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给桑次数对家蚕综合性状的影响研究

2019-11-18刘彬斌张智勇杜周和吴建梅刘俊凤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丝质蚕儿结茧

刘彬斌, 张智勇, 杜周和, 吴建梅, 刘俊凤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蚕业研究所, 四川 南充 637000)

栽桑养蚕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经济活动,改革开放以来,茧丝绸的出口创汇为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桑树成为退耕还林的主要树种之一,蚕丝业成为西部生态建设的支柱产业,栽桑养蚕已成为蚕区农民增收致富,脱贫奔康的主要经济来源[1]。伴随栽桑养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却大量涌入城市工作,新一代农民不愿回乡务农,剩下的基本是老弱病残,致使各蚕区栽桑养蚕从业人员普遍趋于老龄化[2],传统的栽桑养蚕模式由于技术性强,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劳动密集等原因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将给栽桑养蚕带来巨大挑战。面对这样严峻现实,省力化栽桑养蚕新技术及推广应用将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现状。

每日给桑次数是省力化养蚕模式研究的内容之一[9]。我们于2018年春秋两季,就养蚕一日二次给桑[10~11],一日三次给桑,一日多次给桑进行相关的研究。总结出一日不同饲育回数对养蚕各项性状指标影响,为推动养蚕少次给桑,逐步引导养蚕向高工效、低成本、高效益方向迈进提供理论参考。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家蚕品种:强健性新蚕品种造A×兰B,由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提供。

1.2 试验处理和方法

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一日二次给桑、处理2:一日三次给桑、处理3:一日多次给桑;处理1一日二次给桑每日食桑量与处理2一日三次给桑每日食桑量相同,处理3一日多次给桑每日食桑量不做要求,看蚕给桑。)。以一日三次给桑为对照,各处理区设4次重复,共12个饲育区。按照家蚕常规催青方法进行催青,蚕卵正常孵化后,各处理称量收蚁0.4 g。家蚕全龄幼虫按《中国养蚕学》中标准方法饲育[3~4],在4龄饷食36~48 h各个处理区计数400头蚕单独饲育至五龄老熟上簇,各个处理区上簇结束后7 d采茧进行分处理区调查,调查结果数据取各重复处理区的平均值。

1.3 调查项目

1.3.1 蚕期调查 蚕期调查蚕儿的整体发育情况、眠起整齐情况、蚕期病小蚕数、龄期经过、各处理区给桑叶量等。

1.3.2 上簇采茧调查 调查四龄蚕结茧头数、簇中死蚕头数、小区产茧量、万蚕产茧量、公斤茧粒数、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同宫茧数等。

1.3.3 蚕茧丝质成绩 调查蚕茧的粒茧丝长、解舒率、解舒丝长、粒茧丝量、干茧出丝率、光泽、纤度和洁净清洁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蚕期发育情况及生命力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给桑次数全龄经过和五龄经过差异不大,其中一日三次给桑的全龄经过和五龄经过略短于二次给桑和多次给桑蚕。一日二次给桑的全龄经过略长于三次给桑和多次给桑,二次给桑的五龄经过略长于三次给桑。三次给桑病小蚕发生较少,眠起一致,蚕儿发育健康整齐;二次给桑和多次给桑病小蚕数较多,眠起基本一致,发育较健康整齐。三次给桑死笼头数最少,二次给桑次之,多次给桑最多。对不同处理区蚕儿健康性而言,二次给桑四龄的结茧率高于三次给桑和多次给桑,三次给桑的虫蛹生命率高于二次给桑和多次给桑。

2.2 不同饲育回数各龄期发育经过调查

表1 不同饲育回数蚕儿蚕期发育情况及生命力性状调查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一日不同给桑次数各个龄期发育时期差异不明显,一龄、二龄、三龄和四龄经过时间基本一致,三次给桑的五龄经过较二次给桑和多次给桑略短,平均短4 h,三次给桑的全龄经过较短,平均比二次给桑短10 h,平均比多次给桑短5 h。可见不同饲育回数对稚蚕的发育时期并无影响,对五龄期和全龄经过而言,三次给桑影响较为明显,说明蚕儿均匀给桑充分饱食可以缩短其发育经过。

