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1-19江燕

医药前沿 2019年29期
关键词:偏曲鼻甲鼻中隔

江燕

(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如果鼻中隔部分突起、向某侧弯曲会改变鼻腔及鼻窦功能,称为鼻中隔偏曲,患者可有鼻出血、头痛等症状[1]。鼻中隔偏曲是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因素之一,手术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经过手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可以恢复鼻腔功能,降低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2]。内窥镜技术在临床疾病诊治中都有广泛应用,在治疗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鼻窦炎中应用效果明显。现就我院耳鼻喉科整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2~51岁,平均(37.8±0.2)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1.5±1.1)年;18例棘突偏曲、18例嵴突偏曲、14例后段偏曲。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0~55岁,平均(38.2±0.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1.8±1.4)年;19例棘突偏曲、15例嵴突偏曲、16例后段偏曲。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为STORZ鼻内镜分期手术治疗,全麻,应用STORZ鼻内镜辅助矫正鼻中隔偏曲,之后再择期进行Ⅱ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为鼻内镜同期手术治疗,全麻,根据偏曲位置在鼻内镜下选择合适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式,以killian切口切开、分离鼻腔内黏软骨膜,暴露鼻中隔偏曲。再经killian切口分离鼻腔对侧黏软骨膜,切除、修整偏曲黏软骨膜,完全矫正鼻中隔偏曲后再将切除部位原位填回。之后实施messerkimger鼻窦手术,以吸切器清除鼻腔息肉,切除鼻腔内钩突,根据病情选择性开腹前后组筛窦、额窦、蝶窦,自然开口扩大上颌窦。术中最大程度保留鼻甲及鼻中隔黏膜。术毕检查术腔无渗血,填塞可吸收止血海绵。常规使用抗生素1周。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估:术后窦口开放良好、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为显效;鼻腔内少量分泌物、轻度水肿,为有效;鼻腔黏连、息肉、分泌物较多为无效;② 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复发情况等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术后中隔鼻甲1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术后中鼻甲黏连3例、筛窦腔闭锁2例、中个鼻甲2例。观察组高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n(%)]

3.讨论

研究表明鼻中隔偏曲的存在下,对侧中鼻甲及钩突可出现气化状、肥大状,会增加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率。对这类合并症患者常规处理方式为分期处理,但分期手术操作中不能解决对侧鼻腔的结构异常,影响术后引流通气[3]。相比之下,同期手术操作中一次性处理所有病变组织、纠正偏曲,辅以鼻内镜的应用下术野更大,能清除看见鼻腔内部状况,避免了分期二次手术对鼻腔黏膜的损伤,实现了直观性更强创伤性更小的目标。另外,同期手术清除病变效率更高,更有利于保护鼻腔健康组织,减少并发症发生。在同期手术操作中要细化手术流程、要求更高,一方面要充分保护鼻中隔黏膜组织完整性,术后鼻腔组织要完美填充[4]。另一方面,在操作过程中要综合判断病情果断做出手术处理方案。本组研究中,与分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更少[5]。

综上,对于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下同期手术治疗是首选,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偏曲鼻甲鼻中隔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的临床观察
238例鼻中隔偏曲手术的切口选择
鼻内镜手术中病变中鼻甲的处理
中鼻甲的处理在鼻内窦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