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9-12-14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2期
关键词:遗产考古遗址

外刊选粹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2019年第2期

1969-1975年间的澳大利亚国家财产(与城市):一个重要的遗产现象

By James P.Lesh

导言

当澳大利亚工党领袖Gough Whitlam在1969年第一次使用“国家财产”这一词汇,尤其提到了城市保护的问题。Whitlam提出,“(自由党)应该将自己看作是国家财产的一个保管人,而不是清算者”。Whitlam的这句话日渐流行,成为了1973-1974年间对国家财产的最终版审查报告的开篇第一句话。

从坎伯当到布罗德梅多斯,Whitlam及其内阁主动挑起了对澳大利亚与其遗产之间关系的再定位。以遗产保护为名,尤其是城市中的遗产,从而使得遗产成为了一个联邦政府的议题,放诸于国家考虑。在此前的澳大利亚历史中,遗产从未获得过如此高的国家地位。

国家财产与城市

国家财产的理念与19世纪以来的民族国家和殖民化进程紧密相关。Whitlam及其内阁使用这个概念时既意指建成遗产,也意指了自然遗产。随着1972年11月的选举胜利,Whitlam政府从1973年5月开始便建立了国家财产的审查制度,从而将其带至国家公共话语层面。

1974年的《国家财产报告》将国家财产分为四类,即建成环境、自然环境、土著遗址及其它、文化财产。所谓的建成环境指的便是建筑和场所,自然环境指向动植物,而土著遗产则与新考古学运动相关,旨在理解土著人的史前史和遗物。在公共历史学家Paul Ashton和Jennifer Cornwall看来,通过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的评估,基于美学、历史、科学或社会价值,国家财产有效地建立起来辨识哪些是以国家之名视为有意义的遗产地点的标准,从而进一步成为联邦的国家财产登录制度。

国家财产的未来和城市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是被紧密连接的。Whitlam政府执政时期是整个澳大利亚遗产运动和面向城市的干预主义同时达到高点的时期。此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也在保护古建筑和历史财产。战后,主要由以国家为基础的国家信托主导遗产工作。1960年代晚期,许多活动团体得以建立。为了响应战后重建工作,这些活动家开始进一步呼吁遗产保护,并提升当地设施和在重塑城市自身的进程中强调更高的参与度。国家财产的理念也因此才在这种强烈的城市遗产热情当中被凸显出来。

识别出国家财产

Whitlam将国家财产概念带到公共话语的过程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情绪,这一时期也从而见证了日益增长的遗产扩张、遗产热情、遗产规范以及职业化公司化和遗产理论化。这不仅发生在澳大利亚,也包括了整个西方国家。正如David Lowenthal所描述的,新世界国家倾向于在参考欧洲传统或套用更临近的家园故事背景下重写它们的遗产叙事。这种不安同时影响到了国家财产的不同面向,并在Whitlam的新民族主义思想当中得到了统一。以这种新民族主义为目标,Whitlam开始追逐自然和文化遗产。但是,在这当中所使用的遗产一词也是一个混杂的概念——其过去经常在保护主义或精英阶层的考量之下,而Whitlam将国家财产和遗产转变为一件进步主义的事务,是属于所有人的,并不一定与传统建筑或历史小屋相绑定,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这种隐喻也正是与他的新民族主义理念相契合的。

一方面,国家财产在努力地彰显各个时代的精神。这种新民族主义是乐观的,充满希望的,与显示澳大利亚的世界地位这种民族热情相关。另一方面,国家财产也是矛盾的,尤其体现在其如何被置于公共话语当中。它既需要参照其它的国际权威,又要被放到一种本国生产的关照当中。

国家财产概念的落地

国家财产概念对于澳大利亚遗产而言依然是宽泛的。它混淆了定义,从而给出什么是必须保护的概念,也没有就遗产问题给出统一的表述,对界定历史的或建筑的、地方性的或民族性的价值也不给出特定的程序。国家财产的开放性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它鼓励了主动性,扩张了遗产保护的范畴并从而促进了遗产创新;但它也为遗产政策制定者、评估者和所有者带来了挑战。实际实践中,国家财产主要落地于特定的、面临着衰败或拆毁的地域。

