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等教育70年学生角色演变与培养方式变迁

2019-11-20李泽林杨海燕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培养方式

李泽林 杨海燕

摘 要: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主要社会活动。学生是处在社会时期的社会角色,当社会背景发生变革时对学生的角色要求自然会发生改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大环境,可以看出,70年来大学生角色的转变与培养方式的变迁其实是伴随着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本科专业调整而不断发展的。

关键词:学生角色;培养方式;本科专业设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再到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式和大学生的社会角色都在随之发生变化。

本科人才培养方式70年的发展

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门类,是人才培养规格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体现。[1]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

1.接管和改造阶段(1949年—1966年)

在这一阶段,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国家的建设急需各类专业人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主要是接管和改造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专业模式,有步骤地改造旧的高等教育,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并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增加工科、理科和师范教育比重。

从1949年到1966年的短短17年中,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先是以1952年的院系调整和随后展开的教学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改革,接着是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最后是1962年的“调整、整顿”。[2]1952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化三改”。1952年下半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参照苏联模式,以华北、东北、华东为重点,对全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撤销、归并了一些条件差的学校,设置了为国家建设迫切需要的系科专业或建立新的专门学院。1955年,高等教育部发出《关于1955—1957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根据中央指示,高等教育建设必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相配合,高等工业学校应逐步地和工业基地相结合。”经过这次调整,扩大了内地建校规模,增设新专业,共设置专业323种,其中工科已达183种。1958年,“大跃进”时期,专业划分变细,新专业急剧增加。1963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教育部根据“宽窄并存,以宽为主”的原则,调整专业业务范围,归并过窄专业,统一专业名称,以1957年专业目录为基础,修订并发布《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共列专业432种(其中试办专业59种)。[3]

新中国成立以后,17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传统,但是这种教育传统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照搬苏联的一套也脱离了中国的实际,[4]同时也导致了学校教育与实际生活和工农大众相脱节。

2.“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校管理陷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从1966年起到1975年有9年时间教育事业无专门主管部门。[5]

1969年10月,中央在《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中规定:教育部所属的高等学校全部交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委会领导。据此,原中央各部所属高校全部下放地方领导。经过裁并、搬迁、撤销后,高校由1965年的434所,减到1976年的392所,最低年份1971年减到328所,高等教育原有的管理规章制度被废除,正常的高等教育管理被破坏。[6]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严重违反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专业目錄呈混乱状态,理科专业设置也遭到破坏,社会科学教育遭到严重摧残,近乎取消,而代之为“学科”“写作组”。许多理科专业被撤销或者改为工科性专业,而工科专业设置完全失控,名称混乱,布局失调。专业口径越来越窄,专业名称已很不规范,专业管理亦无制度。[7]

在这一阶段,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急剧变动严重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不仅高教专业数的设置不考虑高教系统自身增长的限度而处于失控状态,而且各学科间的均衡发展状态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8]

3.改革开放阶段(1977年—1992年)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路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高校大部分专业恢复招生并发展,本科专业数目大幅度增加。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在当时环境下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应用文科比重过低这一科类结构的不合理性,强调把财经、政法放在学科专业设置的重要地位。[9]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要继续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短线、薄弱专业,继续加强财经、政法等专业发展,扶持新兴和边缘学科的成长。从1982年开始对文、理、工、农林、医药各科类本科专业目录进行全面修订,并于1987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本科专业目录。这是第二次由国家组织进行的对普通高校专业目录的全面修订。这次专业目录的修订和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了“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专业数由原来的1,343种减少到671种。[10] 1992年,国家教委召开了第四次高等教育会议,使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

在这一时期,加强了薄弱专业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使专业口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宽;恢复和增设了文科、财经、政法类等长期比较薄弱的专业,加强了新兴、边缘学科的专业,如管理类专业,同时通过目录修订工作实践,逐步明确了专业划分与设置的基本原则,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11]

4.调控和发展阶段(1993年—1998年)

1992年起,我国高校专业作了大力调整,拓宽了专业口径,实行按门类划分,共列专业504种,分属10个门类。[12]为了进一步解决专业划分和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原国家教委进行了第三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这是国家统一进行的第三次专业结构大调整,并于1993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从1995年开始,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到教学领域,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编写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以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到来的挑战。[13] 1997年,决定本科分为11个学科门类,在1992年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学门类。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拉开“985工程”的序幕。

