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教师检定制度研究视野回溯与拓展
2019-11-18林钧畅肇沁
林钧 畅肇沁
关键词:近代教师 检定制度 研究视野 回溯 拓展
教师检定制度是通过专业认证机构,对教师的资格进行审核认定的制度。我国教师检定制度最早出现在清末教育改革时期。该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对教师资格要求逐步走向专业化与规范化。近年来,随着对近代教育研究的深入,教师检定制度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研究的视野。人们从教师检定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检定机构设置、检定内容及方法等角度,对教师检定制度进行梳理,挖掘了许多历史资料,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理解近代教师检定制度的发展过程。本文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近代教师资格检定制度的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近代教师检定制度研究的现状,反思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一、历史背景分析
1.当前学者对教师检定制度历史背景研究的视野分析
(1)清末新政时期大量新式学堂的出现对教师数量与质量提出要求
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看,任何社会现象的出现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条件。因此,对某一制度的研究,应从其出现的历史背景中寻找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从当前学者的研究来看,多数学者都将教师检定制度的出现置于清末新政教育改革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分析,较统一的观点认为:由于清末教育改革,新式学堂的大量涌现,对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的需求量增加。而清末兴起的师范教育培养的师资远远不能满足新式学堂教师的需求,故清政府不得不通过检定的方式吸收更多有志于从事教育职业的人进入教师队伍,以扩大教师的数量,满足学堂对教师的需求。如曾崇碧认为教师检定是清末师资匮乏被迫采用的通融办法[1];汪丞通过考量清末新式学堂的数量、在校生人数以及师范学堂毕业生的人数来说明当时师范学堂的设立速度远不如各省小学堂推行的步伐,造成师范毕业生的供给赶不上新设学堂的需求[2];陈艳茹也认为清末教员检定制度是为了补充教师人数,同时为没有达到学历要求但有从教意愿的人员获得教师资格开辟另外一条途径[3]。
(2)效仿日本是清末社会思想发展,尤其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
甲午战争后,社会思想自上而下转向学习日本。通过学习日本教育改革的经验,清政府进行了清末学制改革。也正是在学习日本教师检定制度的基础上,清政府颁布了《学部奏遵拟检定小学教员及优待小学教员章程折》,以此加强教师管理,特别是教师入职资格的管理,促进教师资格规范化。在众多学者对检定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中发现,有个别学者认为,思想文化领域一边倒地学习日本也是清末检定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与因素。如石静分析清末教师问题时提到,清末民初,学习日本是中国师法西方的重要途径,这一思想已成为清政府改革的重要思路,并渗透到教育改革之中[4]。张汶军在对日本近代教师资格条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清政府是在“近仿日本”思想指导下开始进行教师资格检定的[5]。但通过对当前学者的研究中发现,对清末教师检定制度产生的背景分析仅仅提到对日本检定制度的借鉴,但具体借鉴了哪些内容,这些借鉴是否适合于当时的国情以及近代中日教师检定制度之间的区别等问题都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日本教师检定制度的定制与实施对清政府教师检定制度的影响与启示,目前还没有学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是当前教师检定制度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近代教师检定制度历史背景研究视野的拓展
(1)对教育制度的研究脱离不开政治视野下的分析
对教师检定制度历史背景分析,筆者认为还应将视线放在政治视野下思考,即教师检定制度不仅仅是解决清末教育中师资问题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消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政治措施。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大量的旧式文人失去了上升的空间,其生存与发展问题引起思想上的动荡和社会矛盾的加剧。清政府不得不通过各种政治措施消解这种矛盾。教师检定制度通过设置教师入职门槛,督促旧式文人接受师范培训,帮助他们寻找生存空间,缓解社会矛盾,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师资质量。因此,在1909年12月《学部奏遵拟检定小学教员及优待小学教员章程折》中规定,准许举贡生监中文明通达,及通晓各项科学,愿充小学教员者接受小学教员试验检定[6]。这一规定折射出了清末教师检定制度所具有的政治功用。
(2)制度的历时性变迁也应成为近代教师检定制度历史背景考察的重要视角
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制度研究的重心应致力于发掘重大政治事件以及对人类产生相当影响的政治进程,不仅要找出那些共时性的结构因果关系,而且还要从事件变迁的历时性模式中发掘出因果关系。在对近代教师检定制度的研究中,不仅要发现这一制度产生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制度等对教师检定制度产生的影响,同时还要研究这一制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果关系,即教师检定制度在清末出现后,经历了辛亥革命民国政府建立后政治上的巨大变革,社会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教师检定制度作为一种教师资格的审核制度被民国政府继承并不断发展,在其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起影响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与清末相比,影响因素是否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问题都应该是在研究教师检定制度时予以关注。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掌握教师检定制度的发展规律,对当前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制度化与规范化过程分析
