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发展的“钢铁”支撑

2019-11-20农经麦子

农经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业装备钢铁农业机械

文|《农经》特约记者 麦子

一头挑起中国工业制造的国之重器,一头支撑起我国现代农业高效、快速发展的基础,农业装备70 年的发展无愧于我国农业“钢铁”之脊。

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大规模多环节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为农业发展的“钢铁”支撑,农业装备的使用,不仅可以替代人蓄力,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能成为多种农业新科技的重要载体,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

日前,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介绍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时提到,我国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人拉牛耕成为历史,我国农业进入主要依靠科技装备驱动的新阶段。

从人到“机”的历史性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我国农村只能使用犁、耙等简单的农具,即便是这种简单的农具,全国农村农具的缺口仍有30%—40%。1950 年,在周总理的指导下,新中国的第一次农机具展览,开进了中南海。展品包括东北改良农具一套14 件、苏联马拉农具一套18 件和华北马拉农具21 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前来参观学习,拉开了新中国农机具推广的序幕。

1958 年7 月20 日,第一台东方红-54 型履带拖拉机开出了当时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厂门,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拖拉机的历史。

1986 年,中国收获机械总公司开始研制,1993 年投产的新疆-2 联合收割机,非常适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联合收割机作业频繁转移、频繁卸粮的特点,而价格只有国外产品的1/3—1/4,自此拉开了我国自主研发生产收获类农业装备的序幕。

如今,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汇双利农机合作社刚刚到货的200 台东方红LX904 自动驾驶拖拉机,预装了北斗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实现精确到2.5 厘米的精准作业,单台拖拉机就可完成从播种、中耕到收获的全过程自动作业。每年“三夏”时节,数十万台联合收割机驰骋全国各地,可在一个月内完成全国夏粮收获。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主要依靠人畜力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转变,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超过67%。70 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随着政策和法规的变革,历经了多个特色鲜明的发展阶段,并随着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而进入蓬勃发展期。这其中宏观层面政策的引导和刺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农机工业的大发展,实现了工业对于农业最直接的反哺。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也为新中国成立70 年来粮食安全、农业结构调整,乃至农业经营主体的变化提供了强大支撑。

农业装备的进步是新中国成立70 年以来,我国大步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70 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同时,我国设施农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面积利用太阳能的工程,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撑住农业发展基石

20 世纪末,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 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 项工程技术之一,列第7 位。这一评价客观地反映了农业机械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农机产业开始了大踏步的发展,从“零”开始,奋起直追。我国农机工业从制造新式农机具起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先后建立了包括一拖、天拖、常拖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奠定了我国农机工业的基础。

来源:国家统计局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后,针对农民家庭经营规模小、投资能力有限的状况,国家鼓励农民购置小型农业机械,开发生产有中国特色的农机产品,发展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格局。为适应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我国农机工业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结构调整,重点生产适合当时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车等。民营资本开始进入农机制造领域,不断丰富市场上农机产品的数量和品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对农机资源的配置作用逐步增强。北方地区一些农机手驾驶自己的联合收割机,自发地搞起了农机跨区域收获作业,为更多农户进行机械化收获粮食的同时还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随后,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装备社会化服务方式得到了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鼓励,跨区机收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小麦机收作业水平迅速提高。每年“三夏”期间几十万台联合收割机在千里麦海“南征北战”,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此时,随着农业发展需求的变化,农机工业又开始了新一轮产品结构调整,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小型农机具的增幅放缓,联合收割机异军突起,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进入21 世纪以后,一批农机企业快速成长,一拖、雷沃重工、山东时风、山东五征、中联重机等一批大型综合企业集团,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并且借助着资本市场的力量,在科研创新、制造能力和规模,以及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2004 年《农机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成为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巨大引擎。对购买先进适用农业装备的农户进行财政补贴的政策,快速拉动了农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农机工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黄金十年”(2004-2013)发展时期。农机工业各项总量指标均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一举成为全球第一农机制造大国。

我国农机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成功地引进、消化、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水稻、甘蔗等作物生产机械和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农机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表现出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如今,我国农机工业已经能够生产农、林、牧、渔、农业运输、农产品加工和可再生能源7个门类所需要的65 个大类、350 个中类、1500 个小类的机械产品和装备,国产农机装备国内市场供给率达到90%,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装备载体充分释放科技驱动力

农业装备的发展一头挑起中国工业制造的国之重器,一头支撑起了我国现代农业高效、快速发展的基础,成为独特的横跨一、二产业的重要产业。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农业机械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由国家投资专营,国营机械化农场、国营拖拉机站成为当时最受人羡慕的工作之一。然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使得国营国管农机变得不合时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国家用于农业机械化的直接投入逐步减少,对农机工业的计划管制日益放松,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多种经营形式并存。1983 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经营农机,农民逐步成为投资和经营农业机械的主体。

我国粮食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80%。图为金秋时节的黑龙江省九三管局嫩江农场。(摄影:吴树江)

个体的灵活性得到充分释放,我国农业机械化再次进入发展的快速通道。但大规模的农业机械使用和我国个体、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却存在着天然的阻碍。加之城镇化、市场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对于机械作业的需求不断加大。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农机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以跨区作业为主要模式,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极大地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和农机经营效益,保障了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为“中国人饭碗装上中国粮”立下了汗马功劳。

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专业协会、股份(合作)制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涌现。截至2018 年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217 万个,家庭农场60 万个。农业机械在我国已经从数量增长转变为提高使用效率的历史阶段。

大型收割机在黑龙江省大兴农场田间抢收水稻

农业机械是各种农业高科技的必要载体,例如激光平地、精密播种、工厂化育秧、精准施肥施药、节水灌溉、秸秆回收利用、养殖废弃物处理等等农业技术,都必须通过农业装备才能实际应用和推广。依靠农业科技和装备,我国也从“大水、大肥、大药”的粗放生产方式,转变为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3%,成为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之所依,内生后劲之所在,转型升级之所系。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如今,互联网的加入,更使得未来农业装备的潜力无穷。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在逐渐示范推广,农业正朝着真正“智慧”的方向发力,智慧农业方兴未艾。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互联网及大数据的助推,各种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不断涌现。各地正在按照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动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踏步迈进。

猜你喜欢

农业装备钢铁农业机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2020 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钢铁侠”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