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学习与《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应用

2019-11-19姚清铁

科技视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移动学习翻转课堂

姚清铁

【摘 要】翻转课堂因其新颖性与实用性,在最近若干年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同时移动课堂学习因为便捷性而在诸多领域均有渗透。本文利用具体案例讨论了翻转课堂在经济学教育中的使用步骤,同时还分析了它可能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观经济学;移动学习;微信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34;F2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5-0014-004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5.006

0 引言

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在以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日益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化环境中,学校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表现为基于班级授课制,强调知识传递、以教定学的知识传授模式逐步让位于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强调问题中心、以学为主的整合探究模式。

最近十年间,翻转课堂(由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翻译而来,也被译为反转课堂、颠倒课堂)的理念在北美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波新浪潮。特别是在过去的两年间,《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都对翻转课堂给予热烈的关注和积极的报导。与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北美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相比,国内对翻转课堂关注的相对较少,目前仅有张跃国等(2012)、桑新民等(2012)、曾贞(2012)以及张金磊等(2012)对翻转课堂做了较为系统的引介或述评。翻转课堂要从少数研究者的实践探索发展成为信息化环境中一种创新型的教学理论,首先就要能够提供具有实践指导性的教学设计模式,改造旧有的课堂并获得更优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倾向于将翻转课堂视为一种在信息化环境中颠覆传统教学流程的教学设计理论。

21世纪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构主义和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三股力量为信息化环境中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环境、变革理念和开放资源,同时也对翻转课堂的产生和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首先是以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既对教育教学系统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也为创新教学模式的产生提供了无所不在、方便快捷的技术保障。其次是建构主义理论、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等所产生的影响力。建构主义理论此处不再赘述。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是由巴纳斯(Banathy)与瑞格鲁斯(Reigeluth)等人提出的,主张关注社会转型及其对教育的深刻影响,解决教育问题要放眼整个社会系统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案,超越只在教育教学系统内部运作的局限性。第三是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推动。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开放课件”项目(Open Course Ware Project,简称OCW),拉开了国际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简称OER)运动的序幕(焦建利等,2011)。最近几年风靡全球的著名大学视频公开课、可汗学院、TED视频日益成为信息时代学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课程的设计、开发、共享和应用提供了创新理念。

1 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目前普遍认为它源于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为了给那些因客观原因不能到校上课的学生补习,利用软件录制在线视频供学习者学习,学生晚上在家观看教學视频,第二天在课堂上做作业并讨论问题,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相反,被称为“颠倒的课堂”。随后,翻转课堂引起了全球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无论是翻转课堂的理论和实施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近年来,翻转课堂教育迅速传入中国,受到了中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所谓翻转课堂就是颠倒课堂,顾名思义,就是颠倒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PPT查询资料与教师和学生在线进行知识的学习,而教师在利用大量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和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解答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等等。就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讲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颠倒,这就是翻转课堂。

国内近几年也有不少学者关注和研究翻转课堂。我国教育专家对翻转课堂的模式,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步骤,翻转课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趋于成熟。其中南京大学张宝辉(2012)对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实施环节,以及游戏化的翻转课堂的应用模式等方面有深入的探究。东北师范大学钟绍春(2013)则设计了在化学课堂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了辅助教学过程的支持系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具体科目中实施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他们对如何将翻转课堂与具体学科相结合,以及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法做了大量的比较成熟的阐述。尽管如此,目前在我国开展翻转课堂实施教学的学校总体来说还不多,在高等教育领域翻转课堂应用研究尤其少,在财经类的《经济学》教育中的应用也还不多见,有较大的实践探索与推广的空间。

