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019-11-18隗立旭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工具书愚公时代背景

隗立旭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四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语文学习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其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八年级的重点。感受人物品格,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体现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引导,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体验、比较、想象等方式完成对感人形象的品味。

教学背景分析:

文本分析:《愚公移山》是选自《列子·汤问》的一篇寓言。以简短的篇幅、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勇敢面对、信念坚定、执着行动的道理。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刚刚系统接触了一年两个学期两个单元共八课的文言文阅读学习和训练,因此,他们大体没有了对文言文(中篇)的畏惧心理,同时具备了一些阅读经验,知道利用工具书、注释梳理文意;也能大概说出贴近中心的见解,不过尚停留于表面或片面的层次,而不能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表达。

教学方式:谈话,讨论,想象,情境体验。

教学工具(手段):教材,多媒体,PPT,直尺,中国地图(新版)。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梳理情节,了解“愚公”性格。

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体验、比较和想象,升华对“愚公”形象的理解。

3.结合时代背景和生活经验对古人的智慧与胸襟做出评价。

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语文学习活动感知、了解、丰富和升华对“愚公”形象的认识。

教学难点:結合时代背景和生活经验对“愚公”做出评价。

猜你喜欢

工具书愚公时代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最北冻土带上的“愚公”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华丽追梦者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指导学生巧用工具书
初中生语文工具书使用的问题与对策
愚公移山
请你发明
工具书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