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

2019-11-18杭彩云

现代企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源多元化辅导员

杭彩云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更加多元化、复杂化,进而对学生管理工作也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技术创新型复合人才,高职院校面对多元化的生源,应转变观点,自我改革,不断创新,探索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一、高职院校纺织专业多元化生源特点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本科院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纺织产业作为夕阳产业,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就业目光聚焦互联网、新兴产业、服务业等产业,纺织专业的招生更是难上加难。为了稳住招生人数,高职院校拓宽招生渠道,由传统的单一普通高招模式,形成了多途径全方面的招生方式,如对口单招、中职注册入学、3+3分段培养模式、自主招生、3+2专本衔接形式、高招形式等。

由于生源结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的高职生源可以分为两大类,高中生源和中职生源。高中还是以文化知识学习为准,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相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高中生源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习惯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强,理性思维模式,但是在专业知识上由于高中阶段没有涉及到,所以基本不具备专业知识;而对于中职生源,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者学习能力欠缺,在中考时进入中职学习,进入中职后学习压力比较小,管理又不紧迫。因此,中职生源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文化基础比较差,但是他们的专业学习有一定的基础。比如,纺织专业,2015年之前的生源都是普通高招学生,进入高职后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社会实践上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而从2016年之后多种招生模式后的生源之间差异十分明显,年度奖学金获得者都是普通高招的学生,日常管理上中职生源常常出现上课迟到、有事不请假、学习态度差,考试应付而过等现象。

二、高职纺织专业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理念有待完善。面对多渠道招生方式带来纺织专业生源结构的变化,作为学生管理的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辅导员,都已经充分意识到生源多元化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工作过程中也不断调整工作方法,但由于多元化的招生方式实行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而且每年的招生模式还在不断地改变。所以,学生管理工作者还无法从近几年的生源结构和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还未整理出一套相对完善的适合纺织专业多元化生源的管理模式。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常常采用传统的思维模式,以统一的管理方法来应对多元化的生源,无法做到“私人定制”,因此,管理工作者和学生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班主任或辅导员认为学生不配合,学生对学校也没有好感,内部矛盾日益增大。

2.学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有待革新。由于生源结构的多元化,传统单一的学生工作方法以无法适应复杂的管理需求。同时,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采用多渠多途径获取各类信息,在大学初期,学生的人生观和价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受负能量影响,所以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法。

在管理方法创新的同时,相应的管理制度也革新和不断的完善,很多高职院校还是沿用原有的管理制度,比如跑操管理制度,原来的制度是一视同仁,每学期的跑操必须达到30次才算及格。而现在有些体育特长生,就可以免修。所以,改革学生管理制度是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管理需要的根本,必须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同时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完善和创新学生管理制度。

3.学生管理队伍有待重视。学工处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归口部门,一般院级领导中有一名副院长分管,同时二级学院或者系部的德育分院长或者德育副主任,再有就是一线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管理队伍对院校学生的稳定和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学生管理中涉及面广,工作繁琐,人员配备参差不齐,经常出现沟通环境脱节,或者下情得不到及时上传,导致学生对学校的一些做法不能理解,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生源多元化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有效对策

1.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受长期学生管理模式的制约,高职院校还有部分学生管理工作者思维定势,服务意识不强。在多元化生源结构下,原有的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现阶段的学生管理。管理者要从理念上彻底改变,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考虑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工作的中心放在学生的思想引导、行为规范、习惯养成等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特性,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体会到学校的温暖和关怀。

同时,由于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十分重要。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班主任、辅导员要利用德育课、班会课、主题团日活动、劳动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将思想道德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效的结合,培养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劳动,团结奋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2.创新学生考核方式,营造良好学风。随着高职生源结构的多元化,高职院校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原有单一的考核评价体系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生源结构。高职各专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对不同来源的学生,采用适合的评价方式。在课程考核、毕业设计考核等方面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以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不断给学生正面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营造良好学风,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完善工作制度,发展基层管理队伍。学生基层管理队伍包括班主任和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主力军,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基层管理工作主要是基于一些琐碎的事务,没有明确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导致日常工作缠身无从管理,尤其在当前生源结构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忙碌中不见成效。为此,要对班主任和辅导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分清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班主任负责日程的班级管理和学生的专业学习,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两方面进行有效结合,促进基层管理队伍的发展。

4.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在现代班组长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高职纺织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要注重培养学生管理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院级、系部以及社会机构举办的各种管理知识培训,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管理的理念,并在班级、系部、院级干部管理岗位上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并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刻意识到人际交往和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元化和不断扩展的大背景下,针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改进方法,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学生考核方式,营造良好学风,完善工作制度,发展基层管理队伍,并不断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從而推动纺织专业的发展和进步。[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0862)]

(作者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生源多元化辅导员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