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太奏凯歌 兴水谱华章

2019-11-18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中国水利 2019年19期
关键词:太湖流域太湖防洪

见 证

吴文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太湖流域水利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开辟了一条从人水相争向人水和谐转变,着力保护河湖健康、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道路。回顾走过的治水艰辛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到: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完善和丰富流域治水思路提供了根本指针;二是各级领导重视是流域水利改革发展取得突破的重要前提;三是科学的规划体系为流域治理管理绘制了基本蓝图;四是完备的法治体系是流域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五是创新的协调机制凝聚了流域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六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流域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

吴志平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二级巡视员

七十年沧桑巨变。太湖水利人不忘初心、开拓创新,取得的了辉煌的成就,我作为太湖水利工作者的一员,参与并见证了流域水利工作中许多的首次。1991年江淮大水后,首次全面实施流域性综合治理,基本建成流域防洪和水资源调控体系,并首次利用世行贷款用于防洪项目建设;首次开展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首次完成流域性立法工作,颁布实施《太湖流域管理条例》;首次开展流域水资源综合调度;在国内首次试行河长制并率先全面建立河长制等等。流域水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人水和谐

太湖流域因湖得名、因水而兴,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物产最富庶、航运最发达、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流域经济兴衰与水息息相关,经济发展始终贯穿着治水的主线。

新中国成立初期,太湖治理缺乏统一规划。1984年太湖局成立后,和有关单位在大量调查研究、长期科学论证、多年综合协调的基础上,提出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1991年太湖发生流域性洪水后,11项太湖治理骨干工程陆续建成,一举扭转了太湖流域河湖水系有网无纲、缺乏行洪骨干通道的不利局面,初步形成了北向长江引排、东出黄浦江供排、南排杭州湾并且利用太湖调蓄的防洪与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

进入21世纪,太湖流域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转变治水思路,《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太湖流域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及修编等基础性规划相继经国务院批复实施,规划体系逐步健全。环湖大堤后续等21项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工程列入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有12项建成并发挥效益,6项正在全面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环境改善三位一体的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工程体系已基本形成。

为民谋福,太湖流域治水兴水高潮迭起。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太湖流域应对了1999年、2016年等流域性大洪水,成功防御了“海葵”“菲特”“灿鸿”等强台风灾害,水旱灾害防御取得重大胜利,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水资源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太湖流域已经基本形成以长江、太湖-太浦河-黄浦江、山丘区水库及钱塘江为主,多源互补互备的供水水源布局。自2002年起实施的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有效保障了河湖枯水期用水需求,满足了枯季区域航运、生产等用水需要。同时,结合太浦河水质预警联动机制,及时有效处置了多起突发水污染事件。

水资源管理保护不断加强。大力推进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合理配置,严格取用水监管,全面推进水资源保护。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太湖局会同流域两省一市建立省际地区水葫芦防控工作协作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密切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向世界展现了良好的水形象。

率先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太湖流域片率先全面建立河长制的指导意见》等,建立了全国首个跨省湖泊湖长高层次议事协调平台——太湖湖长协商协作机制。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智慧太湖”项目加快推进,水利“一张图”、信息资源整合、水资源监测与保护预警等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积极探索创新流域水利科研协作模式,太湖局联合南京水科院、河海大学、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成立太湖流域水科学研究院。

依法治水管水更加有序。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于2011年11月起施行,以贯彻落实条例为重要抓手,加快配套制度建设,查处了一系列水事违法案件,全面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加大河湖管理与执法力度,全面开展小型水库督查暗访、重点领域及重大工程专项督查、河湖执法监管等工作,全面加强行业监管力度。

水利改革取得丰硕成果。流域协调议事机制不断完善。以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为平台,不断深化流域与区域、水利与其他行业的沟通、协调和合作,促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重大问题的协商和解决。创新建立并完善环太湖城市水利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积极推动形成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太湖流域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安全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今后一个时期,太湖流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全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太湖流域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太浦闸工程

太浦闸工程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太浦河进口,西距东太湖约2km,是太湖骨干泄洪河道及环太湖大堤重要口门控制建筑物,对太湖流域防洪及向下游地区供水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太浦闸建成于1959年10月,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对太浦闸进行除险加固,采用原址拆除重建方案。工程主要建筑物等级为1级。工程主要任务是防洪、泄洪和向下游地区供水。在1991年、1999年、2016年大洪水中,太浦闸工程防洪减灾效益十分显著。自2002年起太浦闸保持长年开启,至2018年通过太浦闸累计向下游增加供水239亿m3(年均14亿m3),有效改善了下游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猜你喜欢

太湖流域太湖防洪
2022年“引江济太”水量调度达6.08亿立方米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酸沉降背景下太湖流域碱基离子流失特征模拟研究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太湖三白
太湖流域典型桃园氮素投入特征及其对桃果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