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通络汤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Hp 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2019-11-22杨小春王媛媛盖银铃刘永江
杨小春,王媛媛,盖银铃,刘永江
(1. 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河北 秦皇岛066000;2. 河北省秦皇岛军工医院,河北 秦皇岛066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以胃黏膜上皮以及腺体萎缩、黏膜肌层增厚等为特征,是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1]。目前普遍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机制主要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环境因素等均可导致机体胃黏膜表面损害,胃分泌腺体萎缩以及胃酸分泌减少,从而导致胃消化功能减弱等[2]。临床病理检查可见患者胃黏膜以及固有腺体萎缩,且黏膜层浆细胞以及淋巴细胞浸润。该病发展缓慢,且容易癌变,治疗较为棘手,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同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患者,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更大[3]。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具有独特的优势[4-5]。笔者观察黄芪通络汤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Hp 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 年8 月-2018 年9 月收治的Hp 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 例,按患者住院先后顺序编号,然后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观察组40 例、对照组38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28~65 岁,平均年龄(48.39±9.23)岁,病程2~17 年,平均病程(9.16±2.74)年;对照组:男25 例、女13 例,年龄30~68 岁,平均年龄(49.27±10.42)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8.92±2.54)岁。2 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悉并签署书面协议,研究方案符合《赫尔辛基医学宣言》中伦理学要求。
1.2 患者入院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6]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尿素酶检验(碳14 呼气试验)提示Hp 阳性;②经中医辨证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关于脾胃虚寒型的辨证标准,中医证候胃脘胀满,腹部隐痛喜温喜按,畏寒,纳呆便溏,乏力肢软,呕清水,舌质淡,脉细;③年龄≥18 岁;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道溃疡;②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有高度恶变;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④合并机体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⑤合并神经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多潘立酮分散片(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H20031268,规格:10 mg),1 片/次,3 次/d,于饭前30 min 服用;硫糖铝咀嚼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H31020870,规格:25 mg),4 片/次,4 次/d,餐前2h 以及睡前服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通络汤。组方:黄芪30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丹参15 g,炒枳壳15 g,干姜12 g,熟附子12 g,饴糖12 g,大枣6 g,砂仁6 g,黄连5 g,炙甘草12 g。水煎服至300 mL,分早、中、晚服用,每日1 剂。2 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症状包括胃胀、胃痛、便溏、纳食、嗳气反酸、乏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等进行评分比较,采用4 级评分法,计为0~3 分,其中无症状为0 分,轻度1 分,中度2 分,重度3 分。②治疗后复查患者的Hp 根治情况,借此判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症状或体征完全缓解,证候积分减少≥70%,胃黏膜恢复正常,HP 阴性;有效:症状或体征基本缓解,证候积分减少50%~69%,胃黏膜大部分恢复正常,HP 阴性或阳性;无效:患者各项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③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2 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胃泌素17 水平变化。④观察2 组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
1.5 数据分析方法 以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2 组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 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表2 2 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 比较 治疗后胃泌素17、PG I 均有升高(P<0.05),血清PG II 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 水平比较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 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2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良好。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胀痛、消化不良、烧心、嗳气等,若治疗不及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胃癌[8-9]。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现有的报道显示与患者饮食、不良生活方式、机体自身因素以及机体免疫因素等有关,目前一般认为与Hp 感染密切相关[10-11]。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Hp 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大部分Hp 阳性患者多属于脾胃虚寒型,可能与脾胃为仓癝之官,受纳和主运化水谷的作用有关。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机体阳气亏虚,脾胃运化失职,导致气机升降失调,气机不畅,继而引起临床相关症状[12]。本研究采用我院自拟黄芪通络汤辅助治疗,方中黄芪、白术、干姜、炙甘草益气健脾、温中散寒;丹参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大枣健脾、养血安神、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饴糖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附子补火助阳;砂仁和胃化湿、健脾温中;配以少量苦寒的黄连,避免全方太过温燥[13-14]。以上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止痛、活血通络、和胃化湿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更佳。与黄婷婷等研究报道结果相似[1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血清胃蛋白酶原根据免疫活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PGI 和PGII,其中PGI 主要由胃底腺主细胞、黏液细胞分泌,是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特征;PGII 由胃贲门的贲门腺、胃窦部幽门腺产生[16]。当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进展时,主细胞被假幽门腺取代,导致PGII 合成的增加,PGI 合成降低[17]。胃泌素-17 是胃窦部G 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作用为调节胃酸的分泌和胃黏膜生长[18]。当机体胃窦出现萎缩时,可导致胃泌素17 水平的降低,因此认为胃泌素17 水平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常用敏感性指标[19]。治疗后2 组血清胃泌素17、PGI 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PGII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黄芪通络汤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