当前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涉及经济学、数学、机械工程等不同学科,其主要议题集中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翻转课堂的理念及一般特征、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研究等方面。研究翻转课堂时主要的比较对象是传统课堂,两者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组织、课堂内容、技术应用、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单单是课程内容的传授者,更多的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学生从被动的内容接受者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组织形式从“课堂授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转变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协作探究”;课堂内容变为作业完成、辅导答疑和讨论交流等;技术起到的作用是为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提供方便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工具;评价方式呈现多层次、多维度。已有的大部分研究结果都支持翻转课堂要优于传统课堂,但也有部分研究显示翻转课堂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2 微信公众平台与翻转课堂结合的实践

移动学习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移动设备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方便衔接正式和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的工具更好的支持学习,促进移动学习的内容绩效,合作绩效与社区互动绩效。在近年新媒体联盟(NMC New Media Consortium)发布的地平线报告中,移动技术每年均被列为在教育领域具有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的重要技术,将对教与学产生积极影响。近两年对移动技术教育应用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关注硬件设备转为关注如何通过移动设备更好地进行教育应用研究。微信作为一种专注移动端功能的软件,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应用创新空间。在香港、台湾及国外,与微信具有类似功能的移动应用软件Line、Whatsapp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微信类软件的教育应用研究也在开始展开。

2.1 结合的模式及特点

本文尝试将“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结合,将两者的优点加以整合以期能达到更好的教学实践效果。即将翻转课堂的实现平台由传统的互联网终端转变成移动智能终端,将翻转课堂的信息传输媒介由传统的互联网络,转变成移动智能终端,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利用移动网络终端的优势进行更好的学习,并利用移动学习的优势实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实现了真正的“学习随身,教师随行”。本文尝试着以微信公共平台作为基于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的平台来实施该教学模式。

微信公共平台是简称wechat。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最终定位为“公众平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可以进行文字,音频、视频,以及多图文信息的处理,可以实现信息的群发和及时交互功能。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微信公共平台由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组成,微信订阅号可以发送图片,文字和视频,为翻转课堂实施中的课前环节提供了必须的软件支持。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设置关键字回复及自定义菜单(只用服务号,或者是通过微信认证的订阅号,系统才会自动生成自定义菜单的接口。对于没有通过微信认证的订阅号,系统不提供自定义菜单的接口)。这是微信公共平台的基本情况。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与微信公共平台的结合,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从教学流程的角度看,翻转课堂颠覆了“教师讲授+学生作业”的教学过程。传统教学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在知识传授阶段,教师在课上完成对课程内容的讲解,学生则完成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和初步理解;在知识内化阶段,学生在课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和练习,强化对知识的深度理解。翻转课堂则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下,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作业答疑、小组的协作探究以及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等。

其次从师生角色的角度看,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而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由原来在讲台上布道传授的“演员”和“圣人”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导演”和学生身边的“教练”,而学生则由原来讲台下被动接受的“观众”转变为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自由,但教师也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在总体进度已定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程。翻转课堂有助于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和自主学习。再次从教学资源的角度看,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也被称为“微课”)是翻转课堂教学资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学视频通常针对某个特定的主题,长度维持在10分钟左右,通过媒体播放器,可以实现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和进行思考,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下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的氛围更为轻松,学生不必像在课堂上听讲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在遇到问题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寻求帮助。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生在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最后从教学环境的角度看,翻转课堂通过功能全面的学习管理系统(LMS)整合线下课堂与网络空间。作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平台,学习管理系统可以帮助课程教师有效组织和呈现教学资源,动态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遇到的困难,进而能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将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拓展到网络空间,师生交互的时间和效果都会大大增加;学生依托学习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建立起学习共同体,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的完成后为了检测并进一步完善该模式,就必须将该模式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本文以经济学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实施并运用该教学模式。选用《微观经济学》开展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微观经济学》既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二是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将经济学中的知识点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对经济学中的相关知识点有充分的理解。这门课程在理论和知识点的学习上既有值得学生们深入学习的地方,又能在实际应用中找到深化理解的具体生活事例。所以将《经济学原理》作为实施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课程。在课前将课堂要讲授的知识点的课件和相关的资料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学生分组时论进行知识的内化,课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以便检测学习效果。下面我们以价格歧视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2.2 实践案例:价格歧视

