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努力叫“坚守”
——《音乐研究》办刊分析

2019-11-22李宝杰

音乐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办刊跨界期刊

文◎李宝杰

“坚守”一个再直白不过的表述用词,可要做到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坚守”意味着始终如一;“坚守”意味着与长时间为伍;“坚守”意味着一种信念的存在;“坚守”要能耐得住各种诱惑和干扰……。对于办杂志,在几十年的漫长耕耘中,在办刊者不断更迭的过程中,在各种外在因素的不断干涉和掣肘中,要在办刊立场上始终如一,做到前后衔接、相互认同,并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行,没有“坚守”恐怕都是空谈。

有关坚守的例子,在音乐期刊界并不鲜见。维护办刊传统是坚守,长期关注某一研究领域是坚守,不断追踪某些学人的研究成果是坚守,持续打造某一特色栏目是坚守,把某一研究领域的问题不断引向深入也是坚守……坚守可以形成办刊特色,可以助推理论高度,更能沉淀出期刊的人文品格。

在音乐期刊界,尽管每一种期刊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难找到一两个坚守的例子,但我以为,从整体上看,唯《音乐研究》的坚守做得最足,走的是一条整体上、前赴后继的坚守之路。以至于《音乐研究》虽然每期的发稿量并不算大,外观颜值也朴实少变,但它的影响却长期居高不下。据中国知网(2017版)统计,其复合影响因子:0.490;综合影响因子:0.361,在同类期刊中居于较高位置。为进一步分析判断,可从下面一组统计数据进行比对。

表1 《音乐研究》2008年第1期—2018年第3期所刊登的831篇稿件的分类统计

此表统计大致以十年为限,主要以学术论文为统计对象,报道、消息、通告类文稿未计入此表。在研究方向归类上以一般的音乐学研究各领域为依据,一些较新的、跨领域的或者隶属不够清晰的归入“其他研究”类别,评论类含书评和乐评。

从表中统计的数据来看,《音乐研究》在几十年的办刊中有几个特点,可以反映编辑团队在办刊过程中的坚守。

一、坚守了以反映中国音乐文化研究为主体的办刊路径

《音乐研究》最近十年的办刊发稿中,有关中国音乐史相关问题研究发文共计205篇,占期刊总发稿量的24.66%;有关中国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发文191篇,占总发稿量的22.98%。两者合计发稿396篇,占到总发稿量831篇的47.65%。

1.从有关中国音乐史相关问题研究的主题看,中国古代音乐史方面研究所占比例较大,共有135篇,涉及到乐律学、宫调理论、唐大曲、敦煌遗谱、古琴谱、宫廷音乐、音乐考古和中外音乐交流等方面问题,核心作者有陈应时、杨善武、陈其射、郭树群、修海林、项阳、方建军、王子初、王小盾、郑祖襄和吴志武等,基本涵盖了十年间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领域中各个方面的主要学者;近现代音乐史共有70篇,涉及史料挖掘、音乐思潮、民国音乐教育、音乐机构或社团、音乐家贡献、作品评价和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状况等方面问题。核心作者包括刘再生、居其宏、冯长春和梁茂春等。与古代史研究有所不同,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新生代作者占有一定比例,多数发表文章都与作者的学业论文或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有一定联系。

为推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发展,《音乐研究》编辑部在近十来年的办刊过程中,充分发挥编辑主体的能动作用,结合本领域的学术热点问题,分别于2008、2009、2012、2016年,推出了“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趋势”“音乐史历史分期问题笔谈”“音乐考古学:当下境况与未来趋势”“曾国墓地音乐考古专栏”四个研究专栏。这些专栏的积极策划与组织,反映出《音乐研究》编辑团队敏感的学术意识和学术责任,通过开辟专栏即让学界同人及时了解到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多方面触碰该领域重要学者的认识和思想,也对当时这些领域的学术研究走向深入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比如2009年第4期的“音乐史历史分期问题笔谈”栏目,其缘由基于中国音乐学院于当年5月30日与中国音乐史学会联合主办的“文化视野中的音乐历史分期”学术研讨会,《音乐研究》受邀参加并据会议主要研讨内容组织专栏,对会议中较有分量的发言进行约稿,最终组织了8篇文章公开发表,展现了中国音乐史研究中有关历史分期的新视野。主要观点如“以对每个时期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总体,形成决定性影响的特定文化事象进行划分”(赵宋光);“以信史作为史前时期的划分依据”“以音乐事象与特殊历史事件相结合划分西周、春秋时期”“以音乐的传播交流为战国经秦、西汉至东汉的划分依据”(冯文慈);“以社会功能和音乐承载人的变化为划分依据”(陈其射);“以从音乐文化内部找寻音乐发展和衍变之理进行音乐分期”(李方元);“以‘亚洲文化圈’视角考察音乐历史变迁规律进行时期划分”(赵维平);“有关历史分期的认识正在转向多线条、多类别、多层面的研究方法之中”(修海林)等有关中国音乐历史分期的认识和见地,引人思考、发人深省。此次专题研讨会的召开和研究专栏的开辟,其重要的学术意义一是“音乐史学界首次将中国音乐通史治史中遇到的分期问题作为会议专题供专家们研讨”。①参见《音乐研究》2009年第4期“音乐史历史分期问题笔谈”专栏编者按(陈荃有)。二是历史分期问题涉及史学研究中的史观、视角和选材等重大问题,此次会议借分期问题掀开了中国音乐史研究面对复杂境况的冰山一角,对于其后学科建设的发展不无借鉴之处。

