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因“选择”更精彩

2019-11-19章味珍

新课程·小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选择尊重以生为本

章味珍

摘 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育中必然会发生关系的两端,教学得法与学得有效直接相关,要达成预设的目标,需要教师的引领与组织。而要让教师的引领落到学生内心的深处,触动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方法很重要。植入“选择”,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或可一试。

关键词:选择;尊重;以生为本

教师与学生,一直以来是教与学的关系。新课改以来,尤其要求综合实践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要成为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等。然而,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从知识的占有角度看,教师是占有者,是权威,一直居高临下。尽管新课改一再提倡教师转变观念,然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

因此,在备课思考时,选择从学生角度出发,或许是破冰之举,由此生发开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而促进教学目的的达成,或许会别有洞天,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一、“选择”从设计开始——資源推送过程中的铺垫

在主题实践活动准备阶段,我们常常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活动指导,教师需要准备一些资源,设置一些情境,以激发学生实践的欲望,帮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一些活动,促进学生获得别样的体验。

例如,关于过生日这个话题,在学生一贯的思维中,过生日,就是爸爸妈妈购买一些小礼物送给自己,或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找小伙伴来聚会一下,唱生日歌、切生日蛋糕、许愿,开开心心过个生日。这样过一个生日也未尝不可。但是,现如今,生活条件的日渐改善,孩子们之间的攀比之风似乎愈演愈烈,礼物要一个比一个精美,宴席要一个比一个丰盛,蛋糕要一个比一个豪华,孩子们除了吃、拿、享受,还剩下什么?

因此,我们在设计内容的时候,是否可以在资源推送中呈现这样的场景:一种是常态思维下的生日模式,即前文所述;一种是别样的生日样态,以供学生选择。

有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十岁成长礼”主题实践活动时,正是采用了这样的方式进行。老师首先出示的是一些惯常的生日照片,然后画风一转,出现了一些爱心义卖、看望孤寡老人、感恩父母等活动的暖心照片,问学生,这样的生日,你怎么看?你会选择怎样的过生日的方法?

老师的“选择思想”从设计开始,从资源的准备上,考虑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学生通过思考,可以选择常态的生日方式,也可以选择不一样的生日方式,不管怎样选择,老师仅仅是提供可以开展这种活动的可能性,所起的作用是打开学生的思路或眼界,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素材,仅此而已,决定权在于学生。尽管,这样的选择是有限的,但这未尝不是一种新的思路。

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老师指导课结束后,学生纷纷开展了别样的生日方式,选择爱心义卖活动的,将义卖得来的经费进行捐献;选择看望老人的,走进了福利院,在家长的帮助下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在课堂反馈中,学生汇报兴趣盎然,收获颇多。

二、“选择”从确定主题中切入——提出主张过程中的考量

实践活动的主题非常重要,通过选题,可以预见学生的活动内容与效果。根据学生确定的主题,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顺利开展活动。

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与水平,并立足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实际,帮助学生做出选择,确定主题,这是综合实践教师必须要做的功课。

例如,开展“老少同乐重阳节”主题实践活动中,爱老、敬老是传统美德,那么,作为小学生,人小力气小能力也小,小小的我们,能为这些饱经沧桑的老人做些什么?有的老师会直接引导学生,提出可以开展的活动议题。而我以为,在这之前,应该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决定要做些什么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什么?是考虑“我”的能力,还是考虑“他(老人)”的需要?这是一种选择前的考量。

显然,教师要引导学生,首要考虑我们的服务对象的需求,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由此才能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

曾经有媒体报道过这样的事例,某个敬老院里,许多老人接受“温暖行动”,一天之内就被洗脚五六次,究其原因,原来是好几所学校学生都到这个敬老院里开展爱心活动,都选择了给老人洗脚的活动,老人为了让学生完成任务,不得不配合。这个事例不排除媒体有夸大之嫌,但我们不能否认,在不了解对方需要什么的情况下进行服务,给予了他们不需要的“爱心”,这是伪温暖,伪善举,带给老人的是伤害,老人被迫成了“作秀”的工具,这是无视老人尊严的“恶行”,是何其悲哀的一件事,这与“服务社会”是何其的背道而驰。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老人需要什么的前提下,再选择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及内容为老人服务,这样才能还“服务社会”的初心。

例如,知道老人喜欢独自居住,但又很寂寞,可以引导学生选择经常打电话和老人交流,或抽空余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陪伴老人,所以,“陪伴老人日常”主题活动顺利确立。

