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列遗产”视角的青岛海防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活化路径
2019-11-18钟行明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钟行明(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山东青岛 266071)
王 雁(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山东青岛 266071)
我国沿海地区保存了大量明清海防遗产,历经几百年的历史演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重要的遗产类型。近年来,随着“海洋强国” “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海防遗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学者对明清海防遗产进行了相关研究,对海防的起源和概念[1]、明清海防遗存的认定、分类[2]等有关海防遗产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大部分研究多称“海防遗存”,主要集中在对海防工程及设施的研究上,以卫、所城址及炮台等主体防务工程为主[3-6],涉及配套设施遗存的文章较少;且在研究中多关注强调单独类别的实体存在价值,忽略了其整体价值。对海防遗存所提出的建议主要是从遗产保护的视角,从保护策略方面入手[7-9],开发利用及活化较少提及。从研究视角来看,主要有聚落、文化线路、文物保护等视角,有文献提及可以把海防遗存作为一种典型的系列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但并未展开论述[10]。
山东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省份之一,是明清时期的海防重点区域,而青岛作为山东海防的关键组成部分,海洋地缘优势突出,战略位置显著。学者对山东及青岛海防遗产的研究,多从山东层面进行,单独研究青岛海防遗产的相对较少[11-15]。
一、系列遗产概念及特征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概念是随着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遗产类型的丰富和遗产认知的提升而产生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对遗产申报实践的回应。目前国内仅有少数文献对系列遗产的概念有所涉及。
(一)系列遗产的概念及演化
章玉兰把“系列遗产”概念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雏形期(1980-2004)、发展期(2005-2010)和成熟期(2011至今)[16]。在1988版的《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简称《操作指南》)第19条中指出,“缔约国可以将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系列文化或自然遗产一次性单独列入提名中,提供它们具有相关性,因为它们:1)属于同一历史-文化类型;2)具有同一类型地带特征的遗产;3)同样的地貌形态,同样的生物地理区,或同样的生态系统;而且必须是整个系列,而不是其中的某个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17]。可以看出,此时已提出“系列文化或自然遗产”的概念及内涵。此后的1992版、1997版、1999版、2002版的《操作指南》中均采用了此种表述。
“系列遗产”作为专有名词最早出现在2005版的《操作指南》第137段中,其定义为:系列遗产应包括几个组成部分,并属于:1)同一历史文化群体;2)具有某一地域特征的同一类型的遗产;3)同一地质、地形构造,同一生物地理亚区,或同类生态系统;同时系列遗产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其中个别部分)必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18]。这个时期的定义虽相对来说还较为简单,只对其组合性及共同特征作出说明,强调了系列遗产的整体性及整体的普遍价值,但总的来看,专有名词的出现和其规范化的表述都为遗产申报及日后的保护提供了诸多便利。
2011版《操作指南》中“系列遗产”的概念相较于2005版的《操作指南》发生了重大变化,表述内容更为详细具体,也更专业完善。“系列遗产”最新定义为[19]:
系列遗产应包括两个或者更多的相关组成部分,并存在明显联系,包括:
1)各组成部分应体现出文化、社会或功能性长期发展而来的相互联系,进而形成景观、生态、空间演变或栖居地上的关联性;
2)每个组成部分都应对遗产整体的突出普遍价值有实质性、科学的、可清晰界定和辨识的贡献,亦可包含非物质载体。最终的突出普遍价值应该是容易理解和便于沟通的;
3)与此一致的,为避免各组成部分过度分裂,遗产申报的过程,包括对各组成部分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遗产整体的连贯和管理上的可行性;
并且该系列作为一个整体(而非各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此定义自2011年完善调整后便一直沿用至今,与2005版相比,新版的定义强调了各组成部分的关联性,既关心整体,也重视部分的贡献与价值,在管理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系列遗产的特征