再如2016年第5期的“曾国墓地音乐考古专栏”,紧密贴合了当时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的考古与重大发现,专栏虽只组织了3篇文章,但篇篇分量扎实,从郭家庙曾国墓地的整个挖掘和出土情况、主要出土乐器编钟簨簴、编磬、瑟、琴、建鼓、铜纽钟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附有两版彩色出土乐器图片,使读者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到曾国墓地的音乐考古情况。

2.从有关中国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学相关问题研究的主题来看,涉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大,在十年来所发191篇文章中占到了118篇。主要研究问题涉及到不同乐种的调查与研究、民间音乐形态分析、非遗传承与保护、地方戏曲音乐研究、传统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而最为重要的是伴随着与西方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国文化学研究等学术领域的相互借鉴,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拓展,如“区域音乐文化”“音乐地理学”“音乐口述史”“音乐叙事”等,将过去偏重于音乐体裁形式、音乐表现形态的微观研究提高到中观、宏观的层面,关注到了传统音乐生发与传播的多文化交织、多方面混融的事实。核心作者计有乔建中、王耀华、伍国栋、樊祖荫、袁静芳、张振涛、张君仁、蔡际洲和蓝雪霏等,基本为该研究领域各方面的重要学者与专家。而有关民族音乐学研究,作为一个舶来的又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关联紧密的学术研究领域,其活跃度累年提升,不仅催生了许多新的研究论域,并且与国际学术走向渐趋贴近,在仪式音乐、跨界音乐文化、声音生态研究等方面卓有成效,核心作者包括赵塔里木、杨民康、张伯瑜、萧梅及和云峰等。

在上述研究领域中,《音乐研究》编辑部多年来不遗余力地积极追踪,借助各方面组织的学术会议、学术论坛机遇,以配合开辟专栏的形式,将研究推向了一个个高潮。据统计十余年中,编辑部组织的与此相关的研究专栏高达十余个,占到了开辟专栏总数的50%,足见其学术活跃度与受重视的程度。在此要特别提到两个专栏的策划与组织,其中一个是从2010年第5期开启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系列专栏,先后连续组织了6期,每期一个主题,涉及学科建设、仪式音乐、传统乐种、传统音乐教育、区域音乐、声音生态六个方面,共刊发文章29篇,其中既有回顾与总结,也有认识与创新,更有新的研究实例涌现,以“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总命题为统摄,形成了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另一个值得提及的是开启于2011年第6期的有关“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专栏,本专栏基于当时国内音乐学术界逐渐兴起的有关“跨界民族音乐研究”热潮,②“2011年 8月,中国音乐学院研究团队申报的研究课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成为第一次以跨界民族音乐研究为题被批准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2011年 9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2011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学术论坛—中国与周边国家跨界族群音乐文化’,三十余名学者在大会交流了关于跨界民族音乐研究问题。2011年 9月 24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又主办了‘交流·合作·发展—东北亚区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来自各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一起对跨界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的热点问题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引自赵塔里木《关注跨界民族音乐文化》,《音乐研究》2011年第6期。积极组织有分量的学者撰稿,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同栏发表的6篇文论中,有4篇都涉及对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理念、方法、范畴、意义等方面的探讨,对于开启国内音乐学术界该领域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笔者以“跨界民族音乐”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共收录有相关主题文章27篇,最早发表的文章虽在2007年,但研究成果集中涌现却是在2011年之后,并且2011年共有6篇文章被收录,居于累年文章收录之冠,其中5篇来自《音乐研究》。此后,“跨界”研究与思考似乎也启发或带动了其他音乐研究领域,为此《音乐研究》于2014年第1、2期开辟了“‘跨界’的学术内涵及远瞻”这一特殊栏目,两期先后组织有15篇文章发表,从众学者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及认识立场看,其关注的各个侧面在论域上早已超越了民族音乐学研究中有关族群、国别的文化跨界问题,而是将问题引申到音乐学研究中存在的不同领域的交叉与跨界问题层面,无疑对于音乐学研究视野的拓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然有关《音乐研究》以中国音乐文化研究为主体的办刊坚守远不止于此,仅就研究专栏的不断开辟而言也不止于上述所论及的几个方面,还有诸如紧密结合近年来国家主流文化倡导而开辟的“丝绸之路与当代音乐学术”,已连续组织有3期专栏,编发文稿13篇;也有基于“学科传统与研究创新”而开辟的专栏,在淡化学科专业界限的基础上,从文化整体性上力图寻找音乐学术研究的共性存在与个别性辨识,截至目前也已组织有2期,编发文稿9篇。总之,《音乐研究》的编辑主体,在坚守以传扬中国音乐文化为主体的办刊路径上,并非保守一隅,而是充满着开放与活跃的办刊眼界,既注重对传统的学理性关怀,又紧密跟踪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把编辑主旨与研究现实紧密结合,以期刊所特有的传播方式积极响应,大力助推音乐学术向前发展。

