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指导分析
2019-11-19江小英
江小英
摘 要:语文学科知识渊博,涉及面广,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单单只是利用课本教材和课堂时间来学习的,学习语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学习,主要探索小学语文六年级综合实践课的教学,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鉴于此,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课进行探索与分析,探讨小学语文与实践的创新与整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指导
所谓的综合实践课,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开展自主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之中,以强化学生的认知。综合实践课的性质在于立足学生的基础知识,密切联系实际活动,体现学生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将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统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综合实践课的活动。
一、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课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种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往往离不开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学生掌握知识能力水平的高低,教师通过实践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得到发展。语文与我们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教师通过实践课可以整合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检验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并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应用语文知识的兴趣,并通过语文实践课逐渐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有利于小学语文的延伸与拓展
我们的课本教材内容是死的、不变化的,但在语文教学中,各方面的知识是活的。教师需要将课本内容充分地延伸与拓展,发展当前教材中所有的学科知识,让学生的视野、眼界得以开阔,而语文教材内容的拓展往往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立足于语文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延伸。将综合实践与语文相结合,可以改变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让学生贴近生活,感受实践的真实,通过综合实践课来开阔学生的眼界,积累他们的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我,从而培养一批综合性的才人。
二、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课的策略
(一)将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结合
实践开展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学习、理解语文的内在含义,锻炼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中抽象知识的理解,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人交流,语文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师应该加强语文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正确看待语文与实践的关系。例如,在教授《山中访友》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堂春游实践课,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作者要访的“朋友”,即山中的一切。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中的一切,深入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动手动脑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让学生动手又动脑。小学生本身较为天真、活泼与好动,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课时应该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动脑,在动手操作时要勤于动脑思考,充分开动学生的脑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发挥自身特长。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开展办手抄报、制作名片、演讲故事会等语文实践活动,以此来巩固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例如,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每个学生搜集几条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为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进一步了解与学习,可以开展一节“制作名人名言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带领学生制作卡片,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卡片形式,并制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教师在这样的实践中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六年级的小学生具备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他们学习语文知识不仅需要学习课本知识,而且需要深入实践进一步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语文理论知识,需要在实际中去检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辨别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多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方法与形式,加强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语文教学能够高效化,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艷红.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
[2]李红敏.表演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
编辑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