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就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教学
2019-11-18金树
金树
摘要: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情感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深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探;课堂教学;高效;语文;初中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影响教学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环境,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扼杀学生探究原理的愿望。”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视听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讲,大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我们在教授《孔乙己》时,教师如果不适当运用多媒体,不注重功入点的研究,难免会课堂沉寂,效果不好,假如教者引导学生以讲孔乙己的“手”为导入点,运用电脑制作动态课件,或幻灯片来展示诠解孔乙己形象不同情况不同作用再现,形象逼真具体,文本主旨便清晰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借用多媒体辅助充分发挥自主创造,激活思维,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3创造氛围,合作进取
科学工作者发现知识,取得科研成果的过程,基本上是猜想、实验和实践的过程,人的思维活动是隐性的,只有让学生实践、让学生讨论、让学生交流、才能充分展示其思维的准确性、有效性。在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流,以至于在互动当中使学生大胆参与到课堂中,以达到提高语言技能的要求。
4增加信息输入的有效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多设置一些情景,比如,学生自编对话,自行表演等。学生在特定情景中,思考组合信息的结构,功能,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以便能顺利进入模拟的角色,从而确保交际过程中的准确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一个发挥主体思维的空间,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猜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会使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更广泛、更真实、信息传递更大,课堂交流高效运作。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应使自己与学生的交流多样化、个性化,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语言实践量。
5增进有效的情感互动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量大,活动频率高,为了更好的完成信息量的输入,教师在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更多的融入自己的感情,并关注、激发、唤起学生的情感。
5.1关爱学生
教师要有丰富的表情语言——和蔼、可亲、大方,说话有礼貌,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能容忍学生暂时性的过度性的错误,不呵斥、批评、讽刺、挖苦学生,多给学生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5.2走下讲台,拉近师生距离
为扩大讲台的覆盖面,拉近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神台”,多角度,多线路,变换角色深入到学生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学生“亲其师”必“信其道”。
在班級容量较大或较小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学生座位,如“双排分法,四小组分法和v型分法”等。教师活动路线可以是“8”字型,“s”型,“v”型。
5.3做个有心人
在学生回答问题,表演对话时,教师有聚精会神的倾听,因为倾听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也蕴涵着对学生所发出信息的尊重。教师要爱学生的行为,爱学生的情趣,爱学生发自内心的奇思异想,所有这些爱的表达都是通过无声的行为来体现的,学生们从教师投入的眼神中感受的了鼓励和勇气,他们会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愿意与教师交流、沟通、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行动细节和学生建立密切的情感。
——在你倾听他们表演时轻轻的拍他们的肩膀,鼓励一下;
——在你注意到他书写不规范时,伏下身在他作业本上单独示范一下;
——发现他紧锁双眉做题出现困难时,走过去帮他们分析和解决。
这些不起眼的“小动作”,“小帮助”,也许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任重道远,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既要从重视教师的素养上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全体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唯其如此,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