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使操作活动行之有效
2019-11-19王宏霞
王宏霞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把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提升数学素养。但在教学中,有些操作活动只是流于表面的动动手,操作活动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片面性,游离于数学活动轨道。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操作方式的恰当性、操作人员搭配的合理性、操作方法的简约性、操作活动的目标性、操作形式的多样性等,以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动手操作;数学素养;游离;有效性
听过了,可能会忘记;看过了,可能还不明白;只有亲手做过了,才能真正理解。操作是儿童的天性,认知与操作结合产生的知识才是真知识。现在大多数教师都重视动手操作,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活动只是走个过场,为操作而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没有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有些操作活动场面上热热闹闹,学生忙而乱,收效甚微,偏离数学活动的轨道。为了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课前应精心设计,使操作活动行之有效。
一、操作方法的简约性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操作时都会准备许多学具,先不谈准备许多学具给老师和学生带来的负担,就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操作能力有限,在操作过程中,比较忙乱,经常是整理学具的时间比操作的时间还要长,而且有的学生一会儿摸摸这个学具,一会儿摆弄那个学具,分散了注意力,所以,我在课上尽量用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
如验证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时,我鼓励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折一折去验证。
我让学生试着将等腰三角形的两腰轻轻对折一下,学生很快就得出: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一举三得,简单又容易操作,比用尺子量、用量角器量,轻松了许多。
再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没有不厌其烦地让学生摆小棒、摆小红花、写算式。而是告诉学生我们每人都有一双手,一只手有5个手指头,两只手有多少个手指头呢?教师边说边伸出手指头,学生也会跟着伸出手指头。教师提问:用算式怎么表示呢?学生很快得出:5×2=10。
再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拍手,注意听节奏。
啪 啪 啪 啪 啪 啪 啪 啪 啪 啪 啪 啪
师:刚才我们每次拍几下?拍了几次?
生:每次拍4下,拍了3次。
师:一共多少下?乘法算式怎么写?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热情也更高涨了。
二、操作形式的多样性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喜欢新奇的事物,如果重复一种操作活动,他们很快就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操作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教学“倍”的认识时,我采用了摆一摆、移一移、涂一涂、圈一圈等多种操作形式。
1.摆一摆,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师:第一行摆几根?第二行摆几根?6根里有几个2根?6是2的几倍?
2.移一移,加深对倍的认识
○○○○
○○○○○○○○○○○○
师:怎样移能一眼看出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师:第一行拿掉一个圆片,第二行怎样移能一眼看出?
3.涂一涂,理解倍的内涵
△△△△△△△△△△
☆☆☆☆☆☆☆☆
要求:所涂的三角形的个数是所涂的五角星的2倍。
4.圈一圈,领悟“倍”的本质
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学生逐步掌握了倍的概念内涵,不断变换的操作形式让学生不断有新奇的体验,学习更加主动,学习效果也更好。学习的过程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经历探究的过程,还要“心中悟出始知深”。
三、操作人员搭配的合理性
为了使操作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操作效率,教师在分组合作时要注意组内人员的安排搭配。小组一般以4至6人为宜,需要把握“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在了解熟悉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知识基础和智力、学力、合作力、动手能力考虑,将全班学生优化组合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操作、探究。让动手能力强悟性高的学生带动动手能力差悟性低的同学,长期合作,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得到体验、锻炼、提高。
四、操作目标的明确性
小学数学中,有些规律和结论需要学生通过多次操作才能验证,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计算、推理等活动才能发现规律得出结论。针对复杂的操作验证,教师之前要精心设计操作过程,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定向操作,对学生操作的步骤、材料的选择、操作的注意点和关键点进行适当的提醒,保证操作顺利进行。在操作过程中,对动手能力差,动手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地加以帮助,还要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通过操作现象看到知识的本质。
如探究“长方形周长一定,怎样围面积最大?”这个问题时,为了突破“怎么很快地知道面积最大的长方形长和宽究竟是多少?”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
活动一
我将全班同学分成南北两大组,南边组用12根相同的小棒,北邊组用14根相同的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
1.猜想:每组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样?为什么?面积相等吗?怎样围面积最大?
2.学生动手操作。
3.讨论交流:有的同学无意中围出一个面积最大的长方形,如果有46根一样长的小棒要围成面积最大的长方形,你能很快想出应该怎么围吗?
4.引导学生整理观察图形和数据,探究规律。
归纳得出: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
活动二
1.用16根小棒围出面积最大的长方形。怎么围?汇报介绍自己的好方法。
2.继续操作,用18根小棒围出面积最大的长方形。
活动三
1.用12根小棒围成面积最小的长方形,怎么围?
2.用12根小棒围成长方形,有多少种围法?你是怎么想的?
三个操作任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促使学生带着任务通过动手动脑不断探究,真切领悟到围成面积最大长方形的方法。当我再问用46根小棒围成的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每根小棒长一分米)时,学生迅速写出:46÷2=23,23=11+12,11×12=132(平方分米)。一节很难掌握的数学知识,学生在边做边思中顺利掌握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操作方式的恰当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操作方式很多,或摆或拼或折,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来确定。即使是同一种操作方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也大有讲究。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才能使学生更容易获得知识,才能真正发挥操作活动的最大效用。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为了加深学生对长方体面、棱和顶点三个核心要素的印象,上课开始,我就设计了从口袋中摸长方体这个操作活动。
师:这口袋中有很多立体图形,谁能迅速摸出一个长方体?
师:能说说你的秘诀吗,你是怎么这么快就把长方体摸出来的?
生:我摸到尖尖的角,还有平平的面,就摸到了长方体。
师:谁还想来摸一个长方体,并介绍一下你的经验。
生:我摸到边的两头都有尖尖的感觉。
摸长方体这一活动,学生要先做出思考,在头脑中想象长方体的大致形状,而直接参与摸的学生更是有机会将头脑中的形象转移到触觉上来,通过触角再返回到头脑中去,这样反复刺激,让学生从实物中初步抽象出长方体的基本特点,为后面继续深入探究打下扎实基础。如果只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学具,学生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印象就不够深刻。
学生的操作活动不是表面的动动手,课堂上搞得忙忙碌碌、欢天喜地,而要关注实际效果。我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了一些方法和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也提升了學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刘慧,唐斌.小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