最初,Whitlam的国家财产概念在满足公众想象方面也是失败的。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干预主义的倾向。1969年的《悉尼晨间通讯》指责Whitlam“相信生活在堪培拉的公务员就可以比生活在当地的穷苦无知的农民更好地规划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班”。这一言论反映的是1960年代晚期以来对城市规划的大范围抵制。

Uren在1973年的选举当中开始将国家财产理论与城市遗产结合起来。通过遗产(政策),他有两个先决任务:城市内部的保护和悉尼湾的前滨。这与他“尊重自然和人为创造物”的思想相呼应。在Uren将国家财产理论转变为“蓝山的景观、悉尼湾的前滨、柠檬桉的树块”时,Whitlam也回应称“我们必须得比这限定得更为明确!”随即而来的国家财产审查开始正式将国家财产从一种运动带到了现实的遗产政策层面。为了体现Whitlam政府赋予人民更多话语权的理念,建立一种参与式城市主义的典型,审查的事项部分通过递交申请书来完成。先在报刊上刊登广告,随后收到了650份申请,其中超过200份都与城市遗产有关,均是由地方、国家和联邦政府、机构、专业组织、活动小组、国家信托、学者及其他人来书写。正如Hope所说的,“‘国家财产’的概念并不难以把握,有许多不同的观点都可以套用在它身上”。在遗产活动家们看来,国家财产的范畴在实践中其实是没有限制的。

结语

Whitlam的国家财产是一次在澳大利亚遗产问题上政府和公众参与的高潮。它与澳大利亚遗产运动的需求紧密相关,并随之影响了一批政治家、城市规划学者,以及随即而来的审查申请。今天,澳大利亚再一次不再独立于国家遗产机构。与一种进步主义式的政治相关,国家财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与遗产的普及化、管理和规范化相关,并形成了余后数十年间的遗产制度。它最终以一种限制性的遗产登记制度告终,但它仍然为遗产提供了一种一网打尽式的视角,至今仍有回响。

(王思渝 节译)

国外资讯

UNESCO遗产基金会资助古帕玛库景观(多哥)评估破坏程度

2018年8月,一场瓢泼大雨袭击了多哥的东北部地区,对此UNESCO发起一项针对世界遗产项目古帕玛库景观的紧急任务:评估大雨破坏的规模,包括对世界上最为珍贵的建筑结构——以“库塔马库”地貌闻名的两层泥质塔式住宅造成的影响。

这项任务集结了3位国际专家和4位国内专家,先后走访Bassamba,Warengo, Pimini 和 Nadoba村落,并与当地的Batammariba群众、Kéran的地方长官、多哥文化部部长和国家气象中心的有关人员进行协商。

调查结果显示,暴雨导致库塔马库式房屋部分或完全的倒塌,导致了粮食及牲畜的损失和农作物的减产。此外,当地群众还遭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例如为了纪念Batammariba的男性祖先,库塔马库式房屋内设立的祭坛受到了损坏。

此外,专家小组还建议建立紧急反应预案,准备标有库塔马库各个地点的地图,抑或和国家气象服务机构合作建立预警机制。

连接实践研讨会在巴黎 ICOMOS总部召开

2月7日至8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ICOMOS总部召开ICOMOS和IUCN联合参与的连接实践项目第三阶段研讨会,会议由Christensen基金会赞助支持。连接实践项目旨在探索、认知并创造能够梳理并有效支撑世界遗产地自然、文化和社会价值之间内在关联的新方法。承接连接实践项目的前两个阶段,第三阶段将继续探索在实际干预和建立新型机制的过程中,吸取前期的经验教训,以实现农业和生物文化实践的积极效果。

连接实践项目第三阶段的一个特定目标就是在各类机构之间建立新型而强有力的合作关系,以期加强互相之间的理解与合作。该项目促使IUCN、ICOMOS和它们的合作伙伴检验一个观点:在观念和实践中,对于《世界遗产公约》及其他内容中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表述和界定的转变,以及在遗产地的层面,协助其制定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策略。第三阶段将尤其关注具有生物文化性价值(农业、渔业、贝壳类采集等)的景观,并检验参与机构所强调的三个问题:如何更好地理解遗产地的文化-社会生态学系统?如何巩固/强化遗产地的生态恢复力?如何将知识融入改进后的管理系统?

