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2人当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2019-11-18刘青

现代企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旱区模范座谈会

刘青

本刊讯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9月5日在北京举行。座谈会上宣读了表彰决定,张富清等58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张佳鑫等257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陕西2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他们分别是陕西省长武县农技中心退休研究员梁增基和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水峪村村民张水珍。

85岁高龄的梁增基扎根黄土地,呕心沥血,58年如一日,执着地坚守在小麦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前沿,突破和创新“高强抗锈、抗旱高产、多抗优质、高产优质、用调节播期避开病毒并提高抗冻性”等五大难题,培育了国审“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等小麦良种,在陕甘旱区和河南、山东部分旱区推广累计过亿亩,增产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虽然已经是85岁高龄,但他依然每天在试验田里奔忙。

张水珍心地善良、勤劳持家、坚强能干,用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怨无悔地照伺候了丈夫的奶奶、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和小叔父6位与她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她为人厚道、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是人人夸赞的“好媳妇”,也是街坊邻居、鄉里乡亲的好榜样。

猜你喜欢

旱区模范座谈会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模范邨
——给祖母
模范护工
寒旱区水工混凝土结构常见病害及修复技术
华北寒旱区3种根茎作物初霜后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宁南旱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