二、坚守了关注音乐文化现实的办刊路径

《音乐研究》在十年来的办刊发稿中,一是通过“音乐分析”研究聚焦国内外经典作品或新作品的解析;二是通过对代表性音乐学人的采访、研究,追踪其研究动态,梳理其研究思想,并通过“中国当代音乐学家”专栏,每期介绍两位在不同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音乐学家,配以相应文字和图片,激励同人和后学;三是通过对音乐活动(主要是学术会议)的综述,及时把有关音乐的重要事件梳理总结,以引起业界更多同人的关注和响应;四是每期组织刊发书评(含“‘人音社杯’书评征文获奖文章选登”中针对中国学者著述的评论),公布和评介当代音乐学人的新成果。不仅如此,还通过消息、报道、通告等方式,事前事后有序跟踪各地、各机构组织的有关音乐活动事项,据粗略统计,十年间共计有上百余条信息发布,几乎期期都有刊登。

表2 2008年第1期—2018年第3期的音乐分析、音乐学家研究等栏目稿件刊登情况统计③此表中出现的“中国当代音乐家”属于介绍性的、非研究类文稿,故在表1中未做统计。该栏目起始于《音乐研究》2005年第3期,截止到2015年第6期,历时十年,每期介绍两位音乐家,个别期由于未知原因未做刊载。本文统计了2008年以后的各期刊载情况,共计94位音乐家,其中有两位的介绍由相应的音乐学家研究专论所替代。

1.表2中统计数字可见,有关“音乐分析”的研究成果,在《音乐研究》的发稿量,是除了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学研究之后排在第三位的。其研究类型大致基于三个层面,一是有关当代作曲家新创作作品的研究,涉及作品创作的选材、写作技法、艺术表现等方面,研究者的关注度多和作品的社会传播热度有一定联系,如鲍元恺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就有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二是有关西方经典作品及现当代作曲技法的分析与探讨,既包括有对古典、浪漫时期经典作品的再认识,也包括有通过作品的分析解读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运用与变化。三是涉及一些改编曲分析,这类作品尽管在创作内涵上不及原创作品,但一般都有一定的表演实践需求,因此也是社会音乐实践关注的热点。这里借用著名中国艺术史学家方闻的一个观点,或可对我们有所启示,他说:“我的信念是不论是当代摄影、装置、表演、抑或观念艺术,在后现代世界中,应始终有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表吾意’的出自于人手的绘画艺术。”④方闻《中国艺术史九讲》“自序”,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版。方先生虽然是拿视觉艺术说事,但我以为被包含在整个艺术史中的音乐作品研究,是最能直接反映各时代音乐家创作思想和情感的认识途径。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音乐理论杂志,《音乐研究》始终不忘记对音乐分析的积极关照,这正是杂志力图与音乐文化现实保持密切联系的办刊思路显现。

