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势”“聚力”“聚智”推动组织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9-11-22周昌明

党的生活(江苏) 2019年4期
关键词:聚力高质量精准

■周昌明

为做好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常州市确立“在坚持中坚定,在坚定中坚守”的主基调,努力做到善于“聚势”“聚力”“聚智”,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大抓基层夯实基础,汇集各方优秀人才,奋力开创常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文奇同志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三个五五”基本布局,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江苏的具体化实践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结合常州组织工作实际,怎么把基本布局转换为有力行动?这需要进一步确立“在坚持中坚定,在坚定中坚守”的主基调,以更强担当和责任走好每一步,善于“聚势”“聚力”“聚智”,为“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站在改革开放40年起点上,奋力开创常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开好局、起好步。

善于“聚势”,突出“高素质专业化”,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一是精准研判,严把选任关口。全面推行干部任前政治体检,重点在“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上考准考实干部表现。围绕届中调整需求,开展专项调研,打破条块限制,实施精准配备。加强对涉改单位班子建设跟踪指导,探索建立人岗相适防控机制,对岗位匹配度较差的果断进行调整。二是精准培育,严把教育关口。坚持“老中青”梯次配备,深入开展“接力100”青年干部选拔培养计划。落实《2018-2022年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高质量明星城市”系列培训工程为抓手,深化优质现场教学点和课程创建。重点加大涉改单位专题培训力度,推动相关职能口子“转职能、转观念、转作风”。三是精准管理,严把监督关口。探索建立干部监督信息档案,研究制定《干部负面信息综合管理及分析研判暂行办法》。按照全省高质量发展与党的建设并行的考核要求,优化调整市级考核评价体系。特别重视对干部政绩观的考核,形成素质优劣、工作好坏有考核、有说法、有责任的新机制新局面。

善于“聚力”,突出“龙城先锋”工程,大抓基层夯实基础。一是提升活力,强化组织体系。聚焦基本组织建设,推动各个领域党建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二是激发内力,强化队伍建设。构建以“5A制”抓实村党组织书记管理为主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探索社区工作者队伍岗位管理,建立市级基层党建指导员队伍,狠抓党员发展。深入推进党员教育“3211工程”,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阵地、先锋师资库建设。三是形成合力,强化工作效能。制定出台《党支部工作条例》《提高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意见》等配套实施细则,开展“特色支部”创建活动。探索构建“四级多点”党建阵地体系,推进四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构筑“龙城先锋”阵地群。

善于“聚智”,突出“以提档促提升”,汇集各方优秀人才。一是发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之智,优化工作布局。强化人才办统筹协调职能,刚性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制订《辖市(区)和市级机关相关部门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实施意见》,推动人才任务要求向开发区和基层科技、人社部门层层传递。二是发挥“产才融合、市场导向”之智,深化改革创新。探索推行园区人才评价自主认定、资金拨付自主实施、柔性引才用才机制。建立结果互认、信息共享等机制,实现人才、产业、科技等项目集中评审、集成支持。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清理行动。构建“以用人单位自主评聘为重要参考、政府人才评价为具体关口”的多元化评价扶持体系。三是发挥“强化支撑、紧贴需求”之智,做优人才生态。围绕“创新创业友好型城市”布局,重视发挥好特色园区聚才效应,加强与大院大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的合作。做大做强“龙城英才”天使基金,解决好人才企业“首投、首贷、首台”等关键问题。以城市功能反哺人才环境,切实解决人才现实问题,打造更有利于人才的良好生态。

猜你喜欢

聚力高质量精准
以侨为桥再出发 同心聚力谱新篇
凝心聚力 发挥优势 扎实有效开展海外统战工作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凝心固本 引智聚力 创新开拓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凝心聚力谋跨越 砥砺奋进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