系列遗产与文化景观、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遗产运河、遗产线路都作为特定类型遗产,但在《操作指南》的附件3中并没有对系列遗产进行更为具体的阐释和指导。系列遗产作为新拓展的类型,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其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系列遗产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应该如何运用这一概念指导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1)是一种关联性整体。系列遗产并非各遗产部分的简单叠加和捆绑,而是具有某种关联性的整体,这种关联性更多情况下是无形的、抽象的、概念性的,是文化的、社会的或功能性的,这使得它在空间上不再局限于线或面的范畴,可以在空间上呈现离散分布,可以是跨区域的、跨国境的。
(2)是一种有效性整合。系列遗产需由两个以上遗产部分构成,各组成部分共同构建了突出普遍价值,多数情况下单列其中的一部分都不足以支撑突出普遍价值,它更强调整体的突出普遍价值,不必各个部分都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这样可以有效整合相关资源,使各组成部分都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3)是一种长期性演化。系列遗产组成部分的关联是一种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关系,应能体现一种动态的演化过程,各组成部分应能完整、系列、连续地体现各个时期的历史积淀。
(4)是一种多维性构架。系列遗产各部分关联的表征是景观、生态、空间演变或栖居地,而关联的具体内容是文化、社会或功能性,据此可理解各部分的关联构架有三种形式,分别是“文化性”构架、“社会性”构架和“功能性”构架[20]。在对系列遗产进行分析时,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入手,探索系列遗产最具特色的内容。
二、青岛海防系列遗产
(一)海防遗产作为典型的功能性系列遗产
结合现有海防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应当突破海防遗存的认知,提升到海防遗产的高度,不仅包含海防遗存,还应包含与海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防遗产是由分布在不同空间、地域的具有同质性的海防离散个体所组成,是物质实体与文化价值并存的具有整体价值的整体性遗产,各组成部分是为了维护海上及沿海地区的安全、抵御外敌侵扰而设立,彼此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海防遗产。从系列遗产的概念和特征来看,海防遗产是一种典型的功能性系列遗产,是由于海防功能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形成的。将海防遗产视为系列遗产来进行阐释,符合其内容和特色。
(二)青岛海防系列遗产的构成体系
青岛依山傍海地势险要,海岸线曲折绵长,且海岸线上海湾众多,水深湾阔,岛屿星罗棋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其独特的海防战略位置,历史上修建过大量海防设施,发生过众多海防历史事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海防遗产。
本文所指的青岛海防系列遗产时间上指明清两代及德租时期,空间指当前青岛市域范围。内容上,青岛海防系列遗产包括海防遗存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根据海防遗存的功能与军事的相关性以及文物遗存的特点,大致可将此阶段青岛的海防遗存分为海防工事、海防配套设施以及与海防相关的史迹三种类型[21](图1)。这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海防工事,就是指在海防防御及军事交战中起主要作用的机构及设施。明代的营、卫、所、司四级防御体系:即墨营、鳌山卫、灵山卫、雄崖所、胶州所、浮山所、夏河所、栲栳岛巡检司、古镇巡检司、逄猛巡检司及相辅的寨、墩堡等;清代在海防要塞所建的以火炮为主的炮台,都属于海防工事的范畴; 海防配套设施,作为一种辅助,不是防务体系中的主导,因配合海防工事而存在。比较典型的就是依托卫城及所城所发展起来的富有浓厚军事、生活或文化气息的附属建筑:仓廒、演武场、城隍庙、社稷坛等,由于明代户籍制特点,一旦划分职业便世袭不改,百姓需“各守本业”,所以军籍人需世代生活于此,城址内的社会化是必然,这些建筑的存在也理所应当。与海防相关的史迹主要指的是历史文化遗迹,沿海将士的旧居、祠堂、碑刻等都在此列,黄岛区的薛禄故居遗址、即墨区的陈俊故居就是典型。而海防遗产的非物质遗产部分主要包括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民俗、宗教、传统技艺等方面。
青岛海防系列遗产以海防功能作为关联,历经明清至20世纪初的漫长积淀,最终形成了青岛地区较有特色的海防景观以及城市文化,构成了丰富的青岛海防系列遗产。
(三)青岛海防系列遗产遗存情况
据统计,青岛目前现存的海防系列遗产遗存点共计53处,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市南区、黄岛区、崂山区、即墨区和胶州市;遗产种类多样,以海防工事为主,海防配套设施及相关史迹相对较少[22](见表1)。
从整个青岛市来看,海防遗存的保护现状并不乐观。当初的海防设施现都已弃置不用,城墙破损、炮台坍塌等情况非常普遍。部分遗存位于偏僻荒凉之地,杂草丛生,未得到妥善的安置,自然损坏严重;另有部分位于现在的居民生活区,人们保护意识淡薄,或人为破坏、或年久失修。另外,现存的海防遗存点中,“三普”新发现及未核定的遗存占到了近二分之一。
三、青岛海防系列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策略
