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中国报业发行困境与“联合版”的发生*

2019-11-20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报业报纸重庆

■ 齐 辉 赵 冉

联合版是指报纸之间因某种原因自愿或被迫合作经营、共同发行的运营模式。近代欧美强国报业之间竞争激烈,常导致报业垄断的产生,报业联合版现象鲜有发生。然而,在近代中国,由于中西报业媒介环境迥异,报业联合版现象却曾大量出现。以往对中国近代报业联合版问题,学界多以“个案”研究为主,其中尤以“重庆各报联合版”备受关注。但据笔者粗略统计,在“重庆各报联合版”之外,民国时期报业发行的各类联合版多达40余次,显然“个案”研究已无法呈现近代中国报业联合版问题的全貌。近代中国报业为何联合版频发?以“独立”自期的近代报人为何会放弃竞争,选择“联合”经营?观点与旨趣不同的报纸如何协调利益分歧,在“联合”的状态中争取言论空间?联合版的发生对于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又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对于上述重要问题,新闻史学界仍缺乏系统的讨论。联合版是近代中国报业最为重要的发行方式,甚至一度成为民国报业运营的一种常态。有鉴于此,笔者尝试以史料为基础,梳理近代中国报业联合版的历史脉路,以媒介生态的视角回顾其在近代中国新闻业变局中的互动与纠葛。

一、中国近代报业联合版的发生及其脉络

清末民初中国报业勃兴之际乱象丛生,文人相轻的积习,报界倾轧的乱局,报人自由散漫的工作性质,使得报业同业之间鲜有密切的合作。对此,民初报人曾批评,“记者过于散漫之情景,每为社会士人所诟病”,记者不但“未知合力表现团结之毅力,且忘其本身为同一个体,站同一立场上却各不相谋”①。五四运动后,中国报业组织逐渐建立和完善,报业间的内在联络与群体意识日趋加强,这为报纸联合版的发生奠定了心理与组织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中国报业开始出现有关联合版的明确记载:民国报人陈涤群将1939年“重庆各报联合版”视为“新闻史上报纸联合版的创刊号”②。当代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亦将“重庆各报联合版”视为“中国现代第一份报纸‘联合版’”③。而另据刘继忠教授考证,早在1934年上海《新闻报》《申报》等六家大报就曾出版过3期《联合特刊》,据此他认为该刊“开创了中国新闻史上各报联合办报的模式”④。这也是笔者已发现史料中,最早有关报纸联合版的确切记载。

上海报业《联合特刊》的出现显然对报界产生了持续的影响。时隔3年,1937年10月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大晶报》《上海报》《小日报》等十家休闲“小报”联合发行《战时日报》。据当代学者钱今昔回忆:“那时上海除了《新闻报》《申报》《大公报》外,还有许多小型报。这些小报原来大都以娱乐、体育为主,此时合并成一张大报《战时日报》……大量地刊登抗战的文学与艺术作品……这更激励了我喷吐火热的抗战热情。”⑤《战时日报》是上海小报发行联合版的尝试,发行时间长达96天。它以抗日救亡为基调,成为上海报业团结抗战的标志之一。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军轰炸与围困,中国报业联合版的发行骤然增多。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随后《中山日报》《广州日报》迁移至肇庆共同发行联合版,成为华南地区为数不多尚在发行的中国报纸。⑥1939年5月3日、4日,日机猛烈轰炸重庆,致使“西南、中央、新华”等数家日报遭遇“空前的摧残和损失”。轰炸过后,在渝各报人员伤亡严重,设备损坏,纸张筹措无术。在极端危急的环境下,《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等十家在渝大报共同发行联合版。“十家大报同舟共济,以百折不挠之精神,开报史一新记录。”⑦《重庆各报联合版》的成功,为战时中国各地报业应对困难提供了成功范例。有报人甚至提议,“重庆各报联合版有继续的必要”,既然“纸张来源如此竭蹶”,与其“眼看着大家停刊”,不如让“立场差不多,经济情形大致相同的报纸联合起来”⑧。此后,抗战后方地区的报纸联合版日渐增多,其中规模与影响较大的有:1939年9月重庆合川《大声日报》《合川日报》联合版、1942年5月重庆《合阳晚报》《民兴日报》《商报》联合版、1942年6月重庆《中央日报》《扫荡报》联合版、1943年西安《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等。抗战时期中国后方地区物资短缺,报业经营极端恶劣,但因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报业反而呈现繁荣的态势,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联合版逐渐成为报纸谋求生存的常用策略。