2.3 试验蚕茧质量调查

表2 不同饲育回数蚕儿各个龄期发育经过调查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一日不同给桑次数处理间结茧头数不同,三次给桑最高,多次给桑最低。通过比较发现二次给桑与多次给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二次给桑与三次给桑之间,三次给桑与多次给桑之间差异不显著。万蚕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等各项目成绩,一日不同给桑次数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万蚕产茧量、全茧量和茧层率二次给桑处理区较高,平均分别为16.33 kg,1.87 g,22.52%,多次给桑处理区全茧量较低,平均为1.80 g,三次给桑处理区的茧层率较低,平均为22.91%。同宫率各处理区之间无明显差异,二次给桑处理区最低,平均为0.50%,多次给桑处理区最高,平均为1.25%。死笼率多次给桑最高,平均为2.1%, 三次给桑最低,平均为1.13%。可见一日不同给桑次数对结茧头数的影响明显,并且不同的处理区之间影响明显,其余各项性状指标影响不明显。小区的结茧头数与饲育的家蚕品种、桑叶质量和饲育技术有关,强健性家蚕品种配套适宜饲育方法,给予良桑饲育是提高蚕结茧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2.4 试验丝质成绩调查

表3 不同饲育回数蚕茧质量调查情况

表4 不同饲育回数蚕茧丝质成绩调查情况

从各个处理区蚕茧的解舒率、粒茧丝长、纤度以及清洁净度等各项成绩(表4)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区家蚕蚕茧的各项丝质成绩无明显差异, 并且不同处理区之间雌雄茧的丝质成绩也无明显差异,可见一日不同给桑次数并不影响蚕茧丝质成绩。

3 讨论与结论

少次给桑是目前是省力化养蚕的有效途径之一[5~8]。但实际养蚕过程中,五龄期蚕儿桑叶使用量大幅增长,给桑劳动强度大,对人工投入造成极大压力,节省用工和劳力是目前养蚕考虑的重要因素[1]。

从试验结果来看,一日不同给桑次数蚕儿龄期经过差异不明显,其中三次给桑的五龄经过和全龄经过时间略短于二次给桑和多次给桑。不同给桑次数的结茧头数二次给桑与多次给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二次给桑与三次给桑之间,三次给桑与多次给桑之间差异不显著。二次给桑四龄结茧率高于三次给桑和多次给桑,三次给桑死笼数最少,二次给桑次之,多次给桑最多,三次给桑虫蛹生命率略高于二次给桑和多次给桑。不同饲育回数对蚕茧的各项丝质成绩无明显差异,并且处理区间雌雄茧的丝质成绩也无明显差异。

综合笔者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给桑次数对结茧头数的影响明显,对其他各项性状指标影响不明显,结茧头数与饲育的家蚕品种、桑叶质量和饲育技术有关,强健性家蚕品种配套适宜优良的饲育方法,给予良桑饲育是提高蚕结茧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此外,三次给桑对蚕儿五龄期和全龄影响较明显,说明蚕儿均匀给桑充分饱食可以缩短其发育经过,减少蚕儿感病发病的机会。

笔者试验调查一日二次给桑,一日三次给桑,一日多次给桑对家蚕各项综合性状指标的影响,其中主要调查了龄期经过、全茧量、茧层率和丝质成绩4个重要经济性状指标,可为省力化每日少次给桑在蚕桑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猜你喜欢

丝质蚕儿结茧
难题
蚕宝宝的魔法
难题
趣味问答
异想之旅
促进蚕儿生长发育整齐的措施探讨
从德普前妻到《海王》女主艾梅柏·希尔德Amber Heard荷尔蒙穿衣法
基于纳米TiO2开发的家蚕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可爱的蚕儿
日记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