青岛海防系列遗产是由呈离散状分布的50多处海防遗存以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一个整体,只有把其作为整体进行看待时其价值才得以最大化,对其进行保护时应以整体性思维进行思考,采取整体性保护策略。“整体性保护是指一种活态的文化保护,不仅保护历史建筑和城镇空间,更重要的是保护居住于其中的社会阶层,并通过适宜的环境与政策提供,使这些社会阶层连同他们所创造的制度、精神文化一起,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秩序中来”[23]。
1.廓清遗产内容,确定青岛海防系列遗产整体价值
详细调查青岛海防系列遗产构成,摸清家底,廓清青岛海防系列遗产的内容,围绕海防功能这一架构确定并准确阐述青岛海防系列遗产的整体价值,对现存海防系列遗产组成部分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评估,使各个遗产点与总体价值之间形成严密的逻辑关联,使后续的保护、利用与管理有据可循。
2.突破边界限制,统一制定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
青岛海防系列遗产的分布呈离散状态,散布于青岛各市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对海防遗产的保护措施和态度也不一致,如果各自为政,很容易造成海防遗产保护的不平衡。整体保护的策略要求突破行政边界限制,成立市级协调组织,根据海防系列遗产的整体价值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统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比如开展海防遗产专项立法、设置专项保护基金、成立多学科的专家委员会等。
表1 青岛海防系列遗产遗存
3.加强舆论宣传,鼓励公众参与遗产保护
青岛海防系列遗产散布各处且数量众多,规模普遍较小,单靠政府部门的力量难以全面保护,要想实现整体保护,就必须鼓励公众参与,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多途径扩大受众的覆盖面。既要从青岛海防遗产的价值、保护的重要性等进行正向的宣传教育,同时也要告知破坏遗产的严重后果,鼓励互相监督及违法行为举报,增强公众保护文物的意识,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物保护氛围,使更多的人投入到青岛海防系列遗产保护中。
四、青岛海防系列遗产的活化路径
遗产活化的概念最先是在建筑遗产领域提出的。1979年的《巴拉宪章》正式将这一概念定义为“为建筑遗产找到合适的用途(即容纳新功能),使得该场所的文化价值得以最大限度的传承和再现,同时对建筑重要结构的改变降到最低限度”[24]。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各类遗产传承的需要,遗产活化的概念逐步扩展到其他遗产领域,并被大家所广泛接受并使用。
青岛海防系列遗产单靠静态保护是不现实的,可持续发展才是长久之计,因此我们将遗产活化的概念引入到海防遗产中来。要在遗产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其独特的价值,寻找青岛海防系列遗产活化路径,让青岛海防遗产真正“活”起来,融入当代百姓生活。
1.拓展原有功能,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对青岛海防系列遗产的海防功能进行拓展,延续旧功能或加入新功能,以改变原有的静态保护模式,保护好海防系列遗产的同时,使海防系列遗产能与现代居民生活相关联,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变成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有温度、有活力的遗产,而不是冰冷的建筑、遗址或炮台。比如可以海防遗产为核心,规划设计海防遗址公园;散布村落中的海防遗产可设计成社区文化中心、村落标志性景观、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等。
2.重视海防非遗,增强遗产体验感知
充分利用青岛海防系列遗产中各种庙宇类建筑,举办特色庙会、民俗活动等,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促进海防文化更广范围的传播。重视与海防相关的民间传统节日,如妈祖文化节,扩大青岛海防系列遗产的影响力。发挥海防历史名人的激励作用,开辟海军将士纪念馆或进行专题讲座,为大家解读青岛海防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3.加强文旅融合,塑造遗产旅游品牌
遗产活化就是把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又对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没有负面影响[25]。以青岛海防系列遗产资源为基础,挖掘特色,提炼主题,把海防文化与旅游充分融合,开发海防系列遗产旅游产品,丰富青岛海洋旅游产品体系。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用VR、AR、影视等技术展现青岛海防系列遗产,增强可视性和体验性,打造核心和拳头海防系列遗产旅游产品,打造青岛海防系列遗产IP,形成海防系列遗产文化产业链,努力塑造青岛海防系列遗产旅游品牌。
结语
系列遗产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从其概念、内涵和特征来看,我国有很多遗产属于此种类型,如古瓷窑遗址、白酒酿造传统作坊、海防遗产、明清城墙等等。系列遗产是中国遗产“申遗”的一个重要角度和策略,也是国内许多功能型、主题型和概念型遗产保护与活化的重要视角。本文从系列遗产的角度对青岛海防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及活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是对系列遗产理论的探索性研究,也为海防遗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