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胡里山炮台功能探析
2019-11-18马志勇厦门胡里山炮台管理处福建厦门361005
马志勇(厦门胡里山炮台管理处 福建厦门 361005)
杜志杰(厦门胡里山炮台管理处 福建厦门 361005)
胡里山炮台始建于1894年[1],位于厦门岛南岸,扼守厦门港南水道咽喉,北邻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其他三面环海,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厦门港最为倚重的海防要塞,历史上有“八闽门户,天南锁钥”之称。炮台结构保存完好,是研究清末海防要塞建筑的珍贵实物。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尝试从炮台的选址、布局、避弹和功能入手,对炮台的功能作初步剖析。
一、炮台选址分析
南水道是厦门港的主水道,其最窄处位于漳州大磐角镜台山与厦门演武(今演武观景台)之间,两者相距约4.2千米。镜台山一侧建有屿仔尾炮台,而演武一侧由于地势较为低矮平坦,潮湿积水,易攻难守,不宜建造炮台。
演武周边沿海一线有胡里山海岬一座,地势较高,由北向南延伸入海。山体呈条状,视界开阔,南北狭长的山体有利于防止步兵直接冲击和舰炮瞄射;山形地势坡度较大,利于排水和防洪,也利于军械、兵营保持干燥。胡里山炮台距屿仔尾炮台距离也较近,仅相距4.8千米。因此,胡里山是修建新式海防炮台的理想场地。
二、炮台布局分析
胡里山炮台由德国陆军工程师汉纳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1855~1925年)设计,参考当时欧洲先进的炮台筑造技术,借鉴棱堡和欧式地陷炮台风格[2]。胡里山炮台外围为半城垣式结构,内部为半地堡式结构,主要建筑材料为闽南地区盛产的花岗岩条石。炮台由南向北按功能布局可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三个部分,总占地面积约1.3公顷,各区分工明确,交通完善,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要塞(图1)。以下是对各个区域的详细介绍:
(一)战坪区
战坪区是整个炮台的核心区域,由2个28生克虏伯大炮炮位和2个15生克虏伯炮炮位组成。发射阵地外围有一圈由战坪区延伸至官厅区的深约2米,宽3.4米的壕沟和配套的半月形单兵掩体。战坪区主要建筑材料为花岗岩石条,台面为下覆钢板的三合土层。战坪区由顶至下分为三层结构,顶层为主副炮位,中间层为作战室和供弹室,底部为暗道和子弹药库。以上各部分都有地下通道相沟通,且地下通道由战坪区一直延伸到后山军火库。
(二)兵营区
兵营区由一栋二层官厅和二十二间营房组成,主要建筑材料为花岗岩石条,厚0.45米。官厅是炮台台长起居和军事指挥部署所在地,营房是驻守士兵宿舍。兵营区呈品字形天井窖式布局,建筑高度整体略低于战坪区。
(三)后山区及城墙
后山区是整个炮台的制高点,山顶海拔约38米,植被茂密,建有瞭望台,也是原军火库的所在地。后山外围沿山势筑有城墙,建筑材料为花岗岩石条,墙体厚度为1.8米~2米,墙高6米左右。城墙筑有观察所、射击垛口,是保护炮台的最后一道屏障。炮台内外各部分均有暗道相互沟通,能够确保物资输送通畅,驻守官兵守退自如。
三、炮台防御解析
(一)隐蔽措施
胡里山与周边山势连为一体,植被繁茂、巨榕参天,从外部难以一窥炮台究竟,隐蔽效果甚佳,为炮台和驻守官兵提供了天然保护层。此外,建成时炮台周边人烟稀少,植被丛生,不易被辨识,军舰从海上难以瞄射。炮台内、外部则有多条暗道,便于攻守和人员、物资输送,为克敌制胜、提升驻守官兵士气和信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避弹分析
胡里山为南北狭长型山体,而战坪区近似以一个半径约30米的半圆形结构伸向海岸,不仅目标“矮”“平”“小”,其东、南、西三个方向为陡崖。舰炮多为线膛炮,弹道相对平直,射击后弹道低会打到正面山崖,弹道高会擦顶而过,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战坪区直接中弹的概率,提升了阵地的安全系数。体现了典型的棱堡设计思路,且又因地制宜巧妙地将地形环境加以利用。