2019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管理国际培训课程公告

2019年9月9日至30日,城市地区文化遗产减灾委员会、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即将在日本开设第14届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管理国际培训课程。该课程是UNESCO主导的关于文化遗产与风险管理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合作方为UNESCO、ICCROM、ICOM和ICOMOS/ICORP等组织机构。

文化遗产受损于自然和人为制造灾害的频率在不断上升。近期案例包括2017年墨西哥中部地区的地震,2016年意大利和缅甸中部地区的地震,还有冲突仍在持续的利比亚和也门地区。这些灾害不仅会伤害到遗迹、考古遗址和城市历史街区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还会对博物馆藏品、宗教器物或其他对于当地社区意义重大的人工制品等实际使用的遗产对象在内的可移动文物造成破坏。上述现象要求进一步整合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措施,加快对遗产地、博物馆及其馆藏品在灾害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的风险评估。此外,有限的人力和财政资源要求专家与机构之间进行更为紧密的合作,以此来应对遗产地、博物馆和外部代理机构所遇到的灾害。鉴于上述议题和挑战,第14届国际培训课程将聚焦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应对灾害的综合保护举措。

为了非洲的可持续发展与和平保护跨越国境线的遗产项目 第一届地区会议在科特迪瓦举办

2月11日至15日,以“有效管理非洲地区跨越国境线的遗产项目”为主题的第一届地区会议在科特迪瓦的Man城市举办,该城距离宁巴山自然保护区约有100公里。而宁巴山自然保护区是非洲地区第一个跨越国境线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

活动由荷兰信托基金赞助,其主要目标是交换和分享在管理非洲地区多样的跨越国境线、跨国遗产项目的知识与经验,包括传统知识的应用。非洲地区共有来自20个国家的60位代表、40家参与非洲地区遗产管理的机构出席会议。会议期间,专家、遗产地管理者、技术和经济合作方、学术机构和个体代表经讨论商议,形成29份工作文件。

而且本次会议提供了一次绝佳的讨论机会,讨论对象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跨越国境线项目的现有及计划保护方案。遗产项目包括马洛蒂-德拉根斯堡跨国公园(南非、莱索托),W-Arly-Pendjari区域(贝宁、布基纳法索、尼日尔),Sangha Trinational(喀麦隆、刚果、中非共和国),宁巴山自然保护区(几内亚、科特迪瓦)和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赞比亚、津巴布韦)。此外,专家还讨论了最终可能被扩展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非洲遗产地,分析了世界遗产大会在提升跨越国境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并梳理出提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跨越国境项目管理的重点。

黑山科托尔开设遗产影响评估课程

关于世界遗产地内部或邻近区域项目如何制定决策,该议题在2018年12月ICCROM在黑山科托尔开设的关于遗产影响评估课程中引发了讨论。

参加培训的27名学员,来自欧洲东南部6个国家。在评估项目的影响方面,这些国家均面临着不断增长的需求,因为通过评估,可以帮助制定对遗产地产生潜在积极或消极影响的发展项目的决策。课程目标为提升学员(与会代表)的沟通能力,将他们基于遗产价值、清晰且稳健的评估方法所形成的建议分享给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此外,课程还强调:对于项目来说,提供替代解决方案的前瞻性意见极为重要,有助于增加遗产地和当地社区的效益。世界遗产项目“科托尔自然与文化历史区”亦被学员作为案例——研究在核心区和缓冲区等区域发展建议的实施情况。

罗马埃及学院举办ICCROM非洲专家会议

2019年1月9日至11日,位于罗马的埃及学院举办保护文化遗产的ICCROM非洲专家会议,会议就如何让非洲青年参与文化遗产相关工作讨论了几个潜在的发展方向。

会议期间,来自15个机构的15位专家讨论了如何在非洲地区设计一个极具影响力的项目,来吸引青年参与遗产的各项工作。非洲专家会议受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启发,尤其是城市和社区的可持续、性别平等、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等发展目标。此外还引用了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我们想要的非洲”的有关条文,该议程致力于挖掘非洲在发展、文化与和平等方面的潜力。