马克思制度分析中强调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进化发展过程。从清末教师检定章程制定,到民国后期各种教师检定规程和办法的修定可见,其发展过程正是遵循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规律。
1.当前学者对近代教师检定制度化与规范化过程的研究现状
分时期研究是制度分析中最常见的研究视角,即将制度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可以分析出社会发展状况对教师检定制度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发掘出检定制度的发展规律;将检定制度置于教师管理制度中进行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教师管理包括入职管理、在职管理,退职管理。而教师检定制度属于入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决定着教师的质量与水平;将教师检定制度作为教师群体形成的重要因素进行研究,这类学者多数是从事历史学研究,他们通常采用社会学、历史学等研究方法,对教师的形成过程、来源构成、教育教学活动、薪资状况与生存状态进行深入分析,试图展现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师群体状况。
2.当前检定制度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过程研究的不足
通过分析当前学者的研究发现:①专门对教师检定制度发展演变过程,即制度化与规范化过程进行研究的论文很少,多数论文都是在研究与其相关的主题时对这一制度进行有限的分析,所以显得有些单薄且不够深入;②分时期研究也只是对某一时期检定制度状况的分析,而没有对检定制度从产生到现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整个的发展过程的梳理与分析,各个时期在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是缺乏的,甚至是空白,所以对检定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过程整体把握不足;③从检定制度内容分析发现,检定标准设置变化的过程及其所反映出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的趋势,在目前的研究中是缺乏的;另外教师检定需要专业的检定机构来实施,而清末到民国时期,检定机构的专业性发展状况目前也没有详细的研究。这些不足都反映出当前我们对近代教师检定制度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立足于制度本身,着眼于制度内容、标准、机构设置等问题,从多角度、多学科、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展开对近代教师检定制度的研究工作,真正发现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为我国当前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完善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三、实施及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史学界普遍认为制度史研究的趋势由过去注重“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的转变,即过去关注制度、法规、政策等内容的研究,而现在转向制度的实施、制度背后有关的人与事的互动关系的研究。通常学者们将其称为制度史研究的“活化”。对教师检定制度的研究也是如此,即既要关注教师检定制度的政策、方法、内容,同时也要关注检定制度的实施,检定制度实施过程中各种组织、机构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这一制度。在对近代教师检定制度研究的文献分析后发现,着眼于制度的政策、法规、内容研究的学者较多,而对检定活动实施状况研究的学者较少。
1.研究时段、区域、教师类型的集中性是学者们对教师检定制度实施状况研究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当前学者的研究分析发现,对教师检定实施状况研究呈现以下特征:①研究的时间段集中在民国后期,主要是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检定活动的实施状况的研究。究其原因是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一时期政治上相对稳定,学校发展迅速,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提高,所以这一时期检定活动在各省普遍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故选择这一时期进行研究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践价值;②研究的省份集中在河南、山西、浙江、江苏、湖北、四川等当时教育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同时这些地区教育发展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如张汶军选择民国后期的湖北省教师检定实施状况进行分析;而郑晓芳对民国时期山西小学教师的研究也是基于阎锡山主政山西期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教育先进,所以选择山西作为研究点来反映当时教师检定制度实施的状况[7];③研究的教师类型主要集中在小学教师。通过对小学教师培养、聘用、考核等方面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来探讨小学教师真实的社会群体生存状况,进而分析其群体的时代特征。
2.政治不稳定、教师薪资低以及检定制度不完备是影响检定制度实施的主要因素
对于影响检定活动实施的原因分析,学者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政治不稳定被普遍认为是导致检定活动难以实施的首要因素。民初军阀混战,中央与地方各省政治上的不统一造成虽然检定活动在制度层面有所确定,但在实践层面上难以执行;徐旭认为当时政治局面始终得不到稳定,国家经济也一直得不到发展,检定工作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进程日益滞塞[8]。②教師的薪资不高,地位低下,小学教师反对检定,这也是影响检定制度实施的重要因素。有些地方的小学教师以“薪资太薄、地位低下、可能失业”等为理由极力反对检定,使得检定并没有完全落实到实践中去[9]。③教师检定制度本身的不完备也是导致检定活动难以实施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民国时期教师检定的标准过高,超出当时教师的水平,且权威性差,制度与现实的不相符是导致教师检定制度难以操作的原因之一[10]。④教师聘用制度不规范影响检定制度的实施。民国时期小学教师采用校长聘用制,但各小学校长更动频繁,教员常随校长进退,聘用较多人为因素,另外聘用不合格教员司空见惯,这样也造成教员们反对检定活动[11]。
3.对近代教师检定制度实施状况研究新视角
