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研究▲

2019-11-22农小珍

微创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尿管冲洗膀胱

农小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广西百色市 533000)

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和肾结石等泌尿外科疾病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的膀胱冲洗,并通过观察尿液颜色及尿量来判断肾功能状态。持续膀胱冲洗是利用冲洗液稀释膀胱内渗出的血液,防止血液凝固阻塞尿管导致膀胱填塞等严重并发症。传统持续膀胱冲洗方法存在以下不足:持续引流装置呈开放状态,无法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易引起逆行感染、病房有尿味等[1-2]。为此,本研究对持续膀胱冲洗装置进行改进,探讨新型引流装置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及减少记录错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需要接受膀胱冲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男43例,女17例;年龄51~69(58.2±2.5)岁;病程0.6~2.0(1.4±0.4)年;前列腺增生41例,泌尿系统损伤出血1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泌尿系统损伤出血5例。对照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52~71(59.1±2.8)岁;病程0.5~2.3(1.6±0.5)年;前列腺增生40例,泌尿系统损伤出血15例,前列腺增生合并泌尿系统损伤出血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使用3 000 mL等渗冲洗液或500 mL生理盐水通过专用冲洗管或输液管经三腔导尿管的一腔进入膀胱,然后又从三腔导尿管的另一腔流出体外的引流袋中,将引流袋出液口开关打开,使引流液滴入盆内。

1.2.2 研究组 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新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该装置由连接管及容量为3 000 mL的透明集液容器组成。连接管的上端是一连接各型尿管的接头,下端是连接集液器盖上进液管的软管,中间部分为管腔较大的引流管道。集液容器为装置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带有刻度的透明容器,容器的上面有圆形盖,盖中间有一个进液管和一个排气管,排气管与大气相通,进液管的下方伸入容器内,在容器高度的1/5水平,用于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和引流液流出的速度。容器上方两侧有挂钩,便于将容器挂在病床旁边,容器下方为一水平面,可以在地面稳定放置,计量方便准确。集液容器设置有测液计和半自动阀门,液体自行流出,避免了集液容器在无人看管时注满液体,导致膀胱内冲洗液不能流出。液体颜色可以跟集液容器设置的比色卡进行对比,可直观判断患者的出血量[3-4]。实验前,由研究人员对护士进行专门培训,统一操作程序及观察记录的判断标准。

1.3 观察指标 手术前及手术后第4日早晨取空腹静脉血5 mL,以4 500 rpm速度离心20 min,血清分离后采用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 UP)水平,取上述分离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ET-1)、皮质醇(CORT)、儿茶酚胺(CA)、谷氨酸(GLU)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其中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肾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肾功能水平均获得明显改善,且研究组肾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肾功能比较 (x±s)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2 炎症因子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x±s)

续表2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3 应激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应激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应激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应激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应激指标比较 (x±s)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4 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脓毒血症1例(1.67%);对照组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3例(5.00%),大出血2例(3.33%),脓毒血症3例(5.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38)。

2.5 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39,P=0.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泌尿外科治疗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和肾结石等相关疾病时,术后需要进行膀胱持续冲洗,并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及尿量来判断肾功能状态是否正常。在膀胱持续冲洗时需要注意尿管有无堵塞,以预防相关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准确记录患者的24 h尿量。使用传统普通型引流袋记录尿量,其不足之处是引流袋上的刻度与实际尿量相差较大。字母式集尿袋,其不足之处是价格昂贵,引流袋容量不足,膀胱冲洗过快时患者家属倾倒尿液次数过于频繁,易出现漏记问题。用量杯测量好痰盂容量,用黑色笔在痰盂外侧标记刻度,并告知患者家属,其不足之处是手工测量存在误差;多次洗刷痰盂后标示不清;尿液放置过久出现氨臭味,影响患者情绪;痰盂高度过矮不能平视,患者家属不能正确读数。

膀胱冲洗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护理技术,分为间断膀胱冲洗法和持续膀胱冲洗法,其目的是通过冲洗液稀释膀胱内渗出的血液,避免血液凝固阻塞尿管导致膀胱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5]。传统方法是将3 000 mL的等渗冲洗液或500 mL生理盐水通过专用冲洗管或输液管经三腔尿管的一腔进入膀胱,然后又从三腔尿管的另一腔流出体外的引流袋中,而一般的引流袋容量较小(1 000 mL),且引流袋刻度计量不准确,因此只能将引流袋出液口开关打开,使引流液滴入盆内,以观察导尿管引流情况[6]。这种开放式引流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及无菌状态,易增加逆行性尿路感染的发生[7];(2)增加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被污染的机会;(3)由于所有引流液暴露于病室的空气中,导致病室有异味;(4)引流管较细,容易造成血块的堵塞;(5)需要用量杯来计量引流液,操作过程存在含有患者血液、尿液的冲洗液污染环境的风险。为了弥补传统膀胱冲洗方法的不足,本研究对膀胱冲洗装置进行重新设计。新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由连接管及容量为3 000 mL的透明集液容器组成,连接管的上端是一连接各型尿管的接头,下端是连接集液器盖上进液管的软管,中间部分为管腔较大的引流管道。集液容器为装置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带有刻度的透明容器,容器的上面有圆形盖,盖中间有一个进液管和一个排气管,排气管与大气相通,进液管的下方伸入容器内,在容器高度的1/5水平,用于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和引流液流出的速度。容器上方两侧有挂钩,便于将容器挂在病床边,容器下方为一水平面,可以在地面稳定放置,计量方便准确。集液容器设置有测液计和半自动阀门,能让集液容器里面的液体在达到测液计所在高度后,系统自动打开半自动阀门,液体自行流出,避免了集液容器在无人看管时注满液体,导致膀胱内冲洗液不能流出。液体颜色可以跟集液容器设置的比色卡进行对比,直观判断患者的出血量,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需要进行膀胱冲洗的患者不计其数,若护理不当,冲洗效果不理想,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疗效,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8-10]。

本研究可有效减少引流液对病室内空气的污染,利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性质。此外,由于该装置带有刻度、容量大、使用方便,便于准确记录患者出血情况、尿量及冲洗量,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促进疾病康复。

猜你喜欢

尿管冲洗膀胱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鼻腔需要冲洗吗?
骨科患者术后早期拔除尿管对其排尿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留置导尿管的拔除方式对胸部疾病术后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早晚的影响研究
均粒滤料滤池反冲洗设计浅谈
小小尿管学问大
小狗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