ICOMOS发布2019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乡村景观

2019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为“乡村景观”,与2019年10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办以乡村遗产为议题的ICOMOS科学学术座谈会相关。今年国际古迹遗址保护日为国家和国际科学委员会提供了一次认知机会,尤其是在提高乡村景观相关性、保护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保护所产生的益处,以及乡村景观如何和可持续发展相互关联等方面。此外,在这一主题下,国际古迹遗址日当日的活动还意味着一次机会:建立并促进与社区之间的联络,了解在保护过程中机构参与界定、设立、发展和丰富乡村景观的表现。

澜湄六国专家共商文化遗址保护合作

3月19日至21日,澜湄国家文化遗址管理培训班在缅甸蒲甘开班。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文化遗址保护专家在此交流文化遗址保护经验与管理办法。

缅甸宗教事务和文化部长昂哥在澜湄国家文化遗址管理培训班开班式上致辞表示,丰富的文化遗址是澜湄国家的财富,每个国家的文化遗址都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作出了重要贡献。培训班将强调保存、保护和管理文化遗址的重要性,为澜湄大家庭的下一代呈现价值无可估量的文化遗产。中国驻缅甸大使洪亮介绍说,文化遗址管理培训班是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下开展的重要合作项目,旨在为六国专家提供交流平台,分享文化遗址保护经验,共同提升文化遗址管理水平。澜湄国家就文化遗址保护加强合作,传承共同文化记忆,将深化澜湄国家友好关系,巩固传统友谊。

文化遗址保护合作也是中缅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方正在全力帮助缅方开展蒲甘佛塔修复、古城申遗勘测与规划,并积极参与若开邦妙乌古城遗址的申遗、保护和开发。

“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亮相乌兹别克斯坦

2月22日,由中国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幕。

从2009年开始,王建新教授率领的西北大学考古团队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考古学家合作,在西天山地区开展联合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他们的目标是寻找西迁中亚的古代月氏人的考古学文化。这项工作是从2000年开始在我国境内东天山地区开展的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课题的延续,10年来中乌联合考古队在开展大范围系统区域考古调查的基础上,先后选择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撒扎干遗址和拜松市拉巴特遗址进行科学精准的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新资料。

据了解,经过双方考古学家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已经初步确认了古代康居和月氏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特征及分布范围,在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此次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展出了120件组文物和40余幅照片,通过展览向国际社会展示中乌考古合作研究的阶段性新成果,在乌兹别克斯坦社会各界产生广泛影响。(来源:《中国文物报》)

国内资讯

四部门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近日发出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确定了15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本批公布的15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别是:井冈山片区、原中央苏区片区、湘鄂西片区、海陆丰片区、鄂豫皖片区、琼崖片区、闽浙赣片区、湘鄂赣片区、湘赣片区、左右江片区、川陕片区、陕甘片区、湘鄂川黔片区、晋冀豫片区和苏北片区。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是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国家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史实为基础,以革命文物为依据,以党史文献和中共党史研究最新成果为参考,依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部分抗日根据地,经过深入研究和部门协商而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涉及20个省份的110个市、645个县。有关部门将适时公布其他批次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国家文物智库建设工作启动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日前,国家文物智库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对国家文物智库建设作出规划和实施安排。

国家文物智库以集聚文物系统内外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力量为基本形式,以健全文物调研工作机制、提升文物政策理论研究水平、服务文物事业改革发展决策、加强文物行业依法行政为目的,以与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相关的战略研究、形势分析、决策参考、规划设计、改革谋划为主要内容,旨在培育一批高质量的国家文物智库基地,聚合一批高水平的文物智库专家,打造文物行业多样化对话研讨平台,服务文物领域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国家文物智库由国家文物智库基地、文物政策调查研究联系点、文物政策研究智库专家组成。

