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虎虎生威,大有作为

2019-11-21李晋

名家名作 2019年9期
关键词:画虎入门楷书

李晋

画老虎,有些特别,因为相比日常的花花鸟鸟,老虎毕竟不在我们的身边,就是隐居山林,也很难碰到老虎,即使碰到了,肯定也会拔腿逃命,哪会气定神闲地对之写生。但中国的文人向来具有挑战精神,古今画虎者层出不穷。

传世的古代虎画大多与现实老虎形象有些距离,古人对老虎的认识或来自画谱,或建立在文字描述中,最后再融入一些自我的浪漫想象。对于看过真老虎的人士来说,这类虎画难免有些水月镜花的感觉。

在谈了两段关于虎画的文字后,我想不必再绕弯子了,在这里就要介绍一下师友王大有教授了,他钻研画虎四十余年,所作虎画远近闻名。我先前看过他的不少虎画,再后来又认识了他,这也算是很好的缘分了。虽然我同样还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但却不可能和背后的画家相识。

虎对世人来说,让人畏惧,却又让人亲切。记得小城的动物园才引进老虎时,上小学的我在第二天就央求着父母带我去看了,那庞大的身姿、斑斓的皮毛让我觉得新鲜而震撼。多年后,我和大有教授聊到这段经历时,他说,他在20世纪70年代就搭乘长途汽车去各地动物园看虎了,在虎笼前一站半天,拿着笔对着虎写生,等到动物园下班,还未过瘾,后来就花钱请动物园工作人员把老虎拍下来,邮寄过来。反复的观摩和感悟,让他对老虎的外形、习性有了深度的了解,这是临摹虎向写实虎过渡的关键一笔。

“画虎不成反类犬”,我很小就听过这句俗语了,虎之造型对今天的绘者来说,相对容易掌握,因为多数城市动物园都有老虎,同时又有数字媒体、影视的播放。但要想掌握虎之精神,要在虎画中营造出自我的哲学和美学境界,却是难上加难之事。大有教授的画虎,以“缘物寄情”为创作宗旨,笔墨恣意奔放,筋骨精神俱在,并且收敛了野性,有喜怒哀乐的人性光輝,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赋予了“人文教化”的作用。大有教授的虎,也许是有他自己的影子,也许是源于他熟悉的周边人士,虎的野性经过艺术的过滤,变成了吃苦耐劳的虎,团结拼搏的虎,当然这又与圈养的食物无忧的虎大为不同了。

大有教授和我居住的小城,数千年来一直没出现过虎,但旧时乡人喜欢于厅堂内挂虎画,取镇宅避邪之意。历史上,本土伏虎罗汉的原型、唐代高僧法向禅师也诞生在我们这片土地。法向禅师降虎,大有教授画虎,本质上也许没有联系,但都是提倡真善美,同样是有益生活的。由远至近的时光,总会留下一些憧憬与向往,我们希望守护着朴实的家园,与人为善,与虎等野兽和睦相处。美好像雨水一般滴落到岁月的长河里,滋润到心田,抬头举目间,我们发现,世界的面貌并不可憎,只是我们需要更谨慎地营造真正的、有价值的美好,我从大有教授的笔墨里看到了这方面的努力,以及远去的时代和前贤们消逝的背影。

虎虎生威,威而不怒,这是大有教授水墨与生活无痕相融的特色,他以奇特的构思、缥缈的意境、灵动的笔触,创作出与我们亲近的虎。加上诗书印元素,堪称鲜活生动的、可以为我们生活助力的吉祥图腾。

前不久,我和大有教授早上一起吃翡翠烧麦、秧草包子、荞麦饼等素点心,吃得开心,谈得正浓时,他拿出手机给我看最近所作的虎画,一边赏画,一边吃点心,似乎就有些荤素搭配的意思了,我觉得那天的早餐格外可口,这是艺术带来的改变。生活和艺术,我们都可以大有作为,活得潇洒且精彩。

王大有简介:

王大有,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教育部教指委委员,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书法家协会会员。发表学术论文 30多篇,出版专著7部:《王大有中国画专集》《书法与实用美术》《王大有题画诗稿》《大学书法实用教程》《颜真卿楷书基础入门》《柳公权楷书基础入门》《欧阳询楷书基础入门》。老虎系列、农家乐系列邮票获国家三个专利,篆刻获全国大师奖铜奖,书画作品入选各级大展并多有获奖,2009年在泰州书画院举办王大有书画展,2011年赴澳大利亚和泰国进行艺术展演与交流。书画作品气韵生动,尤擅画虎,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

猜你喜欢

画虎入门楷书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虎所画虎
通俗歌曲及通俗歌曲创作入门基础 教学设计
周谷画虎
几何入门,四个“重视”
画虎
拒子入门
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