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维熙 历经冰霜

2019-11-20包莉婷

南方人物周刊 2019年34期
关键词:作家出版社作家

包莉婷

年轻一代对从维熙大概很陌生,但若提及《还珠格格》,说不定会是其中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上世纪80年代,时任作家出版社编辑从维熙胆识过人,与台湾作家琼瑶签约,出版她的小说全集,风靡大陆,于是才有了后来的翻拍电视剧——至今仍是假期卫视热播的经典剧集。

而如果是文学爱好者,对莫言、余华、池莉、刘震云、陈染、残雪、迟子建、格非等文坛大家定不陌生;三十多年前,他们的“处女作”,均由作家出版社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出版,从维熙在背后出力颇多。

从维熙祖籍河北玉田代官屯,古属燕赵之地,民风古朴憨实,他的血脉里也传承着浩然正气。

從维熙(1933-2019)河北,作家

青年时期的从维熙给好友刘绍棠的印象是“年轻文秀,书生气十足”,在同辈作家中“以憨厚和敏感著称”,“第一个发表了短篇小说《初春》,揭开了50年代北京青年作家文艺复兴的序幕”。

1957年,从维熙被划为右派,人生由“春”急速入“冬”,开始长达20年的流放生涯。

1979年,这位从外貌上看“更像一位历尽酸辛的老工人”的中年作家凭借《大墙下的红玉兰》轰动文坛,著名评论家孔罗荪认为它“把中篇小说的创作推向了时代的前列”,勇敢打破禁区的从维熙由此被誉为“大墙文学之父”。

从维熙早年师法孙犁,尊其为文学创作的启明星,走过漫长冬季后,他一扫昔日清新淡雅的笔调,改用笔杆敲击出沉郁悲壮的历史琴音,相继发表《第十个弹孔》《泥泞》《远去的白帆》《北国草》等直面牢狱残酷现实的作品。沉寂多年的从维熙思如泉涌,一时间他的散文、评论屡见发表,引人注目。

从维熙说:“有人愿意回忆幸福,有人愿意咀嚼苦难,我属于后者。”他坚持书写苦难,不是为了发泄个人恩怨,而是希望后人能够引以为鉴。他从不回避丑,总是尽力揭露丑,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细节里,人物血肉丰满,人性的真善美被放大——他通过伤痛和反思给予读者奋发向上的力量。

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写道,“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从维熙在劳改过程中带上了这本名著,提醒自己“狼窝里虽然要学会狼叫,但不能没有了人类的善良”。冰霜过后,从维熙在文章里一一感激当年雪中送炭的人。2018年,从维熙仍不厌其烦地向来访记者讲当年遇到的好人和他们的故事,教他们正确书写恩人们的名字。

而那些被他用冷峻的笔墨勾勒过的丑恶灵魂,一旦反思忏悔,从维熙也会冰释前嫌,极尽故人嘘寒问暖的责任。在他看来,历史好比是大琴台,任何人都不过是其中的音符,在新的历史明镜面前,能做到自审自识便已足够。

1980年代后期,从维熙的纪实文学《走向混沌》(第一部)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引起强烈反响,他猜想是因为自己文字的真诚打动了读者。“我已劳动改造了二十年,一无金银可挥,二无才情可以浪掷;我的生活体察和感情积累,不允许我‘玩弄文字,只允许我向稿纸上喷血。”

几乎同一时期,从维熙曾和友人登辽宁锦州笔架山,在友人谈论文人风骨时,他竟然以毒誓作结:三人中谁写了违心之文,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1990年代开始,从维熙辞去一切职务,专心在家休养,烟酒由当医生的妻子全面掌控。作家毕飞宇曾回忆与从维熙同往青海的情形,当时两人在距离妻子们三四十米的地方偷偷抽烟,年过古稀的从维熙声音不高不低地对他说:“一辈子有了钟紫兰(从维熙的妻子),可以了。”

这位善良正直的长者偏爱冬天。他说,这种对雪国的偏爱,属于许多受难但不甘于沉沦的知识分子,可是他却把人生定格在了86岁的秋天。

猜你喜欢

作家出版社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了意
星星
风中的树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