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现代化:在历史与未来之间

2019-11-20叶赋桂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民族化国际化

叶赋桂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不断探索、反复试验中,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新时代,需要回到初心,在中国和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寻求未来的方向、道路和方法。这应当在国际化与民族化、学术与服务、控制与自由等方面保持适当的平衡,尊重历史的习性,给予未来真实和想象的空间。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民族化;社会服务

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我们不能仅仅罗列事实、排比数据,而应有历史的价值和眼光,对发展的进程做出准确的理解,对发展的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为未来寻求发展的方向。

现代化:传统的扬弃与西方的认同

中国近代要发展教育现代化,有两个参考坐标:一是传统的扬弃和转向;二是国际(西方)的认同和比较。传统教育因为国际坐标的参考而不得不改革,向国际趋同;西方教育因为历史坐标的存在而不可能照搬,须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上。中国教育现代化实际上就在这两个方向、两套论述和两种力量的拉扯纠缠中曲折前行。

1.传统的扬弃和转向。这意味着教育的现代化不在于数量的增长,而在于质的脱胎换骨。质的改变就必须致力于价值、宗旨、目的、思想、内容及其功能的革新,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形式上翻花样,当然形式也要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服务于实质的要求,根据实质的需要来调整,决不能把形式的变革置于实质的变革之先。形式的变化具有外显性,最容易作为成果和成效来展示。但是,实质的变革缓慢而内隐,很难表现和宣示,特别是要将之作为功绩和贡献时。

2.西方的认同和比较。这就是学习和移植西方现代教育。不仅是西方的教育制度,更重要的是西方的教育价值、知识、理念和功能。学习西方教育,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时性的。共时,即与同期西方教育的比较,当我们在追求现代化时,以当时西方教育为参照,作为我们改革的蓝本和模板。然而,当我们在改革进行时,西方教育也在发展,即使我们改革成功,建立起来的也是西方过去的教育形态,与现时的西方教育相比,我们可能又落后了,要赶上现时的西方教育,我们的新教育还没有稳定又得进行改革,这是历时的现代化。

传统的扬弃与西方的认同却都不可能彻底,总有相反的力量拉扯。这样一来,现代化进程的教育必然是传统(本土)与西方(国际)的混杂和纠缠。本土与西方是相互支持、相互生成,还是相互拆台、相互绞杀,就成了决定教育现代化成败的关键。

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从18世纪后期开始,也有其发展的历程。

1.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第一步是世俗化。大学从教会的机构转变为国家的机构,民族国家的政府管理和控制大学,并制定高等教育方针政策。大学教授成为国家的公务员,大学的经费主要由政府支持。自此以后,知识和学术不论是在象征国家和民族的荣誉上,还是在实际的工业竞争上,都变成国家事务,因此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一环。虽然大学始终拥有某种程度的自治和学术自由,但知识生产和供给的方向和方式、关系和制度开始经历深刻的变化。

2.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第二步是精英化。中世纪大学培养专门职业人才,神学、法学、医学有巨大的社会需求,毕业后可成为牧师、律师和医生,来上学的是中产阶级和穷人子弟。但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大学为了在社会中继续保持崇高的地位,需要培养新的精英,所以近代大学纷纷改革。德国大学的改革不是从洪堡的柏林大学开始的,而是发轫于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两校改革的重点都是法学院,先是吸引贵族子弟来读,后来是城市新兴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出现正是英国伦敦大学成立的社会基础。

3.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第三步是学术化或科学化。这是由洪堡开创的,大学由此成为学术场所,自由地进行纯粹研究。学术研究是由哲学开场的,持续到了19世纪后期。但从19世纪初始,科学不断往大学和学术舞台的中心移动,不断把大学的传统学术和学科排挤出舞台中心,到19世纪末就完全取代了哲学。自然科学开始成为学术和大学的皇冠。哲学和科学的扩张,伴随着大学及其学生数量的增长,但社会容纳学生的机构并没有大规模增多,结果毕业生严重失业,就业薪水也很低,这引发了很多国家的学生运动,再加上政治的进步与保守和民族主义,革命经常发生,而学生则一如既往是主力。

4.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第四步是社会化。19世纪的大学虽与社会不无关联,但基本上还是“象牙塔”,到20世纪大学全面走向应用,以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这一时期,技术仍是经验的发明,而不是科学家的发现所带来的,学术科学还没有与工业实践建立起联系。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相互激发,一个工业社会来临,企业和工业的发展需要高等技术,而现时的技术创新则需要科学的理论基础。国家的强盛更依赖于技术及其支撑的企业和工业,在国家、企業和工业界的鼎力支持下,高等工程和技术教育进入高等教育,且地位不断提升。美国高等教育则没有欧洲传统的负担,更有实用主义的导向,因此明确表达和实践了大学服务社会的理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向国家和民众鲜明地展示了应用科学和技术的重要性,技术研究和工程技术教育成为国家实力最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20世纪80年代后,新兴技术和高等技术教育扮演了决定性的力量,企业、经济、国家的生存、发展和兴盛都建立在技术创新之上。

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表明:民族国家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主导者和控制者,国家竞争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高深知识和学科是不断淘汰和更新的,不同学科的地位在持续变化中,古典学科让位于哲学,哲学被科学取代,应用科学与基础科学平起平坐,并超出其上。知识和学科的逻辑在于知识的有用性,由间接地促进社会和国家的进步,到直接决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用性并不是知识自身有高下深浅,而是因为能否助力国家竞争而为国家需要,能否实现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升迁成就而为民众所需要。高等教育入学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而学生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政治和社会进程。西方现代高等教育史的演进从事后看来是革命性的,但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变革虽剧烈,但革命性的突变很少,大多是渐进累积而成的。正因如此,西方高等教育的变革是实质和内涵的变化,是知识和学术的变化,是理念和功能的变化,当然也发生形式和制度的变化,不过形式和制度的变化是因为旧躯壳已经无法容下新内容和新功能,在旧制度上长出的新学术需要新天地。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是高等教育的新纪元。1949年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明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各级各类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