官厅区建筑整体高度比战坪区略低,水平通视效果差,隐蔽效果佳,既可有效防炮击又可以让驻守官兵躲避炎炎烈日,增强了兵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后山区总体处于自然状态,树木茂密,炮台军火库就隐藏在后山反斜面,极为隐蔽,处于舰炮射击死角,有效保证了军火库的安全。此外,军火库的设计中也考虑到避雷措施,在其东西两侧设避雷针两根,地铺导线将雷电引入城外电井,以防雷击引爆军火库。
(三)中弹防护设计
战坪区是整个炮台的作战核心区域,是防护的重中之重,其台面由厚达1.3米的三合土夯实而成,台面下铺设0.1米厚钢板。三合土是我国的传统建材,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配方,闽南地区传统的做法是以红壤土为主,配以红糖、糯米汁、乌樟树汁制成[3],其特点是极为坚固,变形能力强,受到外力强力冲击,夯土层会缓冲吸收大量能量,然后脱落,不会形成碎片飞溅,可有效减轻炮弹的二次杀伤力。战坪区台面向海侧有约20°的倾斜,既实际起到了等效装甲的作用,增强了台面的防护厚度;同时倾斜台面有利于将降水排送至壕沟导水孔,可有效保持台面的干燥清洁,减轻雨水、海雾、海洋飞沫侵蚀炮件,这在多台风、雨水的闽南滨海地区尤为重要。
四、炮台功能解析
(一)扼守厦门港南水道
南水道东起于青屿至大担岛一带,西至于九龙江河口,两者汇聚而成厦门港。南水道水深普遍在10米以上,可供万吨级船舶航行,因此成为厦门港的黄金水道。扼守住南水道,即守住了厦门的水路门户。胡里山炮台因濒临南水道,地处厦门港海防要塞群核心位置,炮台最为坚固,配置的28生克虏伯大炮最为先进、威力最大,所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因而成为核心要塞和总指挥台。
(二)防御范围覆盖全港
炮台所配置的火炮射程覆盖范围即炮台的防御范围。火力覆盖范围与火炮射角、有效射程有密切关系,胡里山炮台的两门28生克虏伯大炮是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在1893年生产的后膛海岸炮,编号:L/40C/86、L/40C/87,5°仰角射程6.68千米,30°仰角射程可达19.76千米,底部安放导轨,可使炮身作水平360°旋转,射界开阔[4](图2)。厦门南水道边界金门群岛至胡里山炮台的距离约为10千米,处于大炮的有效射程范围内。因此,整个厦门港都处于胡里山炮台的防御范围内。然而遗憾的是1937年因加强对空防御在炮位上加修掩体,严重影响其水平射界,使其仅约为126°(图3)。
五、历史检验
胡里山炮台自1896年落成至1985年共经历了3场海战检验。1923年7月25日,闽系海军舰队攻厦,皖系驻厦守军开炮迎击,成功击退来犯舰队,但胡里山炮台官厅二楼,西城楼和后山瞭望亭等位置较高的建筑均被击毁;1928年5月12日,奉系渤海舰队欲图厦门,胡里山炮台迎击,双方炮战1小时,以渤海舰队主动撤离结束;1937年9月3日,日本舰队进攻厦门,以胡里山炮台为核心的厦门海防要塞群起迎击,双方激战一天,成功击退日本舰队,胡里山炮台守军数人伤亡,克虏伯大炮炮身留有飞机扫射弹痕,但不影响大炮正常使用。胡里山炮台自落成后经历数次战斗,保存基本完好,这显然与科学的选址、设计、施工密不可分。
结语
胡里山炮台是近代洋务运动和十九世纪西方炮台筑造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建成后为保护厦门港发挥了巨大作用。炮台选址科学,布局设计合理,功能结构完善,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至今整体保存完好,特别是购自德国的28生克虏伯大炮是全国仅存的原件原位真品,是研究清末海防、武器装备的重要实物。随着战争手段的革新,海岸炮台的军事价值日益式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所蕴含的文物价值、旅游价值日益凸显。本文旨在通过对胡里山炮台的研究考证,丰富现有海防炮台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炮台文物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