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思想
2019-11-18黎国金
黎国金
摘要:小学生的认知是以具体的事物与直观的感受为主,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怎样尽可能的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自主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是老师需要考虑的。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最好途径,老师可以通过烘托课堂氛围、引入游戏、增加课堂互动、趣味课堂评价等途径,让课堂变的更加有趣并让师生关系更亲近。
关键词:趣味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
良好的教学氛围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趣味性课堂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条件,为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突破与发展。老师为了能使师生相处的更加融洽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的。本身小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與成年人就存在差异,这就需要老师去主动的和学生沟通交流,去了解学生,并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教学本身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通过老师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去掌握技能、发展思维,使学生能获得全面的知识点。因此良好的教学氛围也是需要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音来讲解知识点,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跟老师交流,在交流中增加学生的信心。与此同时,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的思考、自主的学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恰当的引导,不要放任自流。
2多样化课堂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种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老师不断的对自己教学的方案提升,多媒体技术得到了教师们应用,并因这种形式能让学生更好的活动知识获得了老师们的依赖。通过不断的尝试制作课件或者教具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相结合,把融合后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的讲解中去。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通过口述或者课件演示来讲解比例的问题。学生因为没有真实的经历,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发懵,这时就需要简单的教具,通过水和带颜色的颜料来讲解,让学生尝试在加多少颜料的情况下看到的颜色的深浅,多少的颜料会让颜色变化将小等。进而逐渐去体味比例的相关知识。在学生学习米、厘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带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在课堂上,去亲自感受米和厘米的区别[1]。
3游戏的加入让学习更有趣
小朋友都是爱玩的,而且玩耍和游戏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那在小学生的教学中,将游戏教学引进到课堂上,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来,使学生能更直观的去学习并了解游戏活动的内容,使学生从中了解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有趣的结合,激发出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结合教育内容来组织们,还要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符合教授课程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改善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例如:“分类”学习中,老师可以先从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经常接触的是入手开始慢慢引导学生们去进入到学习“分类”知识的环境中。因为孩子们对自己已经认识的事物存在认知度,在引导教学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引导学生们去发现事物时间存在的不同与相同。
在讲解“数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宇宙飞船升空前的倒计时阶段,让学生处于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中,随着倒计时的不断进行,学生的情绪能够达到一定的程度,注意力也相对集中。但是与此同时的是,学生可以不自觉的跟随着倒计时的发展进行数数,最终认识十以内的数字并随着数数。
4趣味性的课堂评价是对孩子们最好的肯定
无论在什么时代,老师在教育中评价是对孩子们非常大的肯定,也是让孩子们积极的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自信与勇气的最大动力。同时也是增加课堂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加入到课堂的教学氛围中。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犯错或者课堂互动中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不能去批评孩子,而是去慢慢引导他们,让孩子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去承认错误,并帮他们及时更正自己的的错误。或者是引导着孩子进入到学习的状态,让孩子的表现超出预期。
5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老师去不断的探索与实验。用积极向上的态度与热情,让孩子们能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且在与孩子们日常互动去发现更好的,更适合本班级孩子们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自身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方式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在老师不断提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趣味课堂的心,也是提升整体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最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黄书娟.巧用数学游戏,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J].考试周刊,2016,17(9):42—43.
[2]李朴芬.如何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J].速读旬刊,2015,19(5):62—63.
[3]管灵肖.浅析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J].教学交流旬刊,2011,42(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