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年的第—次北京的“一小步” 造就中国的“一大步”

2019-11-20陆杨

时尚北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北京地铁苏联北京

陆杨

后來居上的拼搏中国首条地铁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开通,直到近一个世纪后,才在中国被提上日程。北京地铁一期工程,规划始于1953年,工程始建于1965年,最早的路线竣工于1969年,1971年开始运营。这是北京,同时也是中国的第一条地铁系统。

作为大型地下工程,地铁在二战时把战备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伦敦和莫斯科的地铁站曾分别作为两个国家的临时最高指挥部,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各自首都的地铁站里指挥作战,最终成功抵御了德军的进攻。

上世纪50年代,国际形势严峻,北京地铁规划之初是作为“平战结合”的战备防御手段。周恩来总理曾一语道破:“北京修建地铁,完全是为了备战。如果为了交通,只要买200辆公共汽车,就能解决。”

最初筹建北京地铁时,缺乏相关人才,北京市委在1954年1明报送中央的报告中请求“聘请苏联专家,着手勘探研究”。在苏联专家带来苏联地铁范本和经验的同时,大量中国留学生被派往苏联学习。195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当时被分配到莫斯科铁道运输工程学院,成为中国出国学习地铁专业的第一人。

1958年,当时的铁道部成立地下铁道工程局,并组建了设计处,中国的第一条地铁正式进入实质性设计阶段。最初北京地铁施工考虑学苏联,深埋100米或者60米。许多人质疑,那么深,一旦发生事故,没法抢救,而且费用太高。最后决定采取花钱少见效快的浅埋法,加强防护,通往山区,争取能抗原子弹。

地铁施工非常慎重,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设itX员在清华大学做了各种结构试验。还到杭州、武汉做通风试验,又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某试验基地进行防原子弹爆炸试验。为解决防水问题,还专门考察了海军的潜水艇。为了做好战备防护功能,当年有不少全国稀缺的设备都被调来支援北京地铁的设计试验。

经过前期漫长的设计和实验,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戊部队驻地和北京站,全长23.6公里,设17座车站和一座车辆段(古城车辆段)。不过,出于战备工程的保密考虑,当时的媒体并未对此进行报道。

1969年10月1日,第一辆地铁机车从古城站呼啸驶出。经过四年零三个月的紧张施工,由中国老一辈建设者靠人力挖通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赶在新中国成立二十周年时完工。面对这条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的地铁,上至中央领导人,下至建设地铁普通工人都百感交集。

通车以后,地铁只是小范围接受参观性质的乘客,需持单位统一领取的参观券。1971年,开始售票,票价一角钱,凭工作单位介绍信才能参观乘坐。地铁一期工程建成后,—直处于试运营状态,直到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才进行验收,正式交付运营。

截止2019年1月,北京地铁共有391个站点,全长为637公里,另外还在建设中的线路共有16条。北京乃至全中国的地铁建设都在飞速发展之中,中国地铁总里程已经达到世界第一。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设计之初,年轻的技术人员曾遇到一个尴尬的难题:北京地铁—直是当时援助中国的前苏联专家主持设计,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撤走的前苏联专家带走了绝大多数图纸。后来,施仲衡拿出那些当年在莫斯科整理出的资料,还有《苏联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苏联地铁防护工程设计规范》等设计图册,设计工作才得以继续。后来建成后的地铁,在结构、防水等方面,都留下了前苏联的影子。

六十年后,4台中国生产的盾构机运抵莫斯科,中国企业中标承建俄罗斯地铁。一切就像轮回,这一次,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承接莫斯科地铁的部分设计工作,工程师们带着自己设计的图纸,回到中国地铁最初的起点,并在那里留下中国的印记。

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 中国第—家中合资企业

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虽然带着历史痕迹和计划经济色彩,但仍以其开创性、奠基性为我国打开国门、引进外资提供了可靠的法制保障,它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迈出了实厨l生步伐。1980年5月1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宣告中国民航从此结束没有配餐公司的历史。更具意义的是它开创了我国利用外资的先河,并以自身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引进外资事业的历史。

1978年底,改革开放号角响起,35岁的伍淑清也在那时第一次从香港辗转来到内地,当时广播中传来邓小平“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的声立,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中。接下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决定要中美直航。伍淑清看到了机会,因为父亲伍沾德是做食品行业的,考虑可以把做食品的经验和中国航空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1979年6月开始,当时北京民航局和伍淑清的父亲伍沾德进行了长达一年多关于合资的协商、谈判。

由于没有先例可循,当时合资办公司的过程,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随着通航时间日益临近,民航局局长在1979年11月联系伍淑清父亲伍沾德,希望他筹资500万港币,先行购买设备准备生产。伍淑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我爸爸当时想了大概30秒说,我们都是华侨的后代,我们都非常尊重邓小平先生,也觉得他说话算数,我先回香港筹500万港币,然后我们再等你们通知,所以就跟局长去握握手,我们没有签任何的委托信,民航局也没有给我们任何信。就是握握手,—言为定。”这一次握手为约,饱含了香港同胞对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以及排除万难、敢为人先的勇气。

经过数轮洽谈,最终确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588万美元,中方出资300万元,占股51%;港方出资288万元,占股49%。在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荣誉室里,存放着一件特殊的展品,一页镶在镜框里的批准文件,文件号为“外资审字(1980)第一号”。这是39年前,中国外资管理委员会批准该公司成立的通知,也是内地批准成立的首家外资企业的“准生证”。

今年是改革开放41年。41年来,中国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变革。从第一家合资企业到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从经济特区、首批开放城市到自贸区,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两次申奥终圆梦 中国举办的第—场奥运会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开幕,历时17N。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历史性首次登上金牌榜首,也是奥运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牵手奥运、融入世界的背后,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和努力。

早在近一个世纪之前,中国人就发出了要参加奥运会、举办奥运会的第一声呼唤。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之后,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出版的《天津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两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这两个问题表达了彼时的中国、中国人民牵手奥运的梦想和渴望。在旧时的中国,我们曾有运动员参加过几届奥运,但是境况相似:运动员虽然费尽周折、竭尽全力,但从未获得过一块奖牌。这也是苦难深重、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体育事业落后的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体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93年9月24日,北京以2票之差与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失之交臂。1998年11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对申办工作进行研究,决定由北京再次申办2008年奥运,北京再一次坚定地踏上了申奥之路。

“新北京,新奥运”是北京这次申办的口号,“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理念。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18时11分,是中国体育的一个历史性时刻: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属于中国,属于北京。

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成真,其实新中国最早明确提出要申办奥运会的人是邓小平。

1990年7月3日,距北京亚运会开幕还有两个多月,邓小平第二次来到亚运村,视察这里的建设。86岁高龄的邓小平兴致勃勃地环视眼前宏伟的建筑群,不经意间问伍绍祖和张百发,(伍绍祖时任国家体委主任和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张百发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你们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建设了这样的体育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就等于浪费了一半。”这是一个发问,也是一个信号。申办和举办奥运既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也是改革开放的一项成果。

回望十一年前的北京奥运会,盛况犹在眼前。而即将到来的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让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中国将成为第九个既举办过夏奥会也举办过冬奥会的国家。奥林匹克与北京的深度融合,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的良好形象,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北京是一座独具文化魅力的古城,又是一座蓬勃發展、充满生机的大都市,随着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大步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也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猜你喜欢

北京地铁苏联北京
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再到“走出去” 我与北京地铁共成长
北京的河
在北京地铁上
北京地铁2014年底将开通4条线(段)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