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活起来

2019-11-18李军令吴海燕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五星红旗国旗家人

李军令 吴海燕

课程标准指出:《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道德与法治》课是“活”的教育,真正让学生“动”起来,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在 “动”中获得真知。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主动性差,要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自觉自愿高兴的事,就应做到“兴趣先导,教学跟上,寓教于乐”,这种教学形式的关键就在于一个“活”。那么,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下面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道德与法治》 的教学体会:

一、转变角色,发展自我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由教师带领着孩子从一个环节转向另一个环节。在目前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转变以前“教书匠”的身份。而这门课程的自身特色在更大程度上引导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改变自己的角色。他与学生的关系通过一次次地教学,变为能与学生一块儿活动、一块儿学习、一块儿游戏的好朋友。

二、利用电教,使学生入情入境

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征,思想品德课中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听广播、录音、看影碟、幻灯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应尽力多采用电化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国旗国旗我爱你》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幻灯展示出灿烂夺目的五星红旗,同时播放“我爱五星红旗”的配乐诗,把学生引入到幸福欢乐的情境中。接着我讲述了国旗的图案构成和象征意义以及爱国旗就是爱祖国的道理,焕发了学生爱国旗的感情。最后我组织学生观看影碟《升旗仪式》,学唱“国旗国旗空中飘”的儿歌,跳《五星红旗我爱你》的舞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思想受到陶冶,达到了知之深、爱之切的目的。

三、结合实际,畅所欲言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是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注意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这时同学们的发言会特别积极。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其中有一个情感目标是让学生真实深刻地体会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在教学时,我选择了一个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从发生在这位小男孩丁丁身上感人的故事,来想想自己家人曾经为“我”做过什么?这一下大大启发了学生。教室里忽然变得很热闹了,大家都争相发言,还有的甚至说出了感谢家人的话。要学会表达对家人关爱自己的感激之情。原本是第二课时的目标,但就是因为这些都是发生在孩子们自己生活中的事,太真实了,所以孩子们也有感而发,也真正地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想找机会感激父母的培育。

四、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认真领会《课改》精神,转变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造我們的课堂,在教学中应重在挖掘教材,创设学习情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社会知识,还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

猜你喜欢

五星红旗国旗家人
亲爱的五星红旗
国旗在校园里升起
我的家人
希望 在这里放飞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递国旗风波,谁之过
尊重国旗
与家人一起进餐有助于身体健康
国旗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