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率

2019-11-18黄增远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合作性学案成员

黄增远

农村小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风气更不浓。针对这种情况,这几年,作为学校管理者,我校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倡导了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在二年级、三年级实施新课程改革试点,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以此来带动整个班级学生成绩的普遍提高。下面是我校的一些做法。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性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参与,因而合理配置人员,达到最优化组合是首要前提。惟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合作性学习小组的功能。那么,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呢?

1.合理配置,高效运行

每个班分成5个合作性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6~8人组成。在开始分组时,我们曾尝试过让学生自由组合,目的是使小组成员彼此之间在熟悉对方的前提下,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究。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给每个学生都能提供发展的机会,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每隔一段时间,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作出适当调整。

2.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小组合作的责任感,在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当然这种角色并非一成不变,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求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导学案”为载体,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1.预习合作

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淡化教学难点,减轻课堂教学负担。课前教师要将“导学案”收集起来,及时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表扬预习较好的小组。这样,课堂学习时师生双方都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并能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2.问题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检查情况提出一些问题,或由学生自己提问题,有的问题可以直接由学生回答,有的问题却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问题的提出,是在教师深入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后,通过教学实践反馈出来的。要使合作富有成效,引起合作的问题就要有价值,要能引起学生合作的兴趣。

3.作业合作

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成员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异质小组,不可否认的是小组成员在学习成绩、认知水平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在“导学案”上设计作业时,既体现合作学习的整体性、统一性要求,又照顾到每个小组成员的差异,分层次地设计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促使各类学生都有热情参与,有能力参与,扬长避短,起到了互补的作用,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巩固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复习,不但使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用他人的眼光看问题、向他人学习的能力、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发展、提高。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1.确定训练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学生依据书后、课后或 “导学案”上的练习,共同制定每节课的训练目标,在共同确定训练目标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每堂课的训练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2.教给学习方法

在这一阶段,教师重在提出问题、教给方法,提供给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桥梁,学生则重在独立学习思考,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3.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调控。在组内交流之前,学生先独立思考、自学,组内交流方式要多样化,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组内讨论式或两两配合式,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4.全班交流

让学生相互检查,彼此互补,从同伴那里迅速得到帮助,而教师则针对各小组的目标掌握情况、互助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最后作出鼓励性评价。

5.复习巩固

这一阶段,学生将对照课堂开始时师生共同制定的训练目标,进行自我检查,看是否完成目标,对还不理解的问题要敢于向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解决疑点,完成训练目标。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

2.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强调合作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讨论时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

3.要注意宁少勿滥,抓住契机

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4.维持好课堂纪律,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完成

由于其学习的自主性、资源的开放性以及小组的交互活动,往往会出现各种讨论声、争执声甚至部分学生离开座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情况,所以课堂秩序显得有点混乱,这时会出现部分学生混水摸鱼、随意走动、谈局外话的情况,教师要学会驾驭课堂的能力。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平时的教學当中,使学生转变观念,迎接合作,通过培养组内带头人,提高合作效率,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激发“合作”,学生们都情趣高昂,兴趣盎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经过近一年来的实践,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高涨,学习自觉性很强,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已初步形成,这充分体现了合作性学习小组在教学活动中的实效性。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会学、乐学,而且通过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和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合作性学案成员
两只挂钟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最强新成员
我家的新成员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分析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比例尺(一)”导学案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