抗战胜利后,中国报业迎来了短暂喘息,但随着国统区报业统制的强化与经济形势的恶化,国民党政府开始以节约外汇为名,限制纸张进口,致使中国报业出现了严重的纸荒问题。1947年后,国民党的军事失败又进一步引发国统区经济崩溃、物价飞涨。在通货膨胀和纸荒的共同作用下,国统区报业遭受灭顶之灾。为降低发行成本、应对报业罢工、维持报人生活、争取纸张配给,国统区开始大规模地出现报业联合版。据统计1946—1949年间,中国先后出现报纸联合版30余次,其规模与频率在世界报业发展史上亦属罕见,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1946—1949年“联合版”情况汇总表

(续表)

从上表可见,除去放假因素,1946年至1949年间,中国各地报业联合版的发行,多为报业运营困难所致。例如1947年2月《汉口各报联合版》,即因“物价波动”导致“报业益苦,无力挣扎”。此前“《汉口导报》已停刊两周”,其他“大报亦备感困厄”,迫使“《中华人报》《大中晚报》及《群声报》等三家(报纸)”“改出四开联合版”。就发行地域而言,这一时期联合版发行地区遍及全国,其中既有武汉、重庆、广州等区域中心城市,也有长春、青岛、汕头等地方中小城市,这表明报业联合版已突破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形成蔓延之势。就联合版发行的时间和报纸数量来看,1947年是中国报业联合版发行的高峰,当年全国发行的联合版多达13次,其中仅长春一地就发行了3次。联合版的频繁出现,说明国统区报业经营状况正在急速恶化,颓势难以遏抑,唯有依靠联合版这种特殊方式才能苟延残喘。报业的凋敝与孱弱恰成为国民党政治崩溃的重要表征。

二、中国近代报业联合版发行的原因及其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复杂多变,联合版的发生绝非中国近代报业发展之幸,相反其发生常与中国近代报业经营困境如影随形,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战争的摧残与破坏迫使报业“联合”求生

报业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支撑,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这成为中国报业联合版频发的重要原因。1938年8月长沙会战期间,当地《商报》和《晨报》“为集中人力财力,以利长期抗战”,即实行“联合发刊”。1939年5月,重庆连续遭遇日机猛烈轰炸,仅5月3日一天,日机即投掷炸弹160余枚,将报馆林立的渝中半岛夷为平地。《新华日报》《大公报》《国民公报》《西南日报》《新蜀报》等数家报馆被炸毁,纸张油墨供应中断,印刷设备损毁。尽管战时各报想尽办法维持发行,但“往往奔走数月,仅能苟延数日”,迫于压力《新华日报》《大公报》等十家报馆成立“各报联合委员会”,合作发行联合版。《重庆各报联合版》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大型都市报纸联合版。战时《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均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而《新蜀报》《新民报》亦在西南地区颇富声望,正是同仇敌忾的战时氛围,促成各派报纸捐弃前嫌,形成联合之势。此后,因战争导致的各地报业联合版仍时有发生,例如1942年重庆《扫荡报》《中央日报》联合版、1947年长春各报联合版、1948年山东青岛“青联报”联合版等。

