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卷之气溢于行间

2019-11-21张海

名家名作 2019年9期
关键词:心性书法心灵

张海

在流行书风盛行的当今书坛,面对善军这样一个取法传统而又不故步自封的充满活力的青年才俊,我不知该从哪里说起。善军是我所见过的“70后”中极为少见的传统型书家,从他的书法墨迹中可以感受到他的微妙心性,这是一个把心灵浸渍在艺术长河里的虔诚教徒,他的周身充满了文若春华的清新气息。

在书法创作中,心性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指导作者在空白的宣纸上自由挥洒,笔墨间写出的是心迹,喜怒哀乐的情致驱使作者进行着理想状态的起承转折和提按顿挫,书写中全面展现了作者的心灵轨迹。在心心相印的微妙境界里,善军书法创作的最佳状态得到了彻底呈现。如来与迦叶尊者心意相通,在进行了拈花微笑的心灵对话之后,如来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今传给迦叶。”佛祖强调的正是心性之通达,乃大智慧之表现。善军有此慧根,他把思考的时空定位在魏晋,以求儒雅隽永的书风。虽然博涉诸体,却始终以楷、行为主要努力方向。其楷书笔法精到,于锋芒隐显间现点画之灵动,颇具“二王”俊逸之姿,体式则显欧、褚奇崛之态,在布局章法上深得吴玉如法乳,神采纵逸,笔致清雅。其行书匠心独运,行间疏密错落,奇正互补,虚实相生。读者观之可心游字里、神往行间。善军的选择是高明的,他让自己的精神回归传统,最大限度地去剖析解读魏晋士人的生命状态,彻底解放自己的心性笔性,在书法创作上进行着与古为徒的真诚演绎。在此种意义上,善军的书法又向魏晋士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高超境界迈进了许多,按照司空图的说法便是“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善军的书法进步得益于他孜孜不倦的追求,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书法理论的影响。黄山谷云:“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善军对前贤经典及不同流派碑帖执着的研究很是让人感动。他对问题的理解有充分论证的基础,并且能够独抒己怀,这样的理论研究使得他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把自己的书法创作朝着纵深层面推进了一步,同时对历史现场的体会也变得日益深刻,从而在更为切身和敏感的角度调动起自己的创作思绪。善军一直坚持对书法本体的研究,但他并未因此而忘记以文思调动自己的艺术感官,完成自己对于艺术的直观嗅觉,然后经过不断的锤炼,最终实现自己艺术境界质的升华。

善军还很年轻,但在书法学习和研究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难能可贵的一步,他起点高、底子好、路子正,加之勤奋好学,其书法艺术之未来必是一片光明。杨守敬云:“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希望善军今后能继续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多研究,不盲目、不跟风,按照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去实现时代赋予年轻人的书法研究和创作大任。

张善军简介:

张善军,天津人,1971年生,7岁起开始学习书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中心创作员、中央国家机关书协会员、雅昌艺术网签约艺术家、香港文联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新加坡艺道国际签约艺术家、多所学院客座教授。先后得书坛名宿孙其峰、宁书纶、赵伯光、王家新等先生耳提面命。张善军是一个取法传统,把心灵浸淫在文化艺术里的虔诚书家,专注于研究名家法帖,终以意韵为追求之主导,诸体兼擅,典雅之气油然而出。2012年中央电视台《纪录东方》栏目播出其专题纪录片《书韵文思现慧根——青年书法家张善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袭古创今》栏目组拍摄纪录片《由量变到质变达到领悟》;小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被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被天津大悲禪院永久收藏;并有《张善军书法作品集》行世。2015年、2016年、2018年举办个展。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名家临碑帖》栏目讲师之一。

猜你喜欢

心性书法心灵
用道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南法禅宗与中国古代哲学观点的相似性
唤醒心灵
诗书画苑
从于丹讲《论语》中得出的领悟
书法等
心灵小语
图说书法(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