1.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质和基调。新的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的思想和宗旨使新中国的高等教育驶入现代化的正途,并与西方最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接榫并轨。为工农服务,很好地解决了社会流动问题。70年来,中国形成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会,既是政治、经济影响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实践的成就。但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大大减弱,这与经济基础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关。70年来,我们一直把高等教育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中,这一路线始终是主流。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多数为此目的而进行的,如1952年的院校调整,“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理工学科因此得以重点发展。今天的“双一流”建设强调“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2.知识和科学的性质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国家独立为学术独立提供了基础,知识和学术应促进民族和民众的利益,“真正的科学就能够提高人民的自觉,非科学的东西就会加深人民的迷惘。”“科学是普遍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但如果不民族化,就不能具体化和行动化,就会变成‘为科学而科学。”“科学发展的基础是靠工业经济和民主政治。”不管是客观受制于国际环境,还是主观上坚持民族立场,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新中国高等教育都是独立自主办学的。这有不得已和必要的一面,但也不利于吸收国际高等教育和科学成果。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重新开放,引入最新的知识、学术和办学模式,为高等教育注入惊人的活力。

3.高等教育和知识的功用是应用性的。“我们的人民教育应该着重地发展科学与技术的教育,并将这种教育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密切地联系起来。”“理论与实际分家,学与用脱节,这是旧教育的基本特点。”“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要使高等教育真正为生产建设服务,各高等学校理、工、农、财经等学院各系的课程,都要根据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基本知识与专门知识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原则,加以逐步的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密切地配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建设的需要,而首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因为经济建设乃是整个国家建设之本。”这也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和科研不能为学术而学术。因此,科学技术侧重应用,应用性学科得到重视和发展。在“985工程”“双一流”建设后,因为强调大学的国际可比性,研究型大学越来越趋于学术性,并以发表国际论文为主要追求。

4.高等教育由国家控制,全国统一计划和管理。“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随着国家的建设逐渐走上轨道,逐步走向计划化。”中央对全国高等教育实行统一和集中领导,包括方针、制度、设置计划、负责人任免、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等。统一计划的目的是要快出人才,尽早为经济建设服务。但因为底子薄、财政困难,中央政府统一举办和管理是很难的,必然会分权,实行多样化办学。但多样化办学常常是一窝蜂而起,鱼龙混杂,必然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这反而冲击到正规的高等教育。20世纪50年代后期,多种形式办学、“文化大革命”中实行“开门办学”,都是教训深刻的例子。

5.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建设是主轴,同时一直强调高等教育的政治性质。70年来,我们一直强调高等教育的政治性质,加强思政教育;強调党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的领导;强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又红又专”。70年来,虽然反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时常受到政治运动干扰,特别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也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教育本来就具有政治属性,古今中外概莫例外,但政治如何介入高等教育是比较难以把控的。国家、党派都对高等教育怀有强烈的期望,知识分子和学生也主动介入政治运动,这些都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还需要指出的是,政治运动很多时候是由经济问题引发的。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在历史与未来之间

从现代化的视角,无论是从历时性还是共时性来看,新中国高等教育大体上赶上了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拥有现代高等教育思想,实践和实现了现代高等教育功能。因此,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等教育体制基本上也是合理的,极大地提高了高等专业人才培养的效率,较好地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今天的经济成就和国家实力基本上是靠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来实现的,这是对新中国高等教育成就最好的证明。新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了国家精英,在强调专业理性的价值下,在理工科大发展并受到空前重视的政策下,理工科专业人才成为政治领导人;今天和可见的未来,政法、财经等专业精英将走上领导岗位,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理性和政治民主,一个理性而又现代化的国家正在实现。新中国高等教育帮助中国社会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流动,无数的工农兵子弟成为第一代大学生,有的成长为行业精英甚至政治领导人,这激发了中国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也是中国社会制度被广泛认同和得以保证的重要基础。新中国高等教育重视地区均衡发展,给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以倾斜政策,大力培养各民族专业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国家统一。

新中国高等教育历经波折、困难甚至灾难,今天高等教育的现状还不能完全让人满意,与世界顶尖高等教育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天,在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正是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最佳时机。一是在经过百余年的现代化后,是时候突破和超越传统与西方的对立思维。让科学技术和专业精神成为中国文化教育内在的精髓,让严谨务实、精益求精、孜孜以求成为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的品性,让智慧与道德、宽容与和善成为现代中国人的修为。二是高等教育要专注于实质的追求,志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不要在形式上折腾。旧瓶装新酒,一向都是变革的有效方式。不要把教育办成轰轰烈烈的运动,而要办成安安静静的事业。三是坚持高等教育的开放化和国际化,也坚定地走学术独立的道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培养顶尖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在国际激烈竞争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是相反而相成的。四是知识和学术在不断地淘汰和更替中,科学与技术并不是一回事,技术是国家富强的利器,科学则是认识事理的法宝。要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在科学与技术、基础与应用、学术与服务、科技与文化上保持某种平衡。五是学术发展、技术创新有赖于学术自由和一定程度的大学自治,政治和政府当引导高等教育为国家服务,同时也要区分学术与政治,各自保留一定的限度。

历史具有周期性,带有纠错能力,发展到一个极端,必然会回调。坚持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给予未来选择的空间;尊重历史的理性,给予未来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郝维谦,龙正中.高等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3]瓦尔特·吕埃格.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大学(1800-1945)[M]//欧洲大学史(第3卷).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民族化国际化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从艺术要素看样板戏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