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阅读方式 提升阅读效果

2019-11-21李孝平高俊英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外阅读动物

李孝平 高俊英

阅读能力是学生发展的基础素质,影响着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为学校非常关注和重点推动的内容。为此,学校探索、实践了推动阅读的几种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能推动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阅读,深受学生喜欢。在每次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之前,学生首先要通过查阅资料,或通过观察身边的材料及参观现场等方式“阅读”探究对象。如果有任务驱动或者需要解决某个现实问题,学生们则会愉快、主动地去阅读。同时,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前后准备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包括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撰寫、行前答辩会的组织、任务单设计、活动后的分享交流,以及活动当天的安排等。学生要自主完成这些任务,有不懂的地方自己查阅资料完成。例如,“北京动物园之旅”动物观察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由学生自主策划。策划小组提前进行路线、园内情况考察,对园内动物有大致了解;然后组织同学阅读相关资料,明确动物探究主题,以便进入动物园后明确观察目的;配合动物专家的讲解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和科学思维习惯。在活动的前移后续中,通过阅读引领,提高探究活动质量,以任务驱动助推深度阅读、有意义阅读的开展。

第二,故事续写等输出活动。阅读如果只有输入过程,没有输出过程,推动课外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推动课外阅读的活动中,输出途径有很多种。其中,故事续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故事续写是对学生语言的考验,学生会为完成学习任务而积极阅读。活动规则:学生分成5组,每组4人,按照一定方式编号(如学生生日的月份大小、石头剪子布等方式),分别执笔记录,其他组员讨论编故事。全班商定以一定的起始语如“从前……”开始,3分钟之后各组轮换接着编写故事,轮换后执笔人也按序更换,直到各组的故事编写完成且本组的故事流回到本组。然后,各组分享故事,评选出“最佳故事编写组”。1-2次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自行制定活动规则。在戏剧老师指导下,学生以续写故事的方式,创编和自演“时空电话”,并在学校戏剧节上表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续写故事需要更多的输入,因此,有意义的阅读自然就发生了。输入和输出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渐渐地,阅读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这些活动推动了学生进行深入的课外阅读,激发了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能力,提升了阅读自主性,增强了自信。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外阅读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CDEB16218)研究成果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外阅读动物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动物可笑堂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