2.报业格局的失衡与经营环境的持续恶化催生联合版的发生

有民国报人曾指出,中国“各地人口稀密不一,文化高低不等,瘠腴贫富迥异”,这导致其报业发展极不均衡,给地方报业的经营带来了市场、原料、人力和管理方面的巨大压力。中国地方报业尤其缺少资金,有报人指出:“报业与其他企业一样,在创办之初,需要相当资本,而针对地方报业发生兴趣意愿投资者,在中国实属罕见。”戈公振则认为:“中国的报纸实在太幼稚,环境也太可怜。”在京、津、沪这些报业中心,大报资金雄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较强;但在三地之外,广大地方报业的经营则不容乐观。民国学人余理明指出,民国地方报业“几乎没有一个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充实发展更无从谈起”。另一学人薛熙农则认为,“中国地方报纸不发达”存在着“经济困难,读报人少,交通不便,设备简陋,人才缺乏,管理不善”等诸多难题。这些困难大都是地方报业经营者无力单独解决的,唯有借助联合版的形式才能有效克服。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近代报业联合版频发的高峰期,其原因主要是报业经营环境的持续恶化。1946年国内报业出现大范围纸荒危机,纸价高涨引发报业倒闭风潮。以《申报》为例,1945年该报售价为30元/份,但到1947年该报已涨至300元/份。报价的“高昂”引发国内报业的连锁反应。据不完全统计,仅1947年3月到10月短短半年时间,国统区报馆因纸张匮乏而停刊的报纸达58家,它们绝大多数是既无资金购纸,又无纸张配给的地方报纸。例如1947年2月,《浙江日报》《浙江商报》为节省开支,合并出联合版,“一切事务按照公司组织办理”,“两报共裁员一百余人”。1947年5月,长春各报“纸张来源断绝”,遂决定出版联合版。1947年12月,汉口“中国·建国·新闻三晚报,为响应报纸节约运动,一日起合出联合版”。这些联合版的出现,皆为国统区通货膨胀与纸荒共同作用的恶果。

3.竞争关系淡漠的地方报纸易于形成联合版

从中国近代联合版发行的过程来看,除战争、罢工等个别情况外,绝大多数报纸联合版都是发生在地位平等、立场相近的地方报纸之间。诸如“重庆各报联合版”这种由数家大报联合出版的情况,在近代报纸联合版中实属罕见。地方报纸之所以容易发行联合版,一方面是因为它们面临来自资金、市场的共同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经营规模小、资金少,具有“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性。报人周天籁曾这样描述民国小报的经营,只要“主办的人”“有才学又能干”,就“可以吸引一部分读者,自己拉稿,自编自写,手下只用一个助手,一个校对,一个茶房”,即可维持一份小报的运营。据民国学人金光德的观察,中国地方报业在创办之初大多组织“简陋”,印刷多由“当地承印商代办”,即便“自置印刷,唯多因陋就简”。这种报业组织在“各地多相类似”,“小规模组织尤多,但一般都缺乏伸缩性与展开性”。可见,正是因地方报业规模小、经营不规范,才为其创办联合版提供了辗转腾挪的空间。

相对都市大报而言,中国地方报纸之间的竞争关系较为薄弱,这进一步为联合版的发行提供了可能。民国初年,戈公振曾劝导地方报业“不宜做无谓的竞争”,应“携手相扶,同向前进,但求目标不错,自有达到之一日”。近代京、津、沪作为中国报业中心,“报馆与报馆,记者和记者为推广销路,招揽广告,刺探新闻”,“勾心斗角,互相争胜”,但在更为广大的内陆地区,报纸市场拓展的空间有限,这使得地方报纸同业之间的竞争意识相对淡漠。有时为了应对来自外地“大报”的压力,地方报纸在采访和经营中还要相互依赖,共同合作。据燕京大学刘明宗研究显示,民国时期中心城市的大报对地方报业往往构成挤压之势,当时“新闻界的人才集中在少数几个大都市中,又以各种物质条件较其他各地优越的关系,这少数几个大都市便成了新闻事业的中心,而有控制全国各地的样子”。在外报的压力作用下,地方报业为求生存往往相互联合、彼此依存,形成经营默契。报纸联合版正体现了近代中国地方报业这种独特的生存智慧。

