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性格培养从陪伴开始
2019-11-18小单
小单
【李玫瑾简介】
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等。
李玫瑾教授是青少年犯罪研究专家,对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心理有深入的研究,在业界和家长圈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称职父母三要素
记者(以下简称记):众所周知,我国的《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明确规定了父母对孩子有监护和教育的义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父母没有履行应尽的义务,我们权且称这样的父母为“问题父母”。您认为这样的问题父母分哪几种类型?
李玫瑾(以下简称李):仅就亲子关系而言,问题父母分为三类,一是生而不养,二是养而不教,三是教而不当。其中,生而不养是最令人气愤的,孩子受到的伤害也最严重。
记:生而不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原因有二:一是父母自私,二是家庭贫困。无论什么原因,生而不养对孩子都是残忍的,应该从法律上制止,但这方面我国法律仍有欠缺。比如,父母生而不养,社会就应该介入,把孩子安置在养育院之类的机构中,并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但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来保证。
记:养而不教和教而不当是什么情况?
李:简单地说,养而不教往往是父母不缺钱,但对孩子缺乏教育的意识。教而不当则是父母缺乏相应的知识,对孩子的成长缺乏影响力。
记:那么,称职的父母是怎样的?
李:我认为,称职的父母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孩子一定要自己带。在孩子完全不能独立的时候给他快乐和舒服,当他依赖你的时候你才有教育他的资本,所以,父母一定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自己带孩子。每天陪孩子玩,每晚给他讲故事,哄他睡觉,他生病了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日久天长,父母就会与孩子建立情感的联结,而情感联结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第二,早期教育要恩威并施。孩子3岁前得到父母的照顾,这是恩;孩子3岁以后,父母要在孩子面前立威。这个“威”,不是让孩子惧怕,更不能靠打骂来立威,而是当父母板起脸来的时候,孩子要有所收敛,知道这是行为的界限。
第三,建立正确的观念。什么是“观念”?“观”就是眼耳鼻舌等感官知觉到的,“念”就是把知觉到的结合起来形成的想法。现在有很多高智商的人犯罪,他们不是没有知识,而是缺乏正确的观念。观念和知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是体系,而观念是随事而就的,因而大致上可以这样说:知识主要是老师给的,而观念主要是父母给的。
记:您能举例说明吗?
李:比如电视报道了一桩校园霸凌事件,父母在吃饭的时候讨论此事,孩子在听。父母的讨论不能仅限于愤怒、指责、感叹,而要向孩子传达这样的观念:欺负人是不对的,严重的构成犯罪,打架不值得提倡,同伴打闹要注意不能击打某某部位,被欺负时如何应对,等等,越全面越好。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场合形成的正确观念。
记:现在的年轻父母都非常忙,真的没办法每天陪孩子,又不能不工作,毕竟还要生活,于是请祖辈或保姆帮忙。请问这两种方式有哪些弊端?
李:我认为,在孩子6岁以前,父母一定要尽量多地陪伴孩子。父母在其他事务上做出一些牺牲是值得的,毕竟孩子的成长是家庭的重中之重。如果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就要冒孩子被溺爱的风险,除非祖辈具备充足的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如果请保姆一对一地照顾孩子,同样有风险,因为很难有人在一旁行使监督之权。
记:如果孩子从小缺少陪伴,后果是什么?
李:从小缺少陪伴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心理学界早在20世纪中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时,很多战争遗孤被送到孤儿院,他们长大以后有很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家的调查没有发现养育院有虐待行为。问题出在哪儿呢?深入研究发现,养育院有上下班制度,养育员照顾孩子是轮班的,因此孩子没有与养育员形成稳定的一对一关系。从那时起,心理学界开始重视对“依恋”的研究。父母和孩子是天然的依恋关系,如果把孩子交给祖辈或保姆抚养,孩子就会面临不断更换抚养人的问题,同样有可能在未来出现心理问题。要知道,心理问题有滞后现象,即早年的心理创伤会在青春期甚至成年期暴发行为问题,患心理疾病或者犯罪。
性格培养要趁早
记: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日益普及,“性格决定命运”已经成为父母们的共识,但学习成绩仍是父母最关心的。请问,性格和学习成绩究竟哪个更重要?
李:我认为性格更重要。有一个博士,学习成绩非常好,有一天突然说活着没意思,想自杀,他的导师、同学以及父母都拼命开导他。导师特意请他和其他同学一起吃饭,可是饭后他连宿舍都没回,直接从宿舍楼的窗户跳下去了!他在遗书中写道:“爸爸妈妈,对不起我走了……”一个已经学到博士的人心中只有自己,不会为别人包括他的父母着想,不愿意给父母养老送终,这么自私的人,学习成绩再好又有什么用?
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被父母捧着、宠着,只有别人顺着他的意思来,他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
李: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但自己要吃苦头,也会连累父母吃苦。因此,父母必须认清这一点,不能让孩子说一不二,唯我独尊。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记:对孩子说“不”,說说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您能举个例子给父母们示范示范吗?
李:拒绝孩子是有技巧的。在孩子3~6岁这个阶段,父母要舍得对他说“不”,但需注意四件事不要做:第一不要骂他,第二不要打他,第三不要在他闹的时候给他讲道理,第四不要走开,要陪伴在他眼前,给孩子一个态度。这个方法用在七八岁的孩子身上也完全可以。
记:比如孩子在超市闹着要买一件玩具,父母认为不应该买,孩子不依不饶,满地打滚儿,父母应该怎么做?