再如知道老人阅历丰富,但因为经常和别人讲他的事情,导致没有愿意再听他唠唠叨叨,就可以引导学生和小伙伴约一下,在家长的支持下,给老人当一个好听众,让老人的情绪得到宣泄,也常常和老人讲一些自己学习上的问题,让老人也觉得,自己老也有所用,由此,“听老人讲过去的事”活动也顺利确立。还有“家里老人心愿大揭秘”“孤寡老人生活现状调查”等。诸如此类,同一天“老人被洗脚五六次”的现象也不会再出现。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适合的教育,在笔者看来,最好的实践活动是适合实践对象的活动。合适的才是对的。

三、“选择”从活动形式中渗透——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创设

老师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常会进行一些方法指导。例如,有老师上《“与古诗词同行”主题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开展“最喜爱的古诗词大搜索、探寻古诗词富含的现实意义”等活动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吟诵的方式表达古诗词。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开展教学指导的:

教师:我们可以这样读——配乐读,请跟着音乐一起读。

学生跟着音乐读。

教师:我们还可以这样读——拍手读,请同学们一起拍手读。

学生一起拍手读。

教师:古诗还可以唱读呢,你听。(教师放出唱读的音乐),我们也一起唱着读一读。

学生跟着一起唱读。

从课堂观测结果来看:学生一次一次跟着读,齐读。整齐划一,但听来,每次读的感觉没有什么不同。拍手读时拍手比较整齐,因为是老师要求一起拍手的,唱读的时候没有几个人跟着,因为对歌曲不熟。学生是被朗读的,因此,沒有什么喜好和情绪浸染。显而易见,这些吟诵的方式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痕迹过于明显。

基于这样的认识,与该老师交流后,该片段作了如下修改:

教师:同学们,我们可以通过吟诵的方式表达古诗词,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三种吟诵方法,请戴上耳机听听,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如果三种方式你都喜欢,就都试一试;当然,你还可以自己创作吟诵的方式;等会儿我们来展示展示。

学生戴着耳机,打开平板,听配音,读出声。

展示环节:

教师:谁来展示,你选择的是第几种?(学生回答:第一种。)

教师:好的,老师给你配乐(播放音乐),同样喜欢这一种读法的同学可以一起。(学生配乐展示。)

教师:还有谁要来展示的?(学生举手,教师点名。)

接下来,学生依次分别选择了不同的吟诵方式进行展示,拍手、唱读。随后教师接着问:还有自己创作吟诵方式的同学吗?

学生举手,教师点名。

学生摇头晃脑读,边做动作边吟诵。

从课堂观测结果看:当学生听到老师说带上耳机时,个个表现得兴趣盎然,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在老师要求学生进行展示的时候,也是激动非常,大胆地表达自己,吟诵得入情入境,尤其是要求学生用自己创作方式表达时,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很是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看到,同样的三种吟诵办法,后者融入了“选择思想”,对于怎样表达,没有硬性的规定,教师给了学生一定的自由度。有选择,才有兴趣;有兴趣,才会有创新。给予学生选择,学生的思想就不再被统一禁锢住,有了自由呼吸的空间。因而,同样是达成“尝试用各种吟诵的方式表达古诗词”的目标,显然后者的效果明显好于前者。

学生对内容的选择决定了他的行动。因为给他选择的权利,他选择了,也就有了责任和义务。为了这个自己选择的内容而做出努力,这便是责任和担当,当努力得到了回报,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或收获,背负在身上的责任和担当也就落到了实处。

当然,“选择思想”并不能滥用,它并不适合所有的内容和活动,也并不是多多益善。

或许听过这样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一头驴子站在两堆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干草中间。它明明完全可以在两堆干草中自由任意地选择,但最后,它却因为无法决定到底应该吃哪一堆而活活饿死了。

这就是著名的“布里丹之驴”(Buridans Ass)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创作者Jean Buridan,是十四世纪唯名论哲学家。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时,自由意志反而会导致“无法作为”(inaction),它是一种因为“不确定性”和“有太多选项”反而造成的 “选择/决策能力的丧失”。

我们应该牢牢把握,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机会,是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体现,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而不是让学生无所适从。把握这样的原则,选择性思想才能在课堂中得以恰当渗透,为课堂、为活动效果增加一抹亮色。

参考文献:

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选择尊重以生为本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