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生活的意趣“一网打尽”

2019-11-21吴应海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意趣记叙文戏曲

吴应海

题目由“真的”和“有意思”两部分组成,“真的”指“的确”“不假”,这种“真的”既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感受,同时也要能为读者所接受,让读者感到此言不虚。“意思”是题目的核心词,在这里含意较为丰富,侧重于“情趣”“趣味”“意味”“意趣”,当然“有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有价值”“有思想”等。

生活中,有意思的人、事、物无时、无处不在,“真的有意思”这一题目的取材范围非常广,考生只要对自己的过往生活稍稍一“打捞”,思路便会打开,写作兴趣就会被激起。“真的有意思”这道小小的题目,会将学生们生活中的各种意趣“一网打尽”,化成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那么,如何写出一篇让阅卷者觉得“有意思”的好文章呢?

一、选择一个“有意思”的对象

“真的有意思”这道文题,宜写成记叙文,许多考生都会不约而同地去叙写一件有意思的事。其实,除了事情“有意思”外,人也会“有意思”,各种各样的物也会“有意思”,艺术世界也会“有意思”。

挑選写作对象时,要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而让自己的写作对象别具一格,变得非常“有意思”。

当然,除了写记叙文,这道文题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说明文,在选择对象时,同样应力求与众不同。比如别人论述“旅游真的有意思”“体育锻炼真的有意思”,你论述“读书真的有意思”“劳动真的有意思”“在国学的海洋里畅游真的有意思”,是不是更“有意思”呢?

作文真题

请以“真的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确定一个“有意思”的主题

同一写作对象,由于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往往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主题。只有先进行立意,定好主题,后面的选材和写作才能有的放矢。

怎样让这篇作文的主题更“有意思”呢?方法很简单,尽可能避免大众化立意,跳到一个更新的层面去思考文章的主题。当然,我们在立意求新,让作文主题更“有意思”时,不必勉强为之,普通的主题,只要构思精巧,表达精彩,同样能获得高分。

三、寻找一个“有意思”的角度

考场写作,分秒必争,时间极其珍贵,因此许多考生在构思时,往往会习惯性地采用最常见的切入方式,以提高打腹稿的速度。比如写议论文,一般就是直接亮出观点,然后展开论述;写说明文,就是以观察者的身份来介绍所要写的事物;写记叙文,就是以“我”的口吻来讲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其实,只要稍稍动动脑筋,就能寻找到一个别样的切入角度,从而让你的作文变得更“有意思”。

比如议论“阅读真的有意思”,你不从正面立论,而是先写有人大放厥词,说在当下社会,阅读已变得毫无意思,然后再针对这一观点展开批驳,驳倒对方后再亮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驳论文,岂不是更“有意思”?

再如对扫地机器人展开说明,你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介绍它,而是将扫地机器人拟人化,让它自己说话,做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特色,最后再以“难怪大家都说我真的有意思”作结,如此独特的构思,岂不更妙?

又如写“踏青真的有意思”,你不是直接去记叙自己的踏青经过,描写踏青过程中所见到的各种风景,而是借助一只宠物狗之口,讲述跟随主人踏青的有趣经历,这样的切入,是不是令人啧啧称奇?

当然,以自己的口吻写人记事,也有不一样的切入角度,比如先写“没意思”,然后再写“有意思”,在对比反衬中突出“有意思”。

角度稍稍一变,素材还是那样的素材,主题还是那样的主题,但给读者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

四、设计一个“有意思”的结构

考场写作,大家都知道文章结构必须要完整、紧凑,于是许多考生动笔之前都会先搭一搭框架,理一理结构,做到成竹在胸。不过,大家在设计结构时,都是套用固定模式,很少有人会在结构上寻求创新。其实,设计一个“有意思”的结构并非难事,打破常规就行。

比如写“戏曲世界真的有意思”,我们不采用常见的结构方式,而是让一对父子通信,父亲写信给儿子,询问儿子是否还厌恶中国传统戏曲,儿子回信告诉父亲,已在戏曲世界里找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觉得中国传统戏曲真的有意思。一篇文章,就以这两封信组成,这样的结构方式,能让阅卷者眼前一亮。

五、呈现一个“有意思”的文本

同学们还应运用生动的语言,把“有意思”表现出来,给读者呈现一个“有意思”的文本。如果叙事,情节要有波澜,要突出事情中所含的哲理、趣味;如果写人,要多角度刻画人物,突出人物独特的个性;如果绘景,可多用修辞手法,展现景物别样的风采;如果议论,论述要有层次,论据要新颖;如果说明,说明方法要多样,事物特征要鲜明。总之一句话,只有表达到位,前面做的那么多努力才不会白费。

猜你喜欢

意趣记叙文戏曲
记叙文阅读专练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如何写好记叙文
略述《篱园秋实》的壶中意趣
汉字的水墨意趣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