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农村数学活动课

2019-11-18江景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活动课形式数学知识

江景

一、有效导入

导入新课是小学数学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效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可以这么说,“有效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的学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境,尤其学习抽象的数学,更离不开具体、直观、富有情趣的情景。因此,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特别要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等。如低、中年级教师可以用动画、寓言故事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也可以创设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进行导入。高年级教师可以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数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如果一开始就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整节课要想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就非常的困难了。著名教师华应龙是这样做的:在课前针对“技能课为什么上得这样累”的课前思考,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景,用三个斜度不同的滑梯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情景中。当有学生说想玩第3个滑梯时(角度很大,显得很陡),却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从这一阵大笑中我们可以想到学生也许已经领悟到了什么,并且他们已经对后面要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从这节课的课堂实录中不难想象每一位学生都会对这节课感兴趣的,即使他将来不去专门研究数学,又或者是现在数学学得不好,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他也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有效调控

我们每一课的教学流程是由许多个小环节组成的,而各个环节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它们有着一定的先后顺序。每个教学环节虽已经预设,但实际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有的环节进行而不考虑动态生成的变化,就会陷入机械的泥潭。所以,我们每节课实际的教学流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注入鲜活的学情,随时进行有效的调控。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基础是他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自身的数学经验出发,与教材内容相互作用,转化构建成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教学时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小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就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虽然已经认识到小学数学活动课的重要意义,但要设计好小学数学活动课,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必须选择好活动内容及形式,做到精选内容、形式恰当。而农村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形式也应根据设计活动课的目标、主题、特点不同而选择适当的方法,笔者认为常见的活动课有以下几种形式:

1.探究型活动课

对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数与形的现象,通过老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活动,探索其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解释或解决这一现象。

2.演讲型活动课

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教学,通过故事演讲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历史、数学知识,增长知识,激发学生热情。

3.才艺展示型活动课

这是以文艺和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数学活动课。通过文艺演出和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乐、乐中学,可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4.动手操作型活动课

数学实践活动它在形式上绝不是单纯的户外活动,而是融合于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之中,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它可以表现为课堂内的经历探索;也可以表现为课内外相结合;还可以是完全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的调查活动。

5.总结汇报型活动课

即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学习小论文进行汇报的活动课。撰写的小论文包括学习数学课程的心得体会、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定理的应用、解题方法等。然后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汇报。它能加深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理解,发挥他们的才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三、数学活动课立足建构学生数学认知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新的课程理念则主张,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此过程中完成对数学现象的概括和数学模型的建构。在此理念下,新教材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数学,让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素材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数学方法的领悟和数学模型的理解。因此,在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活动过程中,亲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既学会新知识,又探索新方法,加强对知识的全面建构。

一年级教材中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知较大数。教学中我结合“数豆子”的活动,动员学生从家中拿来黄豆、花生、玉米等实物,通过抓一抓、估一估、说一说等活动进行真实体验,再与同学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进而形成较大数的概念。同时他们觉得家中的粮食也隐藏着数学知识,学习热情大大地被激发起来。三年级上册学习计量单位《克、千克的认识》,由于概念抽象,体验不够,很难形成真正数学概念。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前期活动。让学生回家或者到家长开商店、做生意的同学的家中去认识台秤、杆秤等,并实际去称一称身边的实物如鸡鸭、土豆、红薯等,再称一称自己的体重,并做好记录。课堂上,再借来学校仪器室的弹簧秤、体育室的体重秤,让学生先称自己的体重,又称盐、沙子、苹果、棉花、铁、硬币等实物,逐步帮助学生理解计量不同事物需要不同的称重标准,进而建立克、千克的概念。《周长的认识》一课,预先安排学生回家准备各种形状的树叶,纸片等,并请父母或者姐妹用棉线、绳子和直尺等工具,通过绕一绕、量一量等活动,测量树叶和纸片的边沿的长度,并做好记录,到课堂上进行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从而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周长的概念。

总之,在农村小学开设并上好数学活动课,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它能给学生创造开阔的空间,打破课堂教学的框框,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向实践、生活、社会学习知识,既增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同时,它对提高教師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活动课形式数学知识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好一个 “殊途同归”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