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重与精彩

2019-11-21李博宁

名家名作 2019年9期
关键词:水墨画智者作画

李博宁

初见刘成斌先生,便觉他是一位老成持重的人,没有浮华与轻躁,有的只是在岁月中积淀下来的成熟和干练。岁月留给他的不只有深深的皱纹和满头的白发,更有一双散发出深邃的光的眼睛。在他的眼神里,我似乎读出了他一生中积淀的感悟。

说到这里,总会想起无数次在各种各样的文章中出现的“勤劳朴实的中国人民”这一提法。之所以这一提法广为人知并被无数次地使用,是因为“勤劳”与“朴实”这两个词在中华文明的血脉中深深扎根,让人们感到无比的亲切和自豪。勤劳指的是人的双手,人们用双手劳作,与自然抗争,用双手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创造物质财富。朴实指的是人的心灵,人们以心灵认识世界、待人接物,用心灵追求善良与美好,构建精神世界。在刘成斌先生身上散发出的,正是“勤劳”与“朴实”这两种品质所糅合而成的、令人肃然起敬的气质。这种气质,能使人伟大,能使人生变得厚重和精彩。

说他勤劳,是因为只有勤劳之手,才能练成如此精湛的技艺。水墨画是一门中华文化孕育的博大精深的艺术,其内涵之丰富,其技法之烦琐,非下苦功而不能领略和掌握。自古以来,在水墨画领域出名者,无不经历长年潜心钻研与勤奋苦练,积累经验,精研技法,感悟自然,融合情感,这一切都是需要付出无数汗水与精力的。刘成斌先生自立学好水墨画之志起,便坚持每日练笔不辍,一边临摹名家大师之作,一边精研笔画色彩之道,上取古今贤人之精华,下采自然生活之旨趣。经过多年的磨炼,刘成斌先生的水墨画技艺突飞猛进,尤其是在花鸟画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花鸟水墨画的圈子里,他渐渐闯出了名头,受到同行及画作鉴赏者的交口称赞。

说他朴实,是因为只有朴实之心,才能让画作如此和谐美好。成就和谐之道,没有包容万物的心灵与平和淡然的心态不能做到,而此二者,不是饱经岁月沧桑的智者不可兼得。刘成斌先生正是这样的一位智者。水墨画艺术内涵丰富,其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山川河流,中含景台楼阁,下至花鸟鱼虫,至大者,至微者,皆可入画。有时一幅画中,便有数个乃至数十个事物,把这些事物画于一幅画中,彼此之间依然需要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这就需要作画者拥有高超的构图技巧和统筹兼顾的思维能力,如此才能让万事万物于画面中和谐相处。光有和谐,还不足以称之为佳作,艺术的根本是要表现美,因此作画者还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双善于描绘美的双手。

观刘成斌先生的花鸟画作品,最真切的感受便是美从生活中来。回顾多年的创作经历,刘成斌先生自言画得多了,再看花鸟鱼虫,则总觉有一种熟悉的情愫在其中,这情愫既来源于自然之美,又来源于生活经历的积淀。“且如这牡丹,牡丹花朵硕大,花瓣层层叠叠,花瓣之色由上至下渐浓、渐艳。这硕大的花朵就如同生活,层层叠叠的花瓣便是每日的生活经历。我们每日的生活,除了柴米油盐,就是家长里短,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值得品味的地方,但越是向深處挖掘,就越能得出些道理来,想来那些哲人大师的深刻思想,也必定是来自这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之中。这既平凡又充满哲理的每一天,攒成的生活之花,正是我们最该珍惜和爱护的东西。”如他所说,在这一幅幅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不仅是花之美、花之艳,更是他所描述的生活的厚重和精彩。

一花一草总关情,一言一行皆有道。当对生活的感悟如刘成斌先生般丰富时,达到这样的境界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我尊敬老人,因为老人总能道出些年轻人不曾拥有的经验,让人受益匪浅。我崇拜智者,因为智者总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中读出世间最深刻的道理。刘成斌先生二者兼具,与其长谈,观其佳作,总有胜读十年书之感。

祝刘成斌先生老当益壮,将这份在岁月中积淀的生活感悟,绘成更多精美之作,广济世人。

刘成斌简介:

刘成斌,生于1933年,20世纪50年代就读于东北师大数学系,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到1995年退休。平生爱好美术。退休后,参加老年大学,从师学习国画,作品以牡丹、葡萄为主、曾多次参与省市画展,并获奖2002年,作品《艳冠群芳》获韩国现代美术家协会韩中优秀作家选拔交流展优秀作品奖;2002年,作品在参加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抚顺市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览荣获优秀作品奖;2003年,作品《紫雾香尘》入选辽宁省“中山杯”老年书画展览;2007年,作品入选抚顺市政协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书画展。作画为其晚年的退休生活增添不少乐趣,对身心健康很有裨益。如今虽年事已高,但仍然乐此不疲。

猜你喜欢

水墨画智者作画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智者说
神奇的水墨画
指纹来作画
巧巧手
当古人穿越到现代水墨画
智者老子
酷图爆语(3)
吴绪经水墨画
烦恼如拣挠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