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9-11-18伍兆琼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创设

伍兆琼

2011版語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一、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

在每一节语文课中,我都十分重视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让学生有话可说,实话实说。

1.仿句说话

教材中有不少句式很有训练价值,让学生模仿这种句式说话,收到良好效果。如《桂林山水》中描写漓江水的句子就用了排比的句式。我让学生仿句式说:什么真热(美、甜)呀;热(美、甜)得怎样……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2.用关联词语说话

这种方式既训练了学生说话的能力,又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使用关联词语。如教学《白杨》一课,在学生了解了白杨的特点后。我让学生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的句式来夸夸像课文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3.复述故事

很多学生能读不一定能说,复述指把读或听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即将认知对象消化理解后转化为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它不是机械地认知,而是思维活动的反映,含有对内容的筛选、概括和归纳。阅读教学中复述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复述课文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抓住课文重点词句进行概括,可以把每一段的段意串起来概括。学生复述课文时能把大致内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有重点有条理,可长可短,不必字字照搬。 通过复述训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4.文本对话

不少的课文总是为学生留下一个极大的思维空间,教师切忌唱“独角戏”,提供标准答案。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感悟,以课文为载体,“放飞”学生思想,把课堂变成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碰撞”生成更多的、具有独创性的“文本”,促进其个性发展。

二、创设情境,双向互动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双向互动,这是口语交际的关键之处。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安排,创设交际情境,想法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1.愉快教学,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引发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我在课堂教学中用得比较多就是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我一般都会这样提问学生,你读完后,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课文中哪个句子用得好?那些地方令你感动?只要学生能讲出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我都会给学生给予鼓励。假如真的有学生说错也没关系,这是一个学生锻炼口语交流的机会。通过每一节的一点一滴积累来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

2.讨论交流

除了教材中提供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外,在教学中我还重视借助课文中的材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之间互动。如《将相和》一课“在渑池之会中,秦王要赵王鼓瑟,蔺相如要秦王击缶。”双方是否打成平手这一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以此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我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话说出来,这样使学生互相交流,产生双向互动。

3.看插图说话

小学课文很多都配有插图,这正是训练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材料。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画面,有条理地叙述,先同桌交流,然后由学生评说。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又可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观察插图, 从画面上五壮士那坚定的目光看,大家想一想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通过气氛的渲染和观察想象,学生会不知不觉进入情景,自然会跃跃欲试,争着一吐为快。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进行双向互动交流。但应注意的是,利用插图进行口语交际不能上成单一的看图说话课,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多向交流。

4.创设情境,提供舞台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利用课文中这些现成的情景因素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外,还要通过变换叙述角度、方式,创设出口语交际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交流的舞台。如《新型玻璃》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以“推销员”向“顾客”推销产品的对话形式进行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训练;《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景物特点和游览顺序等因素,通过“假想旅游”的方式创设出“导游”与“游客”之间的口语交际情境;《晏子使楚》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演绎故事内容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交际的舞台……

三、激发争议,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议而确立的。”学生在争议中明理,在争议中长知,课堂活了,思维活了,说话能力也提高了。

1.大胆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思、疑、问的结合。如《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谈到诸葛亮巧用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有学生提出这些问题:(1)假如鲁肃不肯“帮忙”那借箭能否成功呢?(2)假如第三天没有大雾那会怎样?(3)假如曹操听到声音就下令曹军才“出动”,那诸葛亮将会怎样?这堂课是由于学生的大胆质疑,引发了一场唇枪舌战,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机会。

2.拓展延伸争论

有些课文的结尾确实有文断而意无穷的感觉,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凡卡》一文的结尾,让学生讨论:爷爷是否能收到信,爷爷会带凡卡回家吗?讨论后请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肯动脑筋,在各类文章的教学中都可以创设出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同样,口语交际也可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它不但能增添语文教学的乐趣和情趣,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创设
创设未来
两块磁的交际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看影视学口语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