三、中国近代报业联合版发行的意义

1.联合版提升了报业应对危机的生存能力

近代报业通过联合版的方式,实现了资源整合,降低了运营成本,有助于报业抵御运营危机。1939年重庆大轰炸期间,“日机烂炸,有加无已,当时重庆各业俱无秩序,不仅生活程度倍于往昔,即一食一宿,亦感困难”。轰炸导致在渝各报馆“发行亏赔,经费拮据,周转无方”,运营几近崩溃。《重庆各报联合版》发行之后,该报克服“工作人员来自各报,习例既殊,管理难一”等诸多困难,在“联合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权衡事务轻重大小,分设各部,建立办事系统,规定工作时间后,由各报调派适当人员,各司其职,(报业)事务始上轨道”。各报联合版发行之前,“重庆全市已有大报十一家,中型报二家,晚报三家”,而“以七十五万人口的都市刨除十分之七的文盲”,实际读者不到30万人,报纸空间已几近饱和。当时“有信誉的大新闻纸,至多日销不过一万二三千份,普通的不过销五六千份,最下的约是二三千份而已”。《重庆各报联合版》发行后,由于报纸数量减少,联合版发行量始终保持在3万份左右,营业收入稳步增加。另据资料显示,联合版发行后,因其“独家发行”的优势,广告版面日益“拥挤”。随着“销路广大”,联合版广告不仅“均无折扣”,甚至还“略将(广告)价格提高”,不久即实现了“增加收入,弥补亏累”的目的。至1939年7月,重庆各报联合版已实现经营盈余“九千余元”,重庆报业度过了轰炸之后最为困难的时期。

近代报纸联合发行往往伴随着报业资源的整合,报馆通过机构合并和职员遣散等措施,有效降低发行成本。据戈公振观察,报纸如果能够采取联合运营的方式,仅采购纸张一项即可节省大量“佣金及无谓之消耗”。至于油墨、印刷等报业支出,也能比报纸单独发行降低25%。此外,报业联合后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发电报也可以合作,重要消息,一家报馆拍发供给各报,既可省去电费,又可免除双方翻电码的麻烦”。正是因为上述优势,报业一旦出现经营危机往往首选联合版作为其避险的手段,联合版也因此被报界视为解救报灾的“最后一根稻草”。

2.联合版反映出近代报业在竞争之外亦有团结合作的趋向

《重庆各报联合版》发刊词曾认为:“联合版所表现的精神,最显著的是团结。”近代联合版呈现了中国报业复杂多面的生存状态。在以往认知中,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于京、津、沪等都市大报近乎惨烈的同业竞争,似乎“竞争”才是中国近代报业经营的“常态”。然而,若具体考察中国报业联合版的发生,不难发现,相较于报业中心城市,中国地方报业有着另一种生存策略与存在状态,即在报业竞争之外亦有团结合作的强烈意愿。

与西方报业强国热衷竞争形成报业垄断的发展路径不同,中国报业孱弱的生存状态往往使得合作与团结成为报人的共识,联合版正是中国报业“以和为贵”生存策略的集中体现。如戈公振所说,中国报业实力太弱,合作远比竞争更重要,“要合作”“勿竞争”,才是近代报业应有的生存策略。事实上,在上海等报业中心之外,中国地方报业的合作远比竞争来的更为现实。通过联合版这种经营形式,不同立场的报馆得以克服来自经济、人事和市场的诸多困难,共同应对经营风险,抵御外界的干预。

