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水北调:千里水脉润中华

2019-11-18杨轶

中国水利 2019年19期
关键词:受水区通水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基础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战略工程,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自1952年起,经过50年充分论证,50多个规划方案科学比选,确稳了东、中、西3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构成我国“四横三纵”的大水网,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先后于2013年11月15日、2014年12月12日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在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支撑受水区和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供水量持续快速增长。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起点,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直辖市),总干渠长1432km。截至2018年12月,已不间断安全供水1461天,累计调水191亿m3,向4省(直辖市)供水179亿m3。东线工程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为起点,途经江苏、山东。截至2018年12月,工程连续5个年度圆满完成调水任务,累计抽水量311.39亿m3,调入山东水量31亿m3。

水质稳稳达标。通水以来,中线水源区水质总体向好,丹江口水库水质为Ⅱ类,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稳在Ⅱ类标准及以上,I类水质断面比例由2015—2016年的30%提升至2017—2018年的80%左右。东线工程水质稳稳在规划的Ⅲ类标准。

南水北调——引江济汉

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摄/刘铁军

有力支撑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水区供水格局,改善了城市用水水质,提高了受水区40多座城市的供水保证率,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目前,“南水”已经逐步成为沿线大中型城市主力水源。北京城区“南水”已占到自来水供水量的73%,密云水库蓄水量自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26亿m3,增强了水资源储备,提高了供水保障程度,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到1.2,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80mg/L降至120mg/L。天津14个区居民全部喝上“南水”,南水北调已成为天津供水的“生命线”。河南受水区37个市县全部通水,河北80个市县用上“南水”,江苏50个区县共4500多万亩农田灌溉保证率得到提高,山东胶东半岛实现“南水”全覆盖,汉江中下游4项治理工程效益持续发挥……

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改善修复区域生态环境。通水以来,北京市城区河湖水面净增550hm2,密云水库蓄水超过26亿m3,应急水源地地下水水位最大升幅达18.2m,平原地区地下水水位平均上升近0.8m。天津市地下水水位平均累计回升0.17m;天津海河水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地下水水位保持稳稳或小幅回升。河北省浅层地下水水位回升0.58m。河南省平顶山、郑州、焦作等城市水环境明显改善,受水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平均升幅达1.1m。生态补水效益逐步显现。2018年4—6月,中线一期工程利用汛期弃水向受水区30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累计补水8.65亿m3。河湖生态与水质得到改善,地下水水位回升,社会反响良好,生态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受水区通水南水北调
2022 年春季永定河全线通水工作正式启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迎来全线通水7 周年等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ncussion-symptom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concussion care seeking in a national survey of parents of middle-school children in the US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建设管理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
豫西集团江河公司一项合理化建议提案,通水电缆使用寿命延长10倍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胶东地区跨流域调水优化配置研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调水工程水资源配置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