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大学生微学习现状分析与促进策略
2019-11-19刘雅玲冯华栋李青文
刘雅玲 冯华栋 李青文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医药卫生体制深入改革的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着眼于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学习型医学人才。研究面向医学专业大学生群体,以调查其微学习现状为切入点,归纳其特点和规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促进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医学专业 高等医学教育 微学习 大学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学人才的培养已经转化为提高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塑造成为有。因此,本研究以沈阳市3所医学院的1836名医学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微学习状况和促进策略,为促进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领悟创新能力提供实证依据。
一、医学专业大学生微学习现状分析
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对沈阳市3所医学院随机选取在校医学专业大学生(简称医学生)1836名进行微学习调查,其中女生922名,男生914名;一年级462名,二年级459名,三年级468名,四年级447名。其微学习现状分析如下:
1.微学习设备拥有情况
本调查研究中,100.0%的医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77.5%的医学生都拥有个人的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该群体有较高的微学习设备持有率,有条件即时获得线上学习资源。
2.微学习频率
本问卷中将微学习定义为在网络或移动环境下,利用智能手机等微学习设备进行学习的活动。结果提示95.5%的医学生每天都会进行微学习,只有4.5%的学生从未有过微学习的经历。
3.微学习常用软件
本调查中发现医学生中80.7%通过微信或QQ,82.3%通过学校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微学习,61.8%利用微博(博客)微学习。
4.微学习资源形式
96.3%的医学生喜欢图文结合形式的资源,60.6%喜欢视频资料,还有16.9%选择了语音形式。
5.微学习的主題
结果发现71.4%的医学生选择的学习主题为娱乐消遣类,64.9%选择职业技能类,54.2%选择生活百科类,48.0%选择人文艺术类,33.4%的选择语言学习类。
6.微学习时间
微学习通常在间隙时间进行,呈零散、碎片化。65.2%的医学生选择在晚上睡前,58.7%选择饭后休息时,33.2%在排队或等车时,27.4%在开会时,19.7%在早晨起床前。统计发现:在有WiFi情况下微学习发生率明显提高,说明微学习对网络环境的要求很高。
7.微学习的主要目的
虽然微学习已经融入医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学习目的不尽相同。78.0%是以娱乐休闲为目的,64.8%是为了解时事动态,49.3%的目的是提高专业技能和补充知识不足。
可见,医学生微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娱乐休闲和个人兴趣,并没有将课堂学习与微学习进行结合,揭示了医学教育中课堂学习与微学习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8.对微学习的认知态度
82.4%的医学生认为微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74.8%认为微学习能提高学习兴趣,66.7%认为微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65.5%认为微学习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可见,该群体普遍對微学习认同度较高。
二、医学专业大学生微学习促进策略
1.提高医学生的微学习意识
调查发现,医学生基本拥有微学习的智能化设备,但是从实际状况来看,医学生微学习主要以娱乐消遣为主,专业学习意识较为淡薄。这一状况提示,医学教育者应当将微学习纳入到学习体系中,通过课程教学的整合设计,线上和线下均设置一定的考核比例,促进学生养成针对性微学习的良好习惯,避免无目标的浏览式学习。
2.建立、健全医学生微学习资源库
针对医学生喜爱图文和视频类学习资源的现状,医学教育者应当建立、健全医学专业的微学习资源库,增加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料或微课视频,提高医学生的微学习兴趣。
3.提供微学习支持服务
为了保证医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应当为其提供各种学习支持服务,诸如教师网上答疑、同伴间交流、网络WiFi服务等,需要授课教师、学校网络中心和课程软件开发单位的通力合作,为医学生微学习,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
总之,微学习已经成为医学生的一种学习常态,虽然认知度和认可度较高,但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和监督,使其能充分利用微学习自主、自愿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纪德奎,刘可心.微学习的内涵、促进机理与运用[J].教育科学研究,2017,(12) :67.
[2]段波.微学习背景下的学生认知冲突激发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6) :81.
[3]杜智涛.网络“微学习”参与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情报杂志,2017,(1) :173.
[4]唐志航,李俊,周玉英.互联网+背景下移动微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9) :119.
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6B-FF045);沈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2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