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9-11-18李汝豪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保温箱灯泡实验教学

李汝豪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因此,我想谈谈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实验教学要抓好每一个环节

实验教学的过程,是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学会自己动手操作,懂得经历一个“猜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一般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这个活动过程,就会使知识具体化,使观察有意识化,学生更能主动参与到科学实验操作中去。

充分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在学过和没学过的知识之间、在原有知识领域和新知识领域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起联系的桥梁,开展探索性实践,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索,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如在教学粤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课《哪些物体是浮的》的实验时,我把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大胆去尝试。教学时,我设计探究活动:①展示各种物体的实物(木棋、塑料玩具块、钥匙、乒乓球、木汤匙、石头、橡皮、铁汤匙等)。让学生分别把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哪些物体能浮起来。②讓他们来分一分,又出示实物材料(钉子、小石块、玻璃珠、塑料瓶盖、塑料勺、木条、金属条、泡沫塑料块、金属钥匙、硬纸板、小木块等)。先让学生把它们分为上浮和下沉两类,再让学生做实验进行验证。

二、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

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地去钻研,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或肯定,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指导。

如在教学粤教新版四年级上册第27课《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时,我向每组学生提供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1个电池盒、4根电线和1节干电池。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怎样点亮两个小灯泡?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图。然后动手实验,根据所想的电路图连接,检验2个小灯泡能不能接亮。再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问:①有几种连接方法?②为什么这样连按?③电路怎样接通?④电在这个电路图中是如何流动的?⑤能不能使两个灯泡都亮起来?

在课堂上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创设情境,启发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粤教新版三年级下册第31课《设计与制作:简易保温箱》的实验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找做保温材料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展示教科书上的泡沫、毛巾、碎布、餐巾纸、纸团、棉花等材料。请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和所选择材料的特点,确定自制保温箱的工具和材料、样式、结构、制作方法,绘制设计草图或写出设计方案,为下一步的制作环节做好准备。对于保温箱的设计方案,教师应给学生创造宽松、激励的学习氛围,支持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和创造。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设计出不同样式、不同结构的保温箱。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扶持,深入探究的愿望油然而生。

三、实验教学要严格实验的“操作过程”

学生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操作的把握程度。每个学生都喜欢动手做实验,但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驱使下而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或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这就需要教师明确实验的操作过程,严格执行实验的操作过程。为了不遏制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运用各种办法明确操作过程。

1.独立设计补充式

有的实验比较简单,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指名学生说出,其余学生讨论补充。

2.学生操作补充式

如在教学粤教新版四年级上册第26课《让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在实验前,我简单地介绍了电池、电线、开关、灯泡后,没有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灯泡亮起来,先让学生自由讨论、设计操作过程,并且提出问题:“谁能让小灯泡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课本图中的材料,让小灯泡亮起来。然后请其中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其余观看,再让学生讨论应该改进的地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这一实验过程印象深刻,等全体学生进行实验时,就不会犯与之相同的错误。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使小灯泡亮了,学生在愉快的实验气氛中获得了知识。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师演示提示式

部分学生实验,其中的某一步较重要,是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教师要预先提醒学生注意,甚至要用示范讲解来演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搭起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

总之,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如何上好它,值得探究。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在参与中观察特点、发现问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投入实践、善于发现和总结、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学好科学知识,从而提高科学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保温箱灯泡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种绝缘子保温箱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点亮小灯泡
在保温箱里的日子
手工课堂之小灯泡饰品制作
干燥管保温箱在现场的应用
干燥管保温箱在现场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