首先,对教师检定实施状况的研究,笔者认为清末及民初教师检定的实施状况仍然是教师检定研究的重要部分,需要对相关史料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对清末以来有关教员检定的资料分析发现:清末有些省份已经开始进行教员检定的工作,如浙江省在宣统三年正月完成了初等小学教员与高等小学教员的第一次检定,并颁布了检定成绩与准充教员[12];北洋官报中也记录了保定清苑县劝学所确定对小学教员实施检定的报名时间和检定时间;北洋官报登载着天津检定教员各科试题[13],这些资料都说明当时在浙江、保定和天津等地区已经实施了教师检定的活动。除这些地区之外,在福建、江西等一些地区也有教师检定活动的开展。但这些教师检定活动是否对各地初等教育师资的增加和资格的规范起到一定的作用,这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次,教师检定实施后质量的变化状况也应是研究的重要方面。教师检定的目的主要是规范教师入职资格,提升教师质量。但清末以来,教师检定制度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影响因素有哪些,这是发掘教师检定制度规律的重要思路。第三,当前对教师检定实施状况研究也仅仅涉及到几个省份,而其他省有关教师检定工作的开展及实施效果的研究也是目前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需要深入发掘;第四,当前学者的研究中对中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职业学校教师以及大学教师的检定制度的完善与实施研究还是缺乏的,甚至有些是空白的,因此加强对不同阶段教师检定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掌握教师检定制度。第五,教师检定制度实施中的一些辅助性的制度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如教师奖励性措施或制度、教师督学性制度、教师聘用制度等。
四、教师检定制度与师范教育关系的分析
在对教师检定制度研究过程中,检定制度与师范教育间的关系分析是不能绕开的话题。检定制度是审核教师资格的制度,规定了教师入职的条件;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教育形式。“教师”问题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一个是对教师的培养,其中就涉及到教师培养标准的设置;一个是审核教师资格,当然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认定教师的资格。所以在教师标准问题上,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将教师检定制度与师范教育作为近代教师养成的两种制度是当前学者的普遍认识
在对当前教师检定制度研究的论文中发现,多数学者将二者关系的认识停留在教师检定制度产生根源于近代师范教育发展迟缓,毕业生人数不能满足新式学堂教师的需求,故需通过检定的方式吸纳没有接受过师范训练的人进入教师系统。也有学者将二者置于促进近代教师发展的两种重要制度的视角下来看待,认为正是由于多种形式的师范教育的培养以及教师检定活动的实施,促使清末以后,特别是民国中小学教育师资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迅速发展。如刘海燕和孙杰认为,山西在民国初期由于师范教育上采用多样的培养机构和严格的教师检定制度,共同推动了当时山西初等小学教育的快速发展[14]。多数学者认为民国时期小学教师中未受师范训练的人很多,且质量堪忧,而检定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师资的质量,其功能在于,“使未受师范训练者,一律加以检定,而就学识经验合格者,给予证书,使充当小学教员,是一种补助师资不足和防止过滥的有效办法”[15]。但在二者相互关系更深层面的研究,目前还是相对缺乏的,几乎没有学者从教师检定标准与师范教育培养标准的关系入手,去研究这两种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
2.厘清教师标准是认识二者之间关系的新视角
教师标准是教师检定制度和师范教育培养共同关注的根本性问题。在教师检定标准与师范教育培养标准的问题上,应该是相互参照,或者说是二者应该在基本标准上有着一致性和相通性的。但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是缺乏的。笔者认为应深入研究以下几个问题:①近代教师检定标准与师范教育培养标准是否具有一致性,即二者是否在制定过程中有着相互参照;②当时教育行政机构或政府在对二者关系的协调上是否在政策、制度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调整,如有,其效果如何?我国当前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教师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近代教师检定制度与当时师范教育之间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反映,所以深入研究清末以后教师检定制度与师范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为我们未来在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发展方面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曾崇碧.民初四川小學师资检定制度浅论[J].世纪桥,2009(07).
[2] 汪丞.理想与现实——中国近代小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
[3] 陈艳茹.中国近代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
[4] 石静.清末民初教师的任用与待遇[J].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6).
[5] 张汶军.教师专业化的初步尝试:民国后期小学“教师检定”的定制与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05).
[6] 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 郑晓芳.民国时期山西小学教师管理初探(1917-1937)[D].南京: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011(05).
[8] 徐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教师的管理制度研究(1927-1949)[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04).
[12] 浙江教育官报[B].1911(80).
[13] 北洋官报[B].1911(2827-2829)。
[14] 刘海燕,孙杰.1912-1927年山西初等小学教师培养机构及资格检定研究[J].史志学刊,2017(03).
[15] 罗廷光.教育行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
[作者:林钧(1975-),女,山西长治人,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畅肇沁(1962-),男,山西万荣人,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