这一时期,本科专业的调整强调了人才的适应性。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确立了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构建起更加注重素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把一个体制和结构更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一个水平和质量更高、规模和效益更高的高等教育带进21世纪。[14]

5.快速增长阶段(1999年—2014年)

1999年,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2012年,党的十八大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一年。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1999年6月,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高教改革的思路和实施措施。要使高等教育不仅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而且要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15] “2011计划”又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为了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这是国家统一进行的第四次专业结构大调整。自1999年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是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快速扩大了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在多项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从1999年到2014年短短15年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增长。[16]

这一时期的改革是带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双一流”建设阶段(2015年至今)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本地“双一流”建设方案。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1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从以上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的70年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整个变迁过程是随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面向经济全球化变化的,之前只是强调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为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现在越来越走向全球化,要有世界发展眼光。

70年来大学生培养定位和角色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对大学生的角色期望更多集中在有关政策文本之中。经过梳理,大学生的角色定位要求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培养“三好学生”与“又红又专”的人才

1953年,毛澤东同志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学生主席团时给青年们讲了几句话,“第一,祝贺他们身体好;第二,祝贺他们学习好;第三,祝贺他们工作好。”大会决定将“三好”作为今后青年团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各大高校普遍开展了评选“三好学生”的活动,“三好”成为当时高校学生的奋斗目标。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又红又专”的思想,这一思想开始主要是针对知识分子的改造与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确立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和根本任务确定为“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吸收具备入学条件的工农干部和工农青年进入高等学校,以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加入国家建设的行列。”[18]

第二,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的课程体系。1952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以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为重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进行高校课程改革,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课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高校中扎下了根,之后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政治课的讲授时间、内容等有过多次改变,但是政治课的教学在高校中一次也没有停止过。[19]

第三,制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学计划。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一切学校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从1958年起,全国大部分高校都调整了专业设置,修改了教学计划,把生产劳动列为学校的正式课程,并要求广大师生下厂、下乡,积极参与生产劳动。

2.培养“四有”新人和“五有”青年

《人民日报》在1982年5月4日发表的社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中把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延伸为“培养青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强健体魄的新一代”。1985年,全国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在“四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改革开放时期高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同志认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对新人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切实保证新人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20]针对每个个体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他认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做法,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中小学做起;二是政府、学校、社会要形成合力;三是领导干部和党员要以身作则,发挥好党的表率作用;四是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同党的各级干部一起,相互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培育“四有”新人。

1.人才培养体现国家意志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变革关注解决的问题。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可以看出,立德树人是大学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素质教育,一方面,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另一方面,服务于人的健康全面发展,根本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是贯穿素质教育的主线。

2.人才培养体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偏重教育的上层建筑属性,制约了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专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的分配与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主动适应并积极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高级人才,这是高校办学的宗旨和任务。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人才全球流动和人才全球竞争是时代特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全球竞争力。

3.人才培养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科学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都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念宏主编.教育学词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2]胡建华.关于建国头17年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理论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55-62.

[3]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1(1):9-16.

[5]范惠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演变综述[J].高等农业教育,2002(1):14-18.

[6]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7]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7

[8]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9]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0]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1]曾冬梅.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演进[M]//陶梅生,谢红星,冯惠敏主编.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2.

[12]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3]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1(1):9-16.

[14]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5]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1(1):9-16.

[16]贾永堂,罗华陶.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历史考察—基于后发展理论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5):1-12.

[17]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 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2017-09-21)[2019-07-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18]钱俊瑞.团结一致,为贯彻新高等教育的方针,培养国家高级建设人才而奋斗—一九五○年六月九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结论[J].人民教育,1950(8):8-14.

[19]胡建華.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9.

[2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5.

[2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

[2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6.

[23]杜玉波,赵长禄,李和章,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8(2):7-12.

[24]杜玉波,赵长禄,李和章,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8(2):7-12.

[25]孙健.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2(1):41-45.

[26]杨岭,毕宪顺.“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基本特征[J].大学教育科学,2017(4):24-30.

[27]冯倬琳,刘念才.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战略的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6):1-8.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培养方式
浅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及其培养方式
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议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之初探
小学生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