对于价格歧视的案例,按照翻转课堂的理论原理,我们将价格歧視理论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环节、课中环节和课后环节,按照课前学生学习需要价格歧视的理论知识,课中小组探讨内化价格歧视的理论,课后反馈学习情况的三个步骤进行。

2.2.1 课前实施环节

教师教师在价格歧视理论上课前一周到两周时间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友布学习通知,告之学生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价格歧视理论的相关教学工作,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前环节的学习。价格歧视理论实施翻转课堂的发布的学习通知。在学习通知中要对学习的内容、时间以及学科特点都进行说明,使得学生能根据学习通知知道进行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环节要做怎么样的注意事项,教师将价格歧视理论的相关教学的微视频和知识点的PPT发送到微信公众平台上,学生们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时观看相关的知识点的视频和PPT,设置自定义菜单为三部分,关于价格歧视理论的“微视频”,有关价格歧视理论的“知识点介绍PPT",有关价格歧视理论的“测试题”,学生应用智能终端设备的自定义菜单中的一级菜单“微视频”“PPT”和“自测题”就会出现在学生的智能设备终端底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和学习有关价格歧视理论的相关知识。

为了更加方便和提高學生学习价格歧视理论的相关知识,在微信公众平台后台上开发了自定义回复的功能,学生只需要回复数字就可以了解到这个知识点存在的常见问题。针对价格歧视理论,本文开发了5个自定义回复的问题。学生可以发送1-5关键字就可以得到相应值对应的知识点的详细介绍,设置关键字的知识点也是本节所有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关键字的回复就可以了解本节内容的大体知识点的分布,对于学生从整体来理解知识点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设置的关键字回复如下表1所示。表格里面的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设置了自定义回复后,学生无需进行过多的操作只需发送对应的问题前面的关键字就可以得到教师的在微信公众平台后台上传的知识点的详尽答疑。

为了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教学信息的交互性,使得所有学生可以及时收到价格歧视理论知识点的学习资源,仅仅依靠自定义菜单是不够的。因此笔者将价格歧视理论的知识点,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群发的功能发布到了平台上所有用户的移动终端上,学生只需点击开群发的信息就可以看到价格歧视理论的具体知识PPT和教案。

至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价格歧视理论的课前环节已经全部完成。学生可以根据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学习资源进行课前新知识的自我学习。

2.2.2 课中实施环节

根据翻转课堂的实施规律学生在课前环节已经掌握了价格歧视的知识点。翻转课堂的课中环节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化环节。在课中环节把全班分成了四个学习小组,把价格歧视理论的知识点定义、应用、计算、意义,随机的分给四个小组,小组内各个成员根据自己对课前学习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对小组的分配到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然后先组内进行讨论,对该知识点做出一个小组内部统一的观点和看法。然后每个学习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对该知识点进行阐述,同组其他同学可以就他阐述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力求全班同学能够对能对小组所分知识点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这样通过四个学习小组的分组讲述,全部同学都能结合自己在课前环节学习的关于价格歧视理论对价格歧视理论有一个更加深化的认识。

2.2.3 课后强化环节

在上一环节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每个小组代表阐述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或者更正,以保证每个知识点的精确性,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化提高。这个环节必不可少,翻转课堂将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放在了课前进行,教师在课前环节对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和水平很难像在传统课堂时那样做到心中有数,再加上学生的性格秉性的差异,教师在课前环节难做到面面俱到,人人俱到。因此在课中环节每个小组对知识点的阐述和认识,就代表了全部同学的认知水平,教师在所有小组介绍完毕后,对全部知识点进行合理的补充和说明很有必要。价格歧视理论的课中环节就进行完毕。