我国将投入3亿元开展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保护利用工作

自2019年起,我国将在十年内累计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开展迄今为止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的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据介绍,目前布达拉宫宫藏在册的汉、藏、满、蒙、梵等多文种珍贵古籍文献近4万函,基本涵盖了藏民族古籍文献的所有形式,内容可大致归纳为经藏、律藏、论藏等三藏典籍;大、小五明;佛本生传记;各语种医药学、史学、戏剧;各类志书、目录等。这批古籍文献主要存放在灵塔殿、佛殿、经堂、部分殿堂及数间古籍文献库内。1970年代布达拉宫组织成立古籍文献整理小组,保护修复了部分古籍文献,整理出版了四部古籍文献文集目录。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利用这些珍贵古籍,西藏结合布达拉宫古籍文献实际情况,开展了原有古籍目录电子版的录入、整理以及数字化工作,组织编制了《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预可研报告》,并提请列入中央财政10年周期专项资金支持。目前这一报告已获得批复。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工程整体实施方案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项目主要分为古籍文献可预防性保护、抢救性保护修复、数字化保护、展示利用四个部分。整体实施方案计划于近期完成,目前前期的古籍文献普查及汉藏双语登记工作已经开始进行。

第五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开始申报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开展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据了解,此次申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各省级农业农村行政管理部门筛选推荐,农业农村部汇总后遴选确定。申报工作2019年4月1日截止。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

2012年起,原农业部启动中国重要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并先后分四批认定了9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根据通知,申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需满足以下要求:1.历史传承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生产功能,为当地农业生产、居民收入和社会福祉提供保障;2.蕴涵资源利用、农业生产或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传统知识和技术,具有多种生态功能与景观价值;3.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蕴含劳动人民智慧,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4.面临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生物入侵等自然因素和城镇化、农业新技术、外来文化等人文因素的负面影响,存在着消亡风险。

国家文物局在广州召开文物立法工作座谈会

2月22日,国家文物局在广州召开文物立法工作座谈会。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司法部立法一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文旅部政策法规司,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旅厅,广东省发展改革、公安、自然资源(海洋)、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渔政、水下考古等部门和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介绍了近年来《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情况。司法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文物立法工作对文物保护利用功不可没,下一步将与文旅部、国家文物局密切合作,加强文物立法研究,保障《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如期完成。文旅部政法司、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旅厅和有关部门结合《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对做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2019年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

2月25日,2019年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水下文化遗产相关各省级文物主管机构以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的代表,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相关高校和中央在京科研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会上发布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工作2018年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相关负责人汇报了深海考古探索、甲午海战沉舰调查、上海“长江口II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庙岛群岛海域水下文物资源普查、中沙塞林港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等5项重点工作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总结讲话中指出,2018年,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精心组织协调和各省文物部门及业务单位通力协作下,大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绩显著。“一带一路”考古和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稳步推进,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制度建设和基础工作显著增强,科技引领和学术研究作用凸显,重大发现提振行业影响力。同时也进一步指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存在的各项问题,要求2019年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家大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基地建设,筑牢事业根基;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业务水平;摸清资源家底,抓好重点项目。

会议期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山东大学合作协议签字暨揭牌仪式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举行。本次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中沙合作塞林港遗址考古发掘再获重要发现

截至2019年1月22日,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沙特国家考古中心联合组队,对沙特塞林港(Al-Serrian)遗址开展的第二次联合发掘顺利结束,发现大型建筑遗址,调查、测绘一批珊瑚石墓葬,通过水下考古发现并确认了泊船的海港和出入港湾的航道,发现为港口提供淡水资源的季节河,同时出土包括中国瓷器在内的诸多文物精品,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本次考古工作,亮点之一是田野考古、水下考古、遥感考古三位一体,从陆地、海洋、空中对塞林港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取得超乎预期的成果。陆地考古方面,发现成片的大型建筑基址(其中一座可能为清真寺),并发现排列有序的珊瑚石墓群;水下考古方面,确认了港湾与航道,究明了塞林港建港之缘由;遥感考古方面,利用无人机航拍,发现并确认了被流沙掩盖的古代季节性河流,解答了塞林港选址于此的重要缘由。亮点之二是常规考古手段与科技新方法相结合,大大拓展了考古学研究的视野。本次考古工作将传统的田野考古方法与无人机航拍、遥感考古、环境考古、数字测绘与3D技术结合起来,为全方位研究塞林港人文历史与地理信息提供了重要途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的碑刻拓片技术,也在本次考古工作中大放异彩。中方队员制作的碑文拓片,使得因风沙侵蚀而漫漶不清的碑文变得清晰可读;同时碑铭释读也为了解遗址的年代、族群和宗教贸易背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线索。 本次发掘是中国国家文物局与沙特王国旅游与遗产部合作、对塞林港遗址开展为期五年的联合考古发掘工作的组成部分。此前的2018年3-4月,中沙考古队对塞林港遗址开展第一个季度的考古工作,确认塞林港遗址为一处重要的朝圣贸易港,遗址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据墓葬碑刻考证,其年代分别为公元990年和1029年。