面对来自外界的压力,近代中国进步报业往往以联合版的形式开展抗争。如戈公振所言,报业“倘能联合向当局抗争,自易达到目的,设只一报单独行动也许有危险,一致进行绝无意外,无论当局态度如何强硬,总不能把各报一律处分。”1943年为打破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的新闻封锁,周恩来与西安报人杜斌承共同策划创办一份报纸,以加强西北的统一战线工作,扩大宣传阵地,最终发行西安《秦风日报》和《工商日报》联合版。该报发行公告中提出,“本市秦风工商两报抗战以来努力宣传,艰苦支撑,且今胜利日近,困难亦增,两报负责人为贯彻初衷”决定“刊印联合版”,目的则是“集中人力物力为合理经营”。至1946年被国民党政府捣毁前,该报在西北地区坚持发行3年之久,最高发行量近万份。由于其经常转载“《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的新闻、专论和报道”,该报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最为重要的舆论力量之一。

无独有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还在重庆合川地区曾发行《合川日报》《大声日报》联合版,此举不仅缓和了当地两家报纸的经营矛盾,还适时扩大了抗战宣传的阵地,成为继《新华日报》之后,巴渝地区又一份由我党领导的地方报纸。综上所述,报纸联合发行共同进退,不仅仅是应付经营困境的需要,还有争取言论空间的考量。借助联合版的形式,进步报业往往能够求同存异,广泛吸纳和团结不同派别的报人参与舆论斗争,以统一的姿态对抗来自国民党政府的压制,联合版随即就成为进步报人争取舆论空间的斗争手段。

四、结语

近代报业联合版频发是中国报业孱弱及生存境遇恶化的表征。如报人马星野所说,在中国“要办一份理想的报纸”需经历“重重难关”。由于身处于乱局,中国报业的发行与经营时常举步维艰,如履薄冰。报人既要应付“商业不发达”的窘境,还要接受“工业技术落后”的现实,而“交通不发达”、民众“购买力太差”更使得近代中国报业经营雪上加霜,这是中国报业联合版频出的诱因。

中国近代报业联合版的出现多具有暂时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它是中国报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权宜之计,无法根本解决报业经营所面临的矛盾。正如马星野所说,“中国报馆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仅是新闻界局部的问题”,还是“政治方面,教育方面,以至于一切社会文化机关方面的问题”。这些难题“有许多是暂时无法解决的”,其“改进是有限度的,是受各种条件之牵制的”。中国报业联合版固然可以暂时实现报纸资源的优化与重组,但“联合”的同时又往往伴生出利润分配、人事安排、言论单一等新问题,这导致近代报纸联合版的发行往往是“昙花一现”,终难长久。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报业联合版的出现与消逝,往往与媒介生态的持续恶化如影随形,它是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状态的晴雨表,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代中国报业汲汲渴求的“独立”,不过是一个虚妄的幻境。报业生存的孱弱以及由此滋生出的“联合”倾向,最终成为近代中国新闻业“公营”主张的萌芽,甚至左右了20世纪40年代末民国报人的政治抉择。

注释:

① 《从记者节说起》,《新闻杂志》,1936年第1卷第12期。

② 陈涤群:《新闻纸联合版汇志》,《报学杂志》,1948年第1卷第3期。

称取预处理的红枸杞粉2g(精确到0.0001),在超声温度为60℃,料液比为1∶50,超声时间为3min的条件下,超声次数分别为1次、2次、3次、4次、5次的条件下提取,过滤,醇沉,定容后按照1.3.2.1的方法测定吸光值,计算多糖的提取率。

③ 方汉奇等主编:《中国新闻学之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④ 刘继忠:《1934年“六报联合特刊”的新闻学意义分析》,《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2期。

⑤ 钱今昔:《花与微笑钱今昔文存》,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14页。

⑥ 奇卓:《南路拾零(二)罗定的动态》,《申报》,1938年11月24日,第2版。

⑧ 沈锜:《战时报纸改进刍议》,《新闻学季刊》,1940年第1卷2期。

⑨ 王文彬编著:《中国现代报史资料汇辑》,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996页。

⑩ 《要闻简报》,《申报》,1946年1月27日,第1版。

猜你喜欢

报业报纸重庆
重庆客APP
报纸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