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
2019-11-18杨彬聂晨
杨彬 聂晨
【摘要】 目的 分析累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5例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对其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24个月, 5例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对其开展介入治疗, 效果理想。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治疗, 已改善。结论 对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选择双向双导管技术与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安全性高, 可对小脑后下动脉起到保护作用, 临床价值高。
【关键词】 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6.009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目前临床上极为少见的一种疾病,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低。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属于颅内动脉疾病, 若不开展正确、合理治疗会造成患者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受压, 随时有生命危险。目前, 现代医学无法对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理基础和形成机制给出明确的判斷,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特殊性不适用于临床常用的动脉瘤的介入弹簧圈栓塞术和针对瘤颈外科开颅夹闭术。此前临床针对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中, 大体可分为介入血管重建术、介入动脉瘤孤立术、外科动脉瘤孤立术, 其中由于外科动脉瘤孤立术需要开颅, 手术难度大且易产生后遗症, 而血管重建术采用微创技术, 且难度较小, 因此在临床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疾病中较为广泛应用[1]。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难度高, 无法保证小脑后下动脉的血供正常, 本文选取5例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例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例, 女3例, 年龄43~59岁;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头晕、头疼等不适症状。手术治疗前连续服用3 d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手术完成后半年继续服用该药物, 每半年复查1次, 进行24个月的随访。
1. 2 诊断标准及术前评估 5例患者均通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进行确诊。临床症状表现为血管梭形不同程度的扩张, 并且近端的血管有狭窄情况。手术前, 对患者实施双侧椎动脉选择性造影检查, 评价其血流情况, 若患侧椎动脉或健侧椎动脉出现供血不足情况可进行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孤立术。如果受累的小脑后下动脉在夹层动脉瘤较远的位置可使用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逆行支架置入;如果受累的小脑后下动脉在夹层动脉瘤较近的位置可使用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顺行支架置入;若无法应用小脑后下动脉, 则使用双向双导管技术对小脑后下动脉实施保护。
1. 3 方法 1例使用椎动脉逆行支架置入治疗, 2例使用椎动脉顺行支架置入治疗, 2例使用双向双导管技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 3. 1 双向双导管技术 导管通过患侧和健侧分别置入到椎动脉送入夹层动脉瘤内, 先逆行导管置入一枚弹簧圈成框, 推送时确保其稳定性, 再顺行导管放置后续弹簧圈, 夹层动脉瘤达到填塞效果。填塞时重复造影, 以免弹簧圈框架发生偏移等情况, 填塞完成后, 释放逆行导管的成框弹簧圈。
1. 3. 2 椎动脉逆行支架置入术 首先将支架经健侧椎动脉逆行送入累及小脑下动脉内, 推送弹簧圈的导管顺行放置在夹层动脉瘤内, 再挑选适宜的弹簧圈对夹层动脉瘤进行填塞, 填塞完成后, 将自膨式支架做好固定, 重新建立椎动脉通路。
1. 3. 3 椎动脉顺行支架置入术 首先将支架经健侧椎动脉顺行送入累及小脑下动脉内, 输送弹簧圈的导管顺行置于夹层动脉瘤内, 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弹簧圈对夹层动脉瘤进行填塞, 直至填塞到小脑后下动脉的初始部位, 填塞完成后, 自膨式支架做好固定, 重新建立椎动脉通路。
1. 4 观察指标 随访12~24个月,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随访24个月, 5例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对其开展介入治疗, 效果理想。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治疗, 已改善。
3 讨论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在临床上发生率较低, 因此临床医学研究者对此疾病的重视度不高, 很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近年来, 随着医疗设备的完善与医学研究对疾病的重视度, 对其治疗方法也不断完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属于颅内动脉疾病, 若不开展正确、合理的治疗会造成患者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受压, 随时有生命危险。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分支, 一旦出现堵塞情况会导致延髓处于缺血缺氧状态, 若不及时开展治疗会导致患者死亡。所以, 针对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选择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外科多采用动脉瘤孤立术加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旁路移植治疗, 但是其操作难度高, 暴露动脉瘤过程中会导致椎动脉穿支产生损伤[2], 这样就会影响颅内神经。近年来, 我国医疗技术持续性发展和进步, 自膨式支架也逐步完善, 应用支架联合弹簧圈进行血管重建技术对夹层动脉瘤效果理想, 此方法对椎动脉血流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实施血管重建技术无法完全将动脉瘤内血管隔绝, 动脉瘤破裂会增加出血风险, 此方式适用于未破裂夹层动脉瘤[3]。
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支架技术中有Solitaire、Neuroform、Enterprise种自膨式支架, 一般临床中建议对血管置入≥2 mm支架, 而小脑后下动脉直径一般在1.5 mm。有相关报道表明:对患者应用Enterprise支架置入小脑后下动脉, 对其随访16个月左右, 效果理想。本次研究中, 将3种自膨式支架置入小脑后下动脉, 并开展长时间的随访, 临床疗效理想, 获得医师认可。Neuroform支架属于开环, 径向支撑力强, 其支架直径约为2.5 mm, 同小脑后下动脉的直径相符。Enterprise支架是闭环设计, 导管比较柔软, 对迂曲的血管也可进入。Solitaire支架属于闭环卷曲设计, 对内径相差大的血管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 但由于小脑后下动脉内径为1.5 mm, 椎动脉内径为3.6 mm, 内径有一定差距, 适宜选择Solitaire支架。此支架输送系统无导丝, 可减少对远端较小、较细的分支产生损伤[4]。
本次研究中, 初期制定治療方案是对2例患者采用双向双导管技术开展治疗, 实施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逆行支架技术, 但因为椎动脉同小脑后下动脉成角大, 操作很容易失败, 最后调整治疗方案, 采用双向导管技术对小脑后下动脉进行保护。若对椎动脉顺行导管进行填塞, 填塞密度持续性提升, 弹簧圈会发生小脑后下动脉移动情况, 进而影响血流。逆行反向导管的推力小, 可保证小脑后下动脉的流入, 不易被弹簧圈覆盖[5-8]。
综上所述, 对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选择双向双导管技术与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安全性高, 可对小脑后下动脉起到保护作用, 符合临床需求, 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朱青峰, 王国芳, 周志国. 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12):61-62.
[2] 韩玉庆, 杨新宇. 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手术治疗的初步体会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 31(2):166-168.
[3] 张莹, 杨新健, 李海云, 等. 带子瘤颅内动脉瘤的二维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7, 4(9):392-396.
[4] 穆士卿, 杨新健, 张莹, 等. 两种常见形态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9, 25(7):621-625.
[5] 于瀛, 徐瑾瑜, 黄清海, 等. 破裂前期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4, 30(4):364-367.
[6] 何川, 张鹏, 张鸿祺. 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5(12):651-655.
[7] 亚生江·麦麦提, 陈功, 等. 累及小脑后下动脉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Ⅱ型)治疗方法选择和疗效分析(单中心70例分析).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 25(2):157-167, 182.
[8] 马宁, 张宝瑞, 冯欣, 等. 血管内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27):2176-2179.
[收稿日期: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