2.有关音乐学家、音乐家研究方面,从发文情况来看,《音乐研究》在十年间的确做了不少的努力,前副主编陈荃有在其编辑有关《潜心学术的音乐大家—杨儒怀教授学术研究与教学成果述评》一文前所写的编者按中有这样的话:“我刊 2005年第 3 期为开办‘中国当代音乐学家’栏目而配发的编者按曾提出,希望能够不断刊载就当代卓有贡献的音乐学家进行深入研究的专门论文。去年底, 恰值中国音协‘金钟奖’首次开评理论评论奖 ,杨儒怀、陈应时两位教授的著作《音乐的分析与创作》 《敦煌乐谱解译辨证》共同获得了一等奖 。编辑部结合本栏目的要求和是次评奖, 约请两位中青年专家对获奖教授其人其著进行专文研究。我们期待能继续收到更多对当代学者及其成果进行深入研究的论文。”⑤参见《音乐研究》2008年第3期。从中不难见出,编辑部力图通过刊发“就当代卓有贡献的音乐学家进行深入研究的专门论文”,总结经验,获取营养,引导更多的青年人走进学术,关注中国音乐学建设。但遗憾的是,该方面研究的推动并不理想,十年来发文偏少。为了更真实地贴近有贡献学者的研究世界,编辑部于2014年第6期开始,另以“学术访谈”的形式组织和编发稿件,尽管目前积累不多,但该思路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响应,具有一定的口述史意义,对于真实记录和反映当代学者的思想和成就十分重要。而与此相关的“中国当代音乐家”栏目,却做得风生水起,十年间几乎期期不落,基本囊括了20世纪下半叶国内音乐学术界的精英、栋梁,通过对这些学人的简明介绍,使广大读者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了解到学人们的个人情况及其学术动向,传递出了不少超乎个人的学术信息。

3.有关会议综述和书评方面,在《音乐研究》十年的发稿中所占比例也不低,其学术分量尽管与学术专论不在一个层面,但其学术信息传递的含量却巨大。一般而言,期刊在其办刊效应上有其自己身的特点,它不同于一般学术文集相对纯粹,而显得比较“杂”一些,而正是这种 “杂”体现了期刊的本质。编发有一定分量的学术论文是本分,而通过期刊平台发布一定的学术信息同样是本分。如果说学术论文代表着期刊的学术含量的话,那么各类综述、评论、报道与消息则反映了期刊与社会学术界的关联度,营造的是期刊在社会文化现实中赖以存活的信息与文化交流生态。《音乐研究》十年来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从30篇会议综述传递出的信息看,几乎囊括了国内音乐学术界在这一阶段里重要的会议和论坛信息,这在音乐期刊界尚没有哪家期刊能够做得这么全。而46篇书评的刊发,不仅把十年间的音乐成果推介到大众面前,而更多的青年学生正是循着书评所传递的信息,走向了学习阅读、深入阅读的学习境地,对于传递和播撒音乐研究信息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如此,书评的累加发表还支撑了国内“音乐评论”学科的发展,对于逐步形成音乐的理性评价奠定了一定基础。

三、坚守了追踪并关切学术热点的办刊路径

《音乐研究》频繁的“专栏”策划与推出就是最好的例证。从2008年第1期统计截止到2018年第3期,《音乐研究》先后推出各种音乐研究专栏21个(相同的连续性专栏不计入,详见下页表3),平均起来每年两个,一些特殊领域如“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根据不同的子领域连续推出了6期之多。

编辑学研究中有一个衡量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能动作用的依据,就是通过统计测算某一份期刊在一个框定的历史时段中,除了常规栏目外而开辟有多少个“专栏”、开辟的理由是什么、主题与当时社会文化或科技研究中的哪些思潮或学术热点相关联等。根据笔者掌握的材料和对《音乐研究》的“专栏”设定分析来看,其十年来的专栏设计与安排,一是基于编辑者主体的办刊意识和需要,落实和发挥期刊作为现实音乐文化最新研究成果和音乐信息发布的平台作用;二是积极介入音乐研究活动,拉近期刊和作者、读者的距离,以学术会议、高端论坛为资源,赢得有质量的好稿件;三是积极进行创新构想,联络和团结作者,形成优势作者群;四是在为作者着想、服务的同时,提高期刊办刊的凝聚力和办

刊声誉。毫无疑问,《音乐研究》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大量提高参与音乐学术活动幅度的同时,不断争取到有质量的稿件,提高了办刊水准和质量。比如“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趋势”专栏之与“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第五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2008年9月26日,苏州大学);“书写民族音乐文化笔谈”专栏之与“书写民族音乐文化高级研讨会”(2009 年 8 月20日,秦皇岛市);“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专家谈”之与“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2009年 10 月26日,上海音乐学院);还有前文提到的“音乐历史分期问题笔谈”专栏之与“‘文化视野中的音乐历史分期’研讨会”;“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专栏之与当年多个学术会议的举办等。但最能够显现编辑者创造性思维的是编辑部自主策划的专栏,如“音乐考古学:当下境况与未来趋势”;“跨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音乐美学”;“丝绸之路与当代音乐学术”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前文提到的连续推了6期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专栏,其作用和意义前文已说过无需再赘言,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个连续性的专栏策划,显现出了编辑主体对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持续关怀之情和强烈的学术责任心,具有一种乐于担当的、当代人记录和总结当代人的学术反思襟怀,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表3 《音乐研究》“专栏”发文情况统计

