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家校德育共同体的构建和实施研究

2019-11-18袁晓燕

赢未来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

袁晓燕

摘要:德育既是五育之首,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德育的过程中,仅以学校为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得到家庭的大力支持,通过家校合作形成立体化的德育体系。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就小学家校德育共同体的构建和实施进行了具体分析,达到通力合作与优势互补的目的,推动小学德育的新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家校德育共同体;构建实施

1家校德育共同体的概念与内涵

所谓家校共同体,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形式。具体到小学德育来说,是指把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放在同等的位置,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家庭德育可以得到学校系统的引导,学校德育也可以得到家庭德育的全面支持。因此,家校合作的认可程度和重视程度是共同体构建的基础,科学合作机制是共同体运行的保障,而形成最大化的德育合力则是两者构建和实施的最终目标。

2小学家校德育共同体的构建和实施路径

2.1明确共育理念树立德育目標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如果没有家庭的重要支撑,无论教师付出多大努力都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长期以来,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德育始终是以学校为主体的,未能与家庭形成良好的互补与互动,现在提出要构建家校德育共同体,那么就需要学校和家庭都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在共同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家长会得到学校的及时指导,学校会得到家长全力支持,两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本质上提升德育效果。在明确了共育理念后,还要树立起共同的德育目标作为方向引领。结合家校共育的实际来看,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小学阶段家校德育的重点,特别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项个人层面的内容,更应该成为德育的重点,也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共同努力的方向,先将小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小公民,为他们今后的茁壮成长和报效祖国打下良好基础。

2.2搭建学习平台开展专项活动

在以往,家庭德育的开展之所以难以尽如人意,与家长的德育理念、方式等有着直接原因,毕竟多数家长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德育培训,难免力不从心。对此在构建家校德育共同体的过程中,则要为家长搭建起学习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比如可以邀请一些青少年德育专家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与家长就一些小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进行交流。也可以组织家长之间的系列研讨活动,让家长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基础上,学校还应该组织一些专项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如亲子共读活动,在每学期伊始,可以根据本学年的德育内容,在教师和家长的商定下,确定多本书籍,由对本书感触较深的家长进行导读,在阅读过程中,也要辅以撰写读后感、阅读讨论等。通过平台的搭建和活动的举办,既可以拉近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者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在短时间提升家长的德育素质,为家校共育的长期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形成科学机制保证良性发展

家校德育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并不是一时兴起或偶尔为之,而是一项系统和长远的工程,为了保证其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首先要成立由校长为主要领导,以地区教育部门、德育专家为顾问,以教师和家长为主体的家校德育合作委员会,全面负责各项合作活动的开展。以此为基础,还应建立起多项制度。第一是家长培训制度。为了切实提升家长的德育水平,学校要定期开展针对家长的德育培训,提升家长实施“真人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第二是学校德育述职制度。学校要定期将校内开展德育工作情况向家长进行说明,并接受家长提出的建议与要求。第三是专题活动制度。学校要在每学期初,在与家长商定的基础上制定多项专题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活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毕业典礼等,以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通过科学机制形成,可以有效保证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朝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2.4创新合作形式保证合作效果

在以往,家长与学校的德育合作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极大限制,多数家长都有自身的工作,也不可能在小学生德育方面拿出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互联网和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则为家长和学校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高效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所以需要学校和家长对这些新方式、新渠道有充分的了解,并结合实际充分利用。以当下每位教师和家长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为例,以往对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运用,多局限于微信群、公众号等,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专门的家校德育共同体APP,使之作为家校德育合作的网络根据地,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德育资讯。学校要将校内开展的德育课程、德育活动进行报道,让家长在第一时间内知晓。第二是家校沟通。应开设专门的互动版块,公布学校和家长双方的联系方式。并在一些内容中设置评论和转发功能。第三是德育展示。家长和学校可以将多种活动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进行发布和展示。通过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有效运用,可以彻底打破之前的诸多阻碍,保证合作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芬.对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探讨[J].中国培训,2015,000(09X):255-255.

[2]魏文兰.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0,000(008):P.81-82.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论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
生活即教育,体验即成长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