李:首先,拉着孩子的手或者抱起他往家里走,不要在外面管教孩子,更不要当着很多人的面训斥孩子。很多父母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孩子,等于给孩子做示范,以后遇到麻烦,孩子也喜欢当众发飙。其次,回到家把孩子带进卧室,把门关上,跟孩子一对一地交流。为什么要带进卧室呢?因为卧室里没有什么危险的东西。记住,即使没有外人,父母也不要打孩子,这是基本原则。此时父母不要给孩子讲道理,因为孩子的情绪不稳定,父母越讲道理孩子闹得越厉害。父母只需要看着孩子,明确地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要闹就闹吧。”然后坐在他对面,笑眯眯地看着他闹腾。如果孩子在地上打滚,脑袋碰到床角或凳子腿上,父母千万别去扶,一扶他会再撞,父母只需要表个态,用温柔的声音说:“撞得疼不疼啊?不疼自己接着撞,反正是你自己撞的,我不管。”孩子一看父母真的不管他,自然就不撞了。这个过程就叫较量。这样的较量只需要一次,孩子就知道闹腾没有好结果,以后他就不会再这样干了。
记:等孩子平静下来再跟他讲道理吗?
李:对,当孩子不再哭闹,父母就可以跟他讲道理了。方法是引导孩子把想法说出来,让他跟父母互动。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有什么想法,能不能好好跟我说?要是真的想要什么你说出来,告诉我想要的理由,你也要听听妈妈怎么说。”爸爸、奶奶、姥姥都可以这么做。孩子是依赖大人的,大人不能让孩子控制,但大人也不要欺负孩子,要给他表达的机会。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性格培养。
记:性格培养应该从孩子几岁时开始?
李:孩子在18岁之前是未成年人,未成年意味着心理不成熟。培养孩子性格在孩子成年前可以做,但是这18年的影响并不均等,最重要的时间是在6岁。
我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心理问题滞后反映。也就是说,6岁之前的问题可能会到12岁才出现,它有潜伏期。为什么会等到12岁才出现呢,因为12岁之前孩子还很弱小,没有能力反抗父母,到了12岁,智力、体力、认知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反抗父母也有了底气。媒体没少报道此类事件:父母管孩子,第二天孩子喝农药自杀;父亲不让孩子玩手机,把手机从楼上扔了下去,孩子立刻起身跳楼……这样的行为,几乎不可能发生在6岁孩子身上。所以,父母们要记住,培养孩子的性格,一定要趁早,最好在6岁之前奠定基础。
防范犯罪莫放松
记:请问李教授,父母应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谈性?
李:随着大众媒体的日益普及,孩子获得信息更方便了,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可以省事了,孩子有困惑可以自己搜索相关知识,但我认为恰恰相反,信息越发达,性教育越不可少,因为孩子搜索到的信息未必是正确的。关于性教育,不能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才开始,父母应该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就引导他建立一些观念,比如尊重女性、男女差别等。等孩子进入了青春期,父母不好意思当面谈,可以购买正规图书,供孩子私下阅读。
记:当下,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低龄化,您认为父母要采取哪些必要的防范措施?
李:没错,近些年,刑事犯罪低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且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趋向成人化犯罪。低龄化犯罪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为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提供了社会基础。我认为,学校法制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更重要。造成犯罪低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原因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处于一种不成熟、不稳定的状态,免疫能力相对较差,不仅缺少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而且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一些违法行为的引诱和侵蚀,他们在好奇心和寻找刺激的心理驱使下,容易上当受骗。此外,社会关爱和家庭教育也有欠缺:就社会而言,主要是歧视引发犯罪;就家庭而言,溺爱和缺少家庭温暖都有可能引发犯罪。
记:不少父母反映,现在有些中学生很讲哥们儿义气,喜欢拉帮结派、抽烟酗酒、打架勒索,故意放纵自己。在成年人看来,这些孩子已经处在犯罪的边缘,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李:中学生遇到麻烦通常不向长辈求助,这是他们心中自尊与独立意识决定的,但真正离开父母、老师的指导,他们遇事往往不知所措,会本能地寻找新的依赖对象。由于他们尚未广泛接触社会,新的依赖对象只能在周围寻找,这样,同性别、同地区、爱好相同的同龄人自然成为新的依赖对象。这种依赖伙伴,可达到无话不谈的程度。同龄人既然相互依赖,就有相互制约的问题。这种制约使得一些孩子一旦进入某个小群体,就不得不从众,当小群体出现偏差行为时,很容易相互感染,从而导致违法或犯罪行为的发生。一般而言,一旦未成年人结交到不良伙伴,对其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同龄人,为了获得友谊,他们没有是非标准,要是有一个孩子有不良想法,就有可能使其他孩子有同样的想法;用成年人的话说就是:孩子学坏是非常容易的。对于这类有潜在危险的小群体,家长要提高警惕,必要時积极介入。
记:如何介入?
李:最好的方式是与班主任联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淡化孩子对小群体的依赖。但要注意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粗暴地干涉孩子的私密交往。除了班集体,孩子还是需要知心朋友的。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