通过课前环节和课后环节的实施,学生对价格歧视理论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价格歧视理论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也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在课后要对学生们进行测试。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二次开发时,后台服务器提供了微考试和微测试的功能。为本环节的测评工作提供了方便。教师将测试试题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测试结果监测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在,知识点掌握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将这样的通过测试得来的反馈信息反馈到微信公众平台,学生们通过接受教师的测试情况反馈找到自己关于价格歧视理论的知识盲点和误区。进一步强化了对于价格歧视理论的知识点的内化。到此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全部结束了。最后总结如下:应用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模式来讲授价格歧视理论这个章节,在课前环节是学生掌握价格歧视理论新知的过程,是整个翻转课堂实施的基础,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和教师耗时最多,学习任务最重的章节。课中环节是在课前环节的认知基础上对新知识的内化过程,通过小组谈论和交流对知识点有了新的认识。在课后环节,通过完成平台上的课后的测试来查缺补漏,对知识点有个全面的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由于翻转课堂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尝试阶段,实践活动不多,可借鉴的经验就更少,为了丰富和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之更加适合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因此在课后测试环节要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身优缺点向学生进行必要的调研。

这就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价格歧视理论课程教学的基本步骤和实施环节。

2.3 问卷反馈与分析总结

迄今为止问卷法是快速获得大量有效数据的最简单快捷高效的方法。我们将本论文涉及到的问题制作成问卷,通过研究实施对象的问卷反馈得到有关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判断该模式的优缺点,为论文的结论提供数据支撑。

实施完翻转课堂模式以后,对经济学基地班150人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了150份,150份调查问卷都是有效问卷。在调查问卷中第二题设计了14道选择题涉及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大部分内容。比如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讲述能力等各方面。并对选择题的5个答案进行了仔细的编排,从A到E答案都是按照逻辑递减的方式排列。运用调查问卷题目设计的这个显著特点。

通過获得的调查问卷反馈的消息,获得了以下的结论:在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之前,七成同学表示对于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的了解不多;对于价格歧视理论和弹性与总收益理论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九成同学表示可以接受,且学习的效果很好。多数同学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满意,增加了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有极少部分同学觉得翻转课堂的模式确实新颖,但是却占用了他们的课外活动的时间,这个时间问题是我们需要改进的。

3 对微观公众平台下的《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实践的反思与总结

3.1 优势与收获

进入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列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大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实施力度,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涉及教育技术和学科知识的整合,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活动,以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工作都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体现了时代要求,丰富了我国教育领域的实践需要,并且探讨了信息技术为学习方式带来的转变以及对学习的支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当今社会信息化教育的大趋势。如何借助现有的多媒体技术,国际互联网络,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来改变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领域落后的现状,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加强,是当前我国乃至全世界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以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应运而生顺应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为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提供了正确的方向。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的结合使得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由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相结合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的结合会使得传统课堂的教与学模式发生极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也会使得课堂教育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国家在各个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如何使得学生精确掌握本学科的先进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使命。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模式应用到高等教育增强了师生的及时实时互动,也为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学习提供了合适的渠道,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基于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极大的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时空。通过移动学习设备使得教师和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使得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及时了解,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引导。

移动学习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学习(下转第7页)(上接第17页)的时效性,将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无形中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3.2 不足与问题

3.2.1 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应用在教学之中,教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录制视频的质量、学生进行交流的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都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对教师信息素质能力的培训,在视频录制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录制情感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视频,避免死板、单调的讲述。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要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理论前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交流。通过基于问题、项目的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性。课堂活动的组织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来设计。

3.2.2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要求

学生在课余观看教学视频后,自己完成课余练习并在互联网中查找资料,总结问题,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这一切安排都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通过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课前练习中找到自己的疑问,并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网络中进行资源检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06):34-41.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01):58-64.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04):46-51.

[5]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03):23-26.

[6]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12-19.

猜你喜欢

微观经济学移动学习翻转课堂
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探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民办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微观经济学中的包络定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