呼吸恢复时,转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喉罩-气管插管为喉罩辅助通气,其余操作与观察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观察患者的复苏率,心肺复苏成功的判断标准为:①患者的心率恢复;②由于机械通气心搏恢复,或出现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在95.0%以上;③口唇、面色恢复红润;④血压恢复至90/60 mmHg以上;⑤散瞳现象改善,出现眼球活动;⑥意识存在一定恢复,昏迷程度改善[2]。
(2)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道开放时间、意识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复苏成功率
观察组患者中复苏成功31例,成功率为70.45%(31/44);对照组患者中复苏成功30例,复苏成功率为68.18%(30/44);观察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x2=0.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7>0.05)。
2.2 复苏指标
观察组的复苏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复苏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复苏相关指标对比(±s)
气道开放时间(s)意识改善时间(min)观察组 44 95.7±26.2 11.5±2.3 37.8±12.5对照组 44 96.5±22.9 11.8±3.0 38.9±13.7 t- 0.153 0.526 0.393 P- >0.05 >0.05 >0.05组别 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
3 讨 论
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呼吸尤为重要,患者保持呼吸正常能为机体提供足够的氧,促进其它指标恢复正常,也能显著改善其血气指标以改善心肺复苏的效果,这将能为针对性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避免患者病死。患者心跳骤停将导致其存活率极大降低,心搏呼吸停止4 min内行心肺复苏,8 min行高级生命支持的患者具有较大的生存希望[3]。气管插管是较为常用的呼吸道管理方法,但是其存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操作难度较大的影响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寻求快速有效、操作简便的气道开放方式[4]。常用的气道开放方式较多,包括喉罩、口咽通管以及面罩气囊等。
本次研究中,两种通气方式干预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与复苏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通气方式的复苏效果较为相近。喉罩-气管插管与面罩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都属于序贯通气的方法,两种通气方式都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同时技术要求较低,医护人员掌握难度较低。长期喉罩通气对排出分泌物不利,容易导致误吸的产生而出现呼吸窘迫,影响成功率,因此喉罩通气下心脏恢复后,气管插管以辅助呼吸,能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两种通气方式都是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有效的通气方式,其运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