宁波“小白礁I号”沉船保护修复(I期)通过验收

2019年1月9日,浙江象山“小白礁I号”沉船保护修复(I期)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渔山海域的“小白礁I号”,首次发现于2008年,于2012年、2014年分别完成船载文物和船体发掘。这是一艘沉没于清代道光年间、从事海运贸易、具备远岸航行能力的木质帆船,有着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为研究清代贸易史、造船史、航路航线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2013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小白礁I号”沉船现场保护与保护修复(I期)项目立项。根据计划,“小白礁I号”沉船整个保护工作拟分为现场保护与脱硫脱盐、脱水定型、拼装复原三大阶段,其中2014-2018年主要开展的是现场保护与船体脱硫脱盐工作,即保护修复(I期)项目。专家一致认为,“小白礁I号”沉船保护修复在运作时秉持“保护与发掘并重、保护与展示并举、多学科介入、多团队合作”理念,注重保护工作的平稳有序、科学严谨与开拓创新;项目“组织管理到位,工作开展规范,学科合作充分,基础研究扎实,档案资料齐全”,是“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标志”,为国内外的出水船体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8年以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提前开展了“小白礁I号”沉船保护修复(Ⅱ期)脱水定型实验和相关方案的编制工作,以争取尽快申报并组织实施。

“南海I号”保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项目通过广东省文旅厅验收

3月6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组织对“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2013-2018年度)验收结项。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海I号”保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项目团队汇报了2013-2018年期间“南海I号”保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项目的整体工作情况,展示了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专家组实地考察了“南海I号”保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工作,在查看了船体保存状态、正在进行稳定性保护的出水文物、审阅保护工作记录和阶段性报告后,充分肯定了“南海I号”保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项目的工作成绩,认为保护工作前期筹备细致充分,保护方案科学合理,针对船体开展的科研分析系统有效,为船体及船载文物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并评定为优秀。此外,专家组还建议尽快开展后续保护工作。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悬空卧佛造像保护工程竣工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悬空卧佛造像系创作于晚唐时期的一尊巨型石刻,为国内罕见的悬空卧佛造像。受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卧佛基体岩石与彩绘颜料层均存在严重病害。 2015年起,在国家文物局、 重庆市文物局、合川区文化委员会、钓鱼城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支持和帮助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悬空卧佛的病况、病因与保护技术进行详细勘察、分析检测及前期试验研究,编制了《重庆合川钓鱼城遗址悬空卧佛保护加固方案》。2016年方案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核。保护工程施工单位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设计施工一体化);监理单位是甘肃经纬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4月-2019年1月,针对岩石基体和彩绘颜料层保护加固问题的悬空卧佛保护工程开始实施。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性保护修复,并对保护效果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确保保护效果和安全后,明确工艺流程,再全面实施悬空卧佛的表面除尘、脱盐、空鼓灌浆、裂隙修补、残缺修补、锚固、岩石加固、彩绘起甲回贴与粉化加固等保护工作。2019年1月25日,保护工程通过专家验收,1月26日卧佛正式对公众开放。