四、坚守了培养学术新人的办刊路径

《音乐研究》通过“‘人音社杯’高校学生音乐书评征文评比活动”的连续举行和成果发表,使得许多学术新人脱颖而出,获得历练并走上了坚定的学术研究道路。

《音乐研究》策划的该项活动起始于2003年,迄今已连续举办了7届,每一届的优秀获奖论文都在《音乐研究》上选登。根据统计,《音乐研究》自开展此项活动以来,从2004—2017年14年间以专栏的形式共编发了16期共计44篇书评文章,占学生获奖论文总数192篇的22.92%。⑥《音乐研究》策划组织的“人音社杯”高校学生书评征文活动,参与对象为全国各高等艺术院校在读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活动主旨是“倡导青年大学生多读书、勤思考,切实提高音乐理论素养”。从第四届开始与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联合举办,评奖分为“评论学会奖”和“学生音乐书评奖”两类。第七届开始两奖彻底合并,统一命名为“‘人音社杯’音乐书评征文奖”,除保留原设的“博士生组”“硕士生组”“本科生组”分组评比外,把原来学会奖的非高校学生参与者单列为“社会人士组”。本文统计数据仅包括高校各类在读学生获奖者。许多青年人就是借此契机和平台茁壮成长并成为音乐学术研究的新生力量。该活动的评奖机制,既锻炼了青年学生的学术评判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术热情,同时也为《音乐研究》作者队伍建设提供了储备。

无独有偶,在其他一些高校学报中也有为大学生、研究生开辟专栏的,比如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尝试以“大学生园地”名目开设展示学生音乐学术能力的栏目,经过几次尝试后,于1996年正式推出了“大学生学术园地”,后易名为“大学生研究生学术园地”,每期发表2—3篇学生研究习作。从形式和内容上来讲,该栏目与《音乐研究》的专栏有所不同,属于每期都有的常设栏目;稿件产生的过程也不同于《音乐研究》以征文比赛结果为来源,且专职于“评论类”成果发表,而是以学生作者投稿为主,不限研究范围和论文形式,迄今已坚持了二十余年。但从发表学生论文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看,两期刊有着异曲同工之效,都是致力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热情为根本,为发现和呵护有创新能力的学术苗子为己任、为新生学术力量进行储备、为学术队伍的持续发展和长久建设而努力。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开拓者张元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储才之道,登进固宜稍宽,廪饩亦不宜薄。”⑦引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页。尽管这是就出版社编辑队伍建设的出发点而言,但我以为对于期刊作者队伍的发展同样重要,在我们一般多习惯于关注学术研究的核心作者外,如能把眼光向新生学术力量方面作些倾斜,关切富于创新精神的思想萌动的话,那么,这个期刊的发展就一定会呈现出活力、充满开放精神,并且容易形成富于前瞻性的办刊眼界。《音乐研究》所持续开展的“‘人音社杯’高校学生音乐书评征文评比活动”及其成果选登,正是这方面的积极尝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梳理,有关《音乐研究》的办刊品格基本已凸显出来。就编辑者主体而言,编辑工作追求的四个方面坚守,很好地体现出其前任副主编黄大岗所说的一贯“主动组稿、主动选稿,尽量做到每期有一个主题”⑧黄大岗《〈音乐研究〉坚守的十三年》,《音乐研究》2008年第1期。的编辑传统;就接受者主体而言,《音乐研究》不仅以其高质量的论文选题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而且期刊所刊载的信息量大,满足了读者掌握信息、利用信息的需求;而从作者主体来说,既坚持了以积极反映中国音乐文化研究为主体的办刊路径,又及时关注音乐文化现实的发展,同时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为中国音乐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奠基。而这些,都是通过办刊中的一贯“坚守”而经年累月形成的。

总之,《音乐研究》所具有的这些办刊坚守,正是它办刊特色形成的依赖,也是它始终走在业界前列的保障,更是它具有较高学术担当的最好体现。值得同行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坚守是学术的一种本质;坚守是学术成熟的表现;坚守是追求的韧劲彰显;坚守能够使一种事业走向深入和繁荣!祝愿《音乐研究》办刊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办刊跨界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期刊审稿进度表
“办刊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跨界之道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