北京电影制片厂近现代建筑群修缮保护启动

2月20日,北京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北影厂”)近现代建筑群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中影集团、北影厂、北影厂保护建设工作委员会以及国家文物局、国家电影局有关负责人,文物老专家和北影老艺术家代表及施工单位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 北影厂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电影事业的重要文化地标。2007年,北京市规划委和北京市文物局共同发布了《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将北影厂建筑的主楼、东楼和西楼列入其中。 此次修缮,从方案设计到工程启动,中影集团和北影厂在前期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根据保护修缮设计方案,修缮范围为北影厂南区近现代建筑群,包含北影厂主楼、录剪楼、洗印楼等,修缮面积约1.2万平方米,工期计划503天。修缮工作将按照“保护优秀建筑、传承电影文化、合理使用建筑功能”的理念进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推动科研院所与高校优势互补,产、学、研相结合,3月15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平台与实践基地,共同进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与展示利用、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关键技术、文物分析检测平台等方面的合作研究与建设,联合申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与展示利用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双方约定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急、难、险、重”任务为突破口,建立双方互聘兼任/兼职教授及研究员的人才交流机制,联合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联合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为文物博物馆系统培养优秀人才。此外,双方还将定期举办专题国际会议,促进国外相关前沿技术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应用转化。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地点考古2018年度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的黄河西岸。城的初建时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废弃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早期阶段城址。

石峁城址为以皇城台为核心及内、外两重石砌城垣的结构,城外还分布有数座线性分布的“哨所”类建筑遗迹,构成石峁外围的“预警”系统。它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多元性的再反思,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形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012年迄今,陕西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外城东门址、内城韩家圪旦高等级墓葬区、城外樊庄子“哨所”等地点。其中外城东门址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筑造技术先进,由内、外两重瓮城、门道、包石夯土墩台、门塾、马面等设施组成,周边地层及遗迹中出土了玉铲、玉钺、玉璜、牙璋、陶器、壁画和石雕头像等重要遗物。

皇城台考古工作启动于2016年,迄今持续三年,主要集中在东护墙北段上部、皇城台门址和顶部大台基区域。

皇城台为一处四围包砌石砌护墙的高阜台地,是石峁城址内城和外城重重拱卫之核心区域,三面临崖。根据发掘结果,皇城台整体呈顶小底大的“平顶金字塔”状,石墙砌护的总高度超过70米,高大巍峨。皇城台底部面积约24万平方米,顶部面积约8万平方米,台顶平整开阔,大型夯土台基(大台基)、“池苑”等重要遗迹分布其上。皇城台门址是目前顶部确认的唯一一处城门遗迹,扼守在皇城台与外界相连的山体马鞍部,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保存良好。自外而内由广场、外瓮城、南北墩台、内瓮城、“主门道”等构成。此外还在皇城台台顶附近发现了一处规模惊人的大型制骨作坊。新发现的30余件石雕作品,内容可分为符号、人面、神面、动物、神兽等,体现出成熟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种种迹象表明,皇城台系石峁城的最核心区域,当已具备早期“宫城”性质,或可称为“王的居所”,是目前东亚地区保存最好的早期宫城。八年来的考古工作表明,以皇城台为核心,内、外城层层设防、众星拱月般的城垣结构奠定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古代以宫城为核心的都城布局。

浙江德清发现良渚文化玉器加工作坊遗址群

中初鸣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中初鸣组,距良渚遗址群约18千米。遗址发现于2000年,2015年被纳入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从崧泽到良渚”。为了进一步明确遗址范围、年代及性质等问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德清县博物馆于2018年4-12月对其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发现和清理良渚文化土台、墓葬等遗存,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大量带切割痕迹的玉料,部分玉料已切割成玉锥形器的雏形;另外出土了大量玉器半成品——锥形器、管、坠、隧孔珠等,还出土了燧石钻头、磨石等加工工具,结合良渚其他遗址的发现,可证明中初鸣遗址是一处玉器加工场所。

中初鸣遗址与其西南1公里的杨墩遗址均为良渚文化晚期的玉器加工作坊,在两者中间的田板埭遗址也采集了玉料,说明该区域存在由多个加工作坊组成的玉器加工作坊群。

德清中初鸣和杨墩玉器加工作坊群,面积大,年代明确,虽然产品原料、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以玉锥形器、管等小件玉器为主,但生产规模大,是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玉器加工作坊群遗址,对这一时期生产经济模式的研究,以及玉料来源、产品流通的人群和社会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遗产考古遗址
三星堆遗址
神秘的地下遗址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遗产